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坳中学校本研训第2期.doc
8页顾问:秦训刚 刘合荣 毛元德 高永平 朱召炳主 编:徐金奎 副主编:胡建明 王凯新 饶耀东 周家雄 编 委:唐昆鹏 杨亚军 汪航 王健 陈念石 汪明月 瞿志雷李志宏 王娟 邓丽红 徐进 李新曙 瞿介中 毛巧荣 卢胜兰天地之初,混沌之始宇宙始于一片洪荒和黑暗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而后,人类便得以在流淌着奶与蜜之地繁衍生存渴望光明和温暖,这是人类从荒蛮时代就赖以生存的信仰正是这个信仰催生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人类一步一步将工具理性的火烛伸向大自然,一寸一寸照亮了文明前进的方向,孕育出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人类明显占据了上风人类很骄傲,甚至有点自负他们更加渴望征服,享受掠夺,以为自己已牢牢抓住自然灵性的美,以为有了科学和工具,就可以将自然的一切美丽都变成人类文明的点缀殊不知,在疯狂的掠夺、急功近利的收获中,恶之花正在悄悄地绽放那神圣的阿尔卑斯山脉不再白雪皑皑,肃杀纯净;浪漫的莱茵河不再碧蓝得像一颗宝石;波澜壮阔的印度洋不再珊瑚成群……人类当初追寻的美在众目睽睽之下渐渐消逝习惯了向大自然伸手的人类恐慌起来,使出浑身解数,倡导节能减排、宣传“为地球关一小时灯”、发展环保事业等,想奋力留住自然之美。
但自然只一哂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嘲笑人类的狂妄自大和愚昧无知美,需要敬畏然而,人类总是因贪婪和好奇心作祟探进一个个人迹罕至的洞穴,妄想去找寻神秘的美丽如果说洞穴外的世界是文明、历史、进步与征服,那洞穴内的黑暗幽深则是未知、美丽、未被占领的土地愚蠢的人类自以为是地手执现代性的火烛去捕捉自然灵性的美丽,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失落、失败,注定被“美”彻底抛弃因为世间的美有其高傲的品性,你自私地以你的方式接近她,她高傲地以她的方式离你远去,宁可选择毁灭也绝不委身于你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第6问:一校之长,在学校课改中起怎样的作用,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中国教育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凡重大改革,往往发生、源起于经济落后、地域偏远,生死悬于一线的薄弱学校穷则思变其实,不光是教育改革,其他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改革都是被“逼出来”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唯有一个不变的,那就是变化本身因此,主动变革,应该是校长的常规课题,而不是应急措施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顺应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无疑应该勇敢地担当起改革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问题的关键在于:校长如何把自己改革意愿的变为团队的意愿,把自己的担当变为团队的担当?在改革的过程中,校长要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要有胸怀——权力下放;要有担当——责任上移第7问:教育教学离不开管理,教育改革更需要管理作保障,请结合学校实际,谈谈与课堂改革相对应的保障体制高效课堂的背后是高效管理,没有高效管理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理想课堂的产生高效管理,是简单管理,不会折腾人;高效管理是制度管理,不是人管人;高效管理是文化管理,是激励人、开发人、成就人,不是压抑人、惩罚人、淘汰人高效管理的保障体制应该是建立起校长、干部为首的服务体系、考评体系和研究体系特别要警惕的是,要始终防止干部由课堂改革的推动者变为阻碍者,干部如果坐下来,教师就会躺下来牢记:所有的问题都是干部的问题依靠干部去解决问题,但首先应该解决干部的问题第8问:学校改革也许会受到家长的反对,因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升学问题如何争取家长的支持?其实,家长不仅希望孩子当前成绩好,也希望孩子未来发展好只是,不愿意牺牲眼前利益去换取未来利益这一点,我们应予充分理解改革,不应该让家长去做两难选择,这是我们设计改革路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
高效课堂的变革,是让孩子走“当前成绩好、未来发展优”的“轻负高效”之路,只要宣传到位,家长都会支持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为民族想三百年教育,不仅要眼前过关,还要终身过关,世代过关我们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其体会新课堂彰显的魅力;除了让其感受到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之外,更努力用过程好结果向他们证明:改革是“内外兼修”“远近同筹”的改革的主产品是孩子未来更优的发展,副产品是顺便提高考试成绩事实上,一些课改先锋的出色业绩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第9问:校长和一部分教师的观念转变了,但大多数教师观念没有转变,课改如何推进?答: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想在朝夕间改变,困难很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校形成氛围——造势人人谈课改,人人在课改,让教师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每个人都要进行改革,从而消除教师在课改初期的心理障碍其次,加强学习——洗脑大多数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有的,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不会有过强的对抗心理,慢慢会接受的在学习了理念、掌握了技巧后,通过反复的听课,新课堂教学模式会逐渐清晰地成为主流再其次,重点帮扶——突破及时鼓励、尊重教师的变化,尽快在校内树立课改榜样,让其他教师借鉴学习其成功经验,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人人进步一点点,课改就能进步一大截最后,扩大战果——团队一起成长所以,更新观念、及时学习将是永恒的话题,形成学习习惯、应对变化的形势,就会让所有人应对变化游刃有余温馨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助的同事关系,尤其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快乐成长、能力的提升,都会让教师感受到课堂改革的益处,在思想和行动上逐渐跟上改革步伐对于能力确实较弱的教师,可建立帮扶对子,形成互助学习模式,共同进步第10问:我们学校生源质量高,教师水平好,不课改行不行?答:肯定不行!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师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课标、落实课标,不改行吗?高效课堂,学生积极善辩,勇于挑战,生成智慧,激扬个性,不改能做到吗?教师退到学生后面,欣赏着,幸福着,那份为师的乐趣难道不是改革带来的吗?生源质量高,教师水平好,是难得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课改,将会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业水平会提高得更快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更浓,把教师从简单重复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地备课和中来,投入到新课程的研究中来,这同时会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增加职业幸福感。
