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觅龙 察砂 观水 点穴.doc
4页觅龙觅龙 察砂察砂 观水观水 点穴点穴风水学上把自然环境要素归为龙、穴、砂、水、向五大类,根据这五类本身的条件及其相互间关系来决定建筑基址及位向从礼制观念出发,对上述要素设立“三纲五常”的审理标准所谓三纲:一曰气脉为官贵贫贱之纲;二曰明堂为砂水美恶之纲;三曰水口为生死绝之纲所谓五常:一曰龙,龙要真;二曰穴,穴要的;三曰砂,砂要秀;四曰水,不要抱;五曰向,向要吉各项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觅龙 所谓龙,就是地脉行止的起伏 《地理大成》中说:“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 ”觅龙的方法首先是寻祖宗父母,审气脉,辨生气,分阴阳祖宗是指山脉的出处,亦即群山的起源处父母即指山脉的入首处龙逆水上朝顺水下,此乃逆势;龙顺水下朝逆水上,此乃顺势;龙身回顾祖山用朝,此乃回势审气脉指看山脊的起伏轮廓线即看山脉的外形审脉时粗观是否典屈起伏;再细察山的分脊、合脊处是否有轮在晕,起伏有晕者则脉有生气为吉;否则为死气,为凶;分阴阳即是考察山的向背有阳光照射的南面称为阳,阳光照射不到的北面称作阴中国风水学从崇阳观出发,总结出负阴抱阳的理想模式觅龙的方法其次是观势喝形,定吉凶衰旺。
所谓势,是指近似远观的写意效果,形则是近似近观的写实效果《管氏地理指蒙》中介绍了区分势和形的标准: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居乎粗,形在乎细势和形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则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觅龙要分九势,即:回 龙:形势蟋迎朝宗顾祖如舐尾之龙,回头之虎,这是最好的龙势出洋龙:形势特达、发迹蜿蜒如出林之兽、过海之船古人认为龙由渊水之中腾跃将有大作为,所以用出洋 龙象征发迹也是吉象降 龙:形势耸秀,峻峭、高危,台入朝大座,勒马开旗,龙本是腾云驾雾,作为于万物的由天而降便是这种 作为的象征,有作为也是一种吉象生 龙:形势拱辅、支节、楞层,台蜈蚣槎扑爪玉带瓜滕飞 龙:形势翔集,奋迅、悠扬,如雁腾鹰举,两翼开张,凤舞鸾翔,双翅拱抱卧 龙:形势蹲踞、安稳、停蓄,如虎屯象驻,牛眠犀伏隐 龙:形势磅礴,脉理淹延,如浮排仙掌、展浩铺毡腾 龙:形势高远、峻险、特宽,如仰天大壶,盛露金盘颔群龙:形势依随、稠众、环合,如走鹿驱羊,游鱼飞鸽九势对山的形象描述,反映现中国风水学以整体意境的追求这种意境对于艺术修养不深的人,几乎是望尘莫及,玄而又玄有人说风水是一门艺术,其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如果说九势之说有些高深莫测,五势之说便显得容易让人接受,所谓五势即:龙北发朝南来为正势;龙西发北作穴南作朝为侧势;无论什么方法,总的要来龙山势奔驰远赴因为“势远形深者,气之府也 ”所谓喝形,就是凭直觉将山比作某种生肖动物,并将生肖动物所隐喻的吉凶与人的吉凶衰旺相联系喝形的做法,也许出于中国人特有的动物崇拜心理因为这种隐喻,并非真的把山川比作动物,而是借助动物建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比拟关系由此确定人在自然界的居住位置喝形的方法主要有五星说和九星说所谓五星,即金木水火土金山要头圆而足阔,木山头圆而身要直,水山头要平而生浪平行,火山头要尖而足要阔,土山头平而体要秀在观察山形时,有时还把山比作人,相山如相人 《管氏地理指蒙》中说:因龙首尾以辨腹肠,因藏露以辨胃府,因高下以辨颡角……盖有坐龙腕、镇龙脚、避龙爪在中国风水学者眼里,大自然是车种通人性的有灵机体,有首有尾,有耳有手,并且按有的比例结合这正是天人合一观念在风水中的体现觅龙的最后的方法就是要察分合向背,分主客正从,主龙四周要有帐幕帐幕指主龙山之前后左右的小山,形法认为无帐幕则主龙孤单真龙居中为吉,要且有托送,旁有护缠,托多护多缠多,则龙神大贵。
二.察砂 所谓砂,是指龙四周的小山,与帐幕同义黄妙应在《博山篇》根据其前后的位置将砂分为侍砂、卫砂、迎砂、朝砂等事实上,砂不公是一种存在,而且也是一种关系和象征砂在风水中作为龙的陪衬而存在,体现了中国人“红花总须绿叶扶”的中庸平和思想,龙和砂实际成为主仆关系,并与中国宗法法制相吻合在看砂时,首先要认星体,即根据砂山的形体来判断吉凶,以尖圆方正呈珍贵之物类者为吉,歪斜破碎似凶晋之器品者为凶此外,对主龙之前的砂山,则根据距离的远近分为朝向(远) 、案山(近) ,等等三、观水 水在风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 ”因为水与山不可分离中国先哲在部落年代就对自己居住环境的选择总结为“近水向阳”的理想模式,并形成重要的“水口理论” 《入山眼图说》中说:“入山寻水口 ” “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运谓之地户闭夫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不竭 ”这表明水口有两种:一是水流入之处,一为水流现之处流入之处要开敝,流出之处要封闭即“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 ”水口理论认为:水口象征财富,为了留住财气,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还要建筑桥、台、楼、塔等建筑,以及辅之树、亭、堤、塘等,以增加锁钥的气势。
在乡村,水口既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又是村落内在的灵魂象征着整个村落的吉凶祸福一个贫脊的山村,只要有一个旺吉的水口,人们便能在那里长久地安居下来,哪怕生活居住水平略逊,最后也能穷则思变,子孙发达反之,如果水口不当,人们对村落的期望终会熄灭对于住户家宅而言,水口也影响到宅主人及其后代的荣枯兹举《阳宅十书》的二则例诗说明:一则:前有高阜后有冈,东来流水西道长,子孙世世居官位,紫袍金带称君王二则:宅前有水后有丘,十人遇此九人忧,家财初有终耗散,牛羊倒死祸无休前者吉,后者凶,水口成为宅主人的运势的象征水口理论也因此被中国人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尽管人们在口上推翻风水,在心中却永远也没有抹去对它的威惧,在建宅时总要找一些明白人给看看,以求得心理的安慰水口理论所以能流传,还因为它具有对非理想地完善的功能大自然中不理想之地总是多于理想之地,面对不理想地形,风水家们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态度,寻求各种方法来弥补天然的缺憾,使之趋于理想模式常用的完善方法有:(1) 、引水,如引水补基,引沟开圳,挖塘蓄水,开湖积水,筑堤坝,造桥 (2) 、植树,培补龙背砂山完善的方法通过人为地改造,达到理想模式,从而增加环境的容量。
所以,水口理论很值得现代建筑学、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建筑环境景观学以及建筑卫生学共同探讨和发掘四、点穴 点穴就是指定阴宅和阳宅所立之基址之结作风水学认为太祖山之上,天夏秋之交,雨霁之