
地质灾害与地质灾害学.pdf
5页山东建材学院学报季衬〕份年 第卷第期总第王期叫印映五力心纽孤够血,了”地质灾害与地质灾害学周俊博山分院摘要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状况和科学事实出发,对地质灾害的特点、致灾囚素、发 生发展规律、成因机制及侧报、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综 合和探索性研究,提出并 建立了新的悦念系统和科学体系—地质灾害学,目的在于揭示和解决有关地 质灾害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关键询地质 灾害地质灾害学地震前言了年召开的第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创号决议确定一年 为“国际戒轻自然灾 害年”目的是要 通过在 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减灾活动和进行国际合 作,以便能将可 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损失减到 最小为此,我国特设有“国际减灾十年”专门委 员会年,国内一 些专家学者在北京聚会时 曾提 出,年代我国可能要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某些特大灾害将有明显 增长的趋势,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地 质灾害,据有关资料 分析推测,年以后,我国大陆尤其是西部地区将 进入新的 一轮地 震活动期,级以上的强震比前十年将有明显增多,有可能发生级乃至级以上的特大震害,新疆、青侮、西藏以及川、消一带都可 能是特大震害多 发区,华北也有可能发生级甚至级中强或强 震。
年,全才共发生了次级以上的大地震,且都无一例外地 分布在 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 虽然 未发生级以上的地 震最大,级,但级以上地震却大大多于常年 平 均水平,共 发生次,而平常年份我国大陆的年均只有次有人认为这就是我们在年代将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的前兆其 它地 质灾害如泥石流、塌坍、地 面沉降等也呈增加趋势年代,我们面对着的是 自然灾害的不 断而起伏 式的 增长,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 考虑,又 必须要尽可能地减灾、消灾和减少灾害的损失,这正是“国际减灾十年”计一训的宗 旨做到准确地对灾害 牛出预测 预 报,傲好灾 害的预防工作,并尽可 能实施控制,一方面尽量 控制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要从 物 质、人力、技 术和社 会心理上 做好救灾、治灾的准 备,灾 害一旦发生 时,及时地 采取强有 力的措施,砰防次生 灾害的发生 或漫延,尽可能地使已发生的灾害损 飞减到 最小程 度,并 能迅速 地得到 治 理和恢复所有这些都需要对灾害进行系统而 全面为研究,深入认识和 了解灾害的成因机制、发生发 展规律以及许多有关的理论和实 际 问题灾害学〔’冬£“〕就是一门研究少害的成 因机制、发生发展规律、灾害对人 类生存条件、生命财产和社会活劝的影 响以及进行 灾害防治的综 合性科学。
虽然,灾害学只是 近些年才提出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已经得到 了极夫的 重视,“国际减灾十 年”计划对繁荣我国的灾害收稿日期了年月巧 日第期周俊地 质灭害与地质灭害书学研究,减轻我国的灾害及其损失有着重要 意义最危险的灾害及其分类所谓灾害是指那些能给人民的生 命财产 造 成一定 损失或危害的显著环境变化或 突 出事故,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为了便于灾害学及地质灾害学的 研究讨论,以下根据综合致灾因素、灾害的性质及表现,灾情标志及现有学科和研究状况将常见灾害分为以下类地质灾害是 指由地 质 作用包 括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 所 造成的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火山爆 发等气象灾害是指由气 象原因所 引起的灾 害如 洪涝、旱 灾、雹灾、风灾、冷灾、雪灾,雷灾、高温灾害等生物灾害是指 由生 物包 括微生 物和病毒及生物活动而引起的灾害如虫灾、鼠害瘟疫、流行 病、传染病等事故性灾害是 指由于各种原因的突发事故所 造成的灾害如水灾、矿灾、海难、空难火车事故、电力事故、农药事 故等北学灾害是 指由非爆 发性 化学物污染、富集 或分散贫乏所 造成的灾害如上业或生活中排出的有机和无机 化学物 造成水和大 气污 染所带来的灾害,以及由地球化学原因所 造成的灾害。