课改能为优质学校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更适合的环境课改将给优质学校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带来新的机遇,课改会使这些质量高的学生和水平高的教师实力更强、发展更快1借鉴“晨光”,评价多元更科学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课改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而在樊城课改的过程中,从怀疑到支持、参与、实施,家长和学生一样也经历了艰难的心路转变过程 评价是手段,评价是导向,评价更是一种激励,樊城课改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各个学校自主开发的多元评价体系学校只有充分利用评价这一工具,以评促训,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思,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才能把课改工作推向深入 不一样的捆绑式评价 2012年11月4日,襄阳市三十一中一幅崭新的学生评价光荣榜贴在了墙上,学生们聚集在评价榜前指指点点,热烈地议论着原来,在年级统一测试光荣榜上出现了奇怪现象:一些平常很一般的学生也都荣誉登榜八(6)班的张熠航,平时测试成绩一般,这次竟然和成绩优异的朱明智并列出现在了光荣榜上,共同被评为八年级“学习黄金搭档”,原来他俩的各科平均分超过了其他的对子搭档。
不仅如此,在三十一中,师生们习惯的月考被更名为“模块检测”,以往的年级测试成绩百名光荣榜被全新的“综合评价光荣榜”所取代 这就是三十一中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捆绑”式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不再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一个集体,只有每一个组员表现好了,所在小组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只有“互学对子”中双方的成绩都提升了,才可能被评为年级的“黄金搭档” 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也如此为了不断激励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学校教学部门以课题的形式,对教师的评价方法进行专项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对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评价方式——“五五六”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即通过“五个视角”(校级质评组视角、级部质评组视角、同学科教师视角、学生视角、家长视角)、“五个捆绑”(领导与承包班级“捆绑”、同班级教师“捆绑”、同备课组教师“捆绑”、结对教师“捆绑”、教师与承包小组“捆绑”)、“六个方面”(师德表现、工作态度、课堂教学、育人效果、专项检查、课改任务),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 “以前,我们评价学生和教师,就是看分数,现在评价的内容已经远远不止于此副校长彭俊祥说 三级评价促专业成长 课改之后,樊城区太平店中学除了从思想和技术上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还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评促训,用三级评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年级评价,在竞争中提升无论是每周五的体验式培训,还是平时的专家提升培训和搂抱帮扶培训,学校都从教师出勤、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探究、精彩展示、质疑点评等方面进行年级间评比,以竞争促教师成长、提高 小组评价,在合作中提升学校出台了《教师小组建设综合考评办法》,从各小组教师的反思、体验式培训、参加学校安排的学科教研活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以独学和互学过程的参与度评价,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展示、点评、质疑的过程评价,让大家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一次一记载,一月一汇总,按积分评出优胜组,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增强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评价,在展示中提升学校对教师参与培训过程全程记录,进行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及时公示,以激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培训,争做课改先锋 三级评价体制,有竞争,有合作,有展示,教师像学生一样,也接受了新课改的洗礼,观念发生了转变,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学校在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也有一些小诀窍每天反思会上及时通报前一天巡课的质评结果,既对教师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也能引起教师对课改工作的关注和反思,同时也能为学校领导了解教师实践课改状况、改进课改工作提供参考。
在课改之初,也有部分教师对课改持怀疑态度,但经过不断地以评促训、以评促优,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技术成熟了,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听课评课活动、集智备课等评价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提升了教师的能力,真正实现了课堂的优质高效 “赛课”变“晒课”有评价,就会有竞争 在襄阳市晨光小学,他们将“赛课”变成了“晒课”,鼓励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像“晒太阳”一样地公开“晾”出来大家互相听听、看看、说说、学学,重在分享、交流、切磋,以谋求共同提高 “以往每年学校的‘赛课’,都是参赛教师精心准备,挑灯夜战,顶着压力,誓夺第一,紧张求胜的氛围弥漫校园自从改成‘晒课’后,氛围一下子好了很多校长熊建国说 “‘晒课’是一种淡化了激烈竞争,重在分享与交流,促进课改教师全员参与、均衡发展的新机制在熊建国看来,每两周一轮的“晒课”,融校级专题培训、备课组集智备课、各备课组遴选代表讲课、教研组反思和绩效奖励为一体,通过“阳光晒课”,晾一晾集体智慧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晒一晒个人专业发展和课改职业幸福,促使教师进一步研究“三究四学”课堂教学精髓,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每学期伊始,各备课组就开始宣传“晒课·晒职业幸福”的活动意义,并推荐教师在学校安排的时间内“晒课”,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分学段参与听评课。
每轮“晒课”都有一个专题,教师遇什么困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