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01月2022年江苏泰州靖江市招考聘用教师100人押题训练卷(第4版).docx
64页2022年01月2022年江苏泰州靖江市招考聘用教师100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1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0题)1.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_____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 国务院法制办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_____A: 隋朝B: 唐朝C: 五代十国D: 宋朝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唐朝开始盛行宫廷中蹴鞠为高雅的活动在民间也广为盛行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3.目前,很多教师的职业行为只是为了提髙他们的职业能力,作出更好的成绩,改善他们 的个人状况,对于政治和国家大事则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共同体的行为也是为了改 善该共同体的状况,纯粹出于偶然,该共同体才会去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
下列哪一选项是最准确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的谬误?_____A: 该论证毫无理由地假定,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会影响对政治和国家大事的关心B: 该论证涉嫌贬低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C: 该论证从很多教师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教师共同体也有该品质D: 该论证从很多教师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每一教师都有该品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题干的论证是:通过很多教师提高职业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个人状况,推出教师共同 体也是为了改善该共同体的状况论证中的谬误是:通过部分推出整体,不是必然的结论,存在漏洞,因此C项 正确A项,提高个人能力会影响对政治的关心,并未提到B项,涉嫌贬低教师政治素质,是主观臆测,不能从题 干推出D项“每一教师都具有该品质”太绝对,题干没有提到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①征集演出节目②串联节目菜单③确定晚会主题④召开联欢晚会⑤组织现场彩排_____A: ①一②一③一⑤一④B: 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C: ①一⑤—③—②—④D: ③—②一①—⑤—④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按照晚会举办的顺序进行排序首先确定晚会主题③,并根据主题征集演出节目①,对征集到的节目进行串联排序②,然后组织现场彩排⑤,最后召开联欢晚会④。
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根据文意,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是:_____A: 危险 表扬 给予 书写B: 危急 表彰 授予 谱写C: 危机 表扬 授予 谱写D: 危难 表彰 给予 书写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第二空,根据语体色彩可以排除A、C,因为“表扬”是口头语;第三空,“授予……荣誉称号”是固定搭配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某局参加援藏干部座谈会的人员中:有三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四个是四川人,两个是成都人,五个是研究生学历以上情况涉及了开座谈会的所有人员,其中成都人不是研究生学历那么,开座谈会的全部人数是_____A: 最少5人,最多12人B: 最少7人,最多12人C: 最少5人,最多14人D: 最少7人,最多14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四川人和成都人是真包含关系,而研究生学历的人和成都人是全异关系,因此要求最少的人数,则可假设基层锻炼过的和不是成都人的四川人都真包含于研究生学历,最少为研究生学历5人+成都人2人=7人求最多的人数,则概念间为全异关系,最多为基层锻炼3人+四川人4人+研究生学历5人=12人故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A集团的做法启示我们,合理的领导班子要十分注意_____。
A: 强强联合,集中企业中能力最强的人组合B: 突出强调老、中、青三结合C: 突出强调集中各类专业人员D: 突出强调团结协作,个性互补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资料中“该集团一直强调,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是其取得今天这样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知,D选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_____A: 开放型经济B: 交换经济C: 生产型经济D: 竞争型经济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所以,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交换经济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王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李乙趁王甲外出不在时撬门进入王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王甲的行为是_____A: 故意伤害罪B: 正当防卫C: 防卫不适时D: 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甲为保护自己的住宅而设置防卫装置,对不法侵害人乙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了制止,造成乙负轻伤,甲的这种行为既不是防卫不适时(假想防卫、事后防卫),又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即造成重大损害而成立防卫过当,因此,应为正当防卫,B项正确而且,正当防卫(未过当)是一种合法行为,不成立侵权A、C、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马鞍山钢铁工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_A: 靠近铁矿B: 靠近煤矿C: 靠近消费市场D: 濒临海洋,交通便利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答】解:马鞍山钢铁基地位于安徽省东部马鞍山市内,临江近海,交通十分便利,资源丰富.附近的宁芜铁矿是我国主要铁矿产地之一,距淮南、淮北煤产地不远.主要产品有各种铸造用生铁、用于制造铁路运输的火车轮、轮箍、各种异型断面的环形件、各种角钢及中小型钢材等.生铁产量大于钢产量,1990年年产生铁223万吨、钢204万吨、钢材154万吨,是江南重要的生铁基地.故选:A.11.公证的内容是确定公证对象的真实性和_____A: 合理性B: 合法性C: 逻辑性D: 科学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坚持_____A: 公平正义B: 改革开放C: 民主法治D: 以人为本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某民航飞机飞行在6个民航站之间,那么共有多少种机票?_____A: 4B: 1C: 2D: 3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趣味数学问题解析设A<B<C<D<E,则必有A+B=17,A+C=25,C+E=42,D+E=45两两相加,应该有10个数值,因此必有两个重复值这10个数值相加,必为4的倍数,将题中8个数值相加得261,除以4余1,因此另外两个加和必然除以4余3,重复的两个数在28、31、34、39中,因此这两个数为28、39或28、31,28必为重复值,可知B+C=A+D=28,所以,A=7,B=10,C=18,D=21,E=24,能被6整除的有18、24两个故正确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14.下列事实中,法庭不能直接认定的是_____A: 众所周知的事实B: 按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C: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D: 测谎仪提供的数据或信息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8条规定,下列事实法庭可以直接认定:(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四)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乏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_____A: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B: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C: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D: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内因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题中“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主要原因”,表明了外在条件对事物变化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A: 搭便车B: 公地困境C: 用脚投票D: 零和博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所谓“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
A选项“搭便车”是指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B选项“公地困境”指公敌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D选项“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定义:(1)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并转换成神经冲动2)知识就是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3)推理是运用一定的法则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的思维活动以下三个例证中,与定义相符的个数有几个?( )(1)竹竿浸入水中被水折成两段,出水后竹竿又恢复原状2)竹竿在水中并未被折断,而是由于光线的折射使人产生了错觉3)竹竿浸人水中被水折成两段,这是客观不同的缘故A: 0个B: 1个C: 2个D: 3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多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感觉:关键词为“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知识:关键词为“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推理:关键词为“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得出答案例证(1)竹竿被水折成两段,是视觉对水面上的竹竿和浸入水中的竹竿的觉察,符合“感觉”的定义;例证(2)揭示竹竿未被折断的原因,是对竹竿浸入水中这一现象的如实分析,符合“知识”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