天文灾 害是指由天文 因素的直接作用所引起的灾 害如大陨星或彗星撞击或骚扰地球所造成的灾害虽然一般的太阳活动等天文因素能影响地球如诱发气象变化、生 物 反应等,从而 引起气 象、地质 或生 物灾 害,但它们只是致灭因素,而不 划入天文灾害由于我们目前还没有 一个统一而公 认的测算和衡量各类灾难破坏力及损失程度的 方法,所以要从量上比较各类不同灾害的破坏性和总损失是很困难的在建 立 一个统 一而 对等的灾害破坏力如灾 害度和灾 情如 致 灾度、测试及推算系统 或方 案之前,要公平地推测哪一类灾难是人 类目前所 面临的 最大和最严重的灾难是不太合适的但 从人类口前的认识来说,使人 们感到 最可怕、最危险,也可能遭到 最大伤害的灾害 无疑是地质灾害,如地震,其实,地质灾害极可 能是地球上 最有 直接 破坏力的灾害地质灾害的概念和范围很广,它不 仅包括地震、火 山爆发等 内生 地 质灾害和泥石流、滑坡、山崩 等外生地质灾否,而且已有人将土地沙漠化、地面沉降、以及一 些工 程原因造成的地质问题归 入地质灾害之内如 何对地质灾害进行合 理分类是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尊重现有的学科及学术状况和人们的认识水平及习惯出发,考 虑到各类地质灾害特点共性与特性、综 合致灾因素、灾情标志等将地 质灾害作如下 分类内生地 质灾害系地内深部地质成因,故又可 称为深成地质灾害,为内力地质作用所致,主要包括地震、火山爆 发等重大地质灾害。
表生地质灾害系地 表成因,主要为外力地质作用所致,也有是在 表生地质因素起一定作用下,由内生地 质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或由内生灾害和表生因素综合 作用 下的结 果其中包括性质和特点 均有巨大差别的地质灾害,又可 进一步分为重力地质灾害主要 致灾因素为重力地质 作用其它 因素如水的作用也 可 参山余建材学院学报年与,但 并不是主要 的,这类灾害包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如岩体或山体崩塌等气 象地 质灾害是自气象因素和表生地质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表生地 质灾害,如干旱或洪 涝等气象原因通过地质作用造成的灾害,主要包括水土 流 尖、沙成化、沼泽化、土地变质等水 文地质灾害主要是指 由地球 表层 水文包括地 汽水不地下水地质 作用所 造成的表生地 质灾 害,最明显的例子有河湖变迁、河口铃积、海岸 线变劝等工程地质灾害指人为和自然工程地质’目月所 造成的丈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地 面沉降、地 面变形、塌陷、地裂缝等矿 物岩石风化地质灾害指地 友风化壳 中矿 物岩石在自然或人为风 化 作用下产 生的物 理化学风化而造成 的灾害,如 冻土灾害、膨胀土灾害等在所有地质灾害 中,地震的 危害 最大,影 响范围最广,远远超过了所有其它地质灾 害。
年,我国大陆因地震所 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亿元以上,其它如 泥石流、滑坡等地 质灾害所造成 的损失也 分别都在亿元左右所以从某种 意义上讲地震灾害要比任何其它灾害都 潜伏着更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是 人类所 面临的最可怕 的灾害近几十年,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大型 工程建筑、过量开采地下水等,使地面变形、下沉等工程地质灾害也随 之增加,并 引起了各地区和部门的重视,从而为地质灾害的研究又扩充了新内容、新领 域和新课 题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地质灾害之所以危害重大,与它有 许多非 常的特点有关,以下以最主要 的地质灾害地震为 例讨论地质灾害发生发 展的特点突发性集聚巨大的能量在 极短的 时 间内突然爆发是地质灾害最大的特点由于地质灾害的 孕 育过程和灾前征兆都比较 隐晦,加 上我们对其认识的局 限性,常常是灾害临近和发生时防 备不 及,所以其危害性极大自发性即自然发生性和不可避免性对于地质灾害来说,即使我们 准确 无误地预测 灾害将要发生,目前也无技术和能力去阻 止灾害的发生或进行直接地干预对地震、火 山爆发这样的内生 地质灾害,我们基 本还只 能被动预防和灾害发生时进行积极援救和 妥善处置善后工 作。
对 泥石流、滑坡等表生地震灾害,最好的办法是诸如疏散人群,将被保 护对 象撤离安全地区,对不 能撤离的建筑物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加固,实施保护性的防 备等对重大地 质灾害,我们基本还只处于预测预报阶段,远远没有达到消灾 或化灾为逸的境地只 有 当人 类对 地震等主 要地质灾害有了更 深刻 的认识,才有可 能控制住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可设想将 地震和火山的巨大能量自地下 引出加以利用,既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又 能造福于人弃连群 发性这是一旨在一个不太长灼时 间里,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常会连续多 次发生地震群忧是比炭典型的群 发地区灾害年月怡日,我国山西大同阳高地区发生的中强震,在短短的小时内,发 生了次级以上的 地 震,最大震级为级群发灾害往往比纽 一灾 害更汀位险和危言性第期褪住地质几飞拜池质灾 含」‘‘诵‘‘‘曰口曰目 』‘‘二旧,二私万‘因叫侧州州曰、并发性指多种灾害同时或接连井行发生其中可能有主 舟的原主天丢,共 它为并发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可以是地质灾宇,也一可以是非地质灾害,已们大大加剧了地质灾 害灼破坏性,·如地震时并发泥石流、滑坡、山崩、火灾、洪灾等昭年月日,日本东京 附近发生的关东大她震 就并发了山崩泪大 火灾,从而 使这次地毛戈了日叹 叮史仁录 渗履的 震害。
再生性井不是所有的次生戈谁都脸龙原生灾害发生的日”丁叹 准 同时、同步或按连并发的在原生灾 鸯基本平 自、后,仍可能 引发滞后次生灾害万下大地 震过后 弓起灼气候变化、爆 发瘟疫、流行病、水文或交通灾暮弃巨大的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可沂续效年之久相 关性地 质灾害不仅可以引龙其它灾害,卜刁 时 也受其它灾害川致灾团素的 影啊,即地质灾害与非地 质困素之间存在有成口上的 相关性象植被破坏、暴而、洪水、水利工程及其 它人 类活功等都有可能成为泥石流、滑坡乃至地震等地质灾害的致灾因素区女比地 才上 某些地区是 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而另一些地区却可匕极少有地质灾害发生,这 就是地质灾 害分布的区域性如地震就有环太 平洋也震带和古地 中海地震带 两个地 震集 中发生的带 状区域我国正处于这两个带的交汇处,所以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周期 性有些学 者认为,我国大陆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存在有相对活跃期和相对稳定期交替的现象,周 期大约在年左右如年前后连续发生了数次级以上大地震,标志着一个 高峰期,随后到年代是相对稳定期,年代 末到年代又开始进入新的一轮活跃 期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地质灾害学及其研究内容地质灾 害发生发展的待点决定了地质灾害防 治的特殊性,主要有两个大的方 面灾前预 测、预报和预防由于地质灾害的突发性、自发性等特点,使预测、预报和预防成了地质灾害防 治的关键,尤其是准确而及时地预测预 报更显得特别重要。
灾 时救援、灾后治理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损失也就不可 避免,所以我 们必须能迅速地根据各种各类灾 害的灾 情和待点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集和投入适当的人 力、物资、技术设备进 行援救,同时,加强灾区的管理和灾 情的治理,谨防次生灾害的滋生和扩 散,如防火、防疫 等,以便将灾 害的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要做好这两方 面的 工作,前提是要 对有关地质灾害的各个方 面都要有深刻而 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如预测预报就必项认识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发生发 展规律,掌握有关预 测、预防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媒介灾害的救援和治理工作,不仅涉及到有 关 自然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学、人 文学和心理 学方 面的知识和理论所以,为了有效地进 行地质灾害的防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地 质灾害为研究对 象的统 一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所以,笔者综合当前的有关学科,根据地 质灾害的 待点,将 地 质学与灾害学结合,同时吸收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 法建立一个 新的综 合态学科一一地质灾 害学地质灾害学是从现 代科学技术包括地质学,但不局限于此和伦理道德出发,运用一切可能应用的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方 法来 研究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其目的在于 揭示和解决有关地 质灾害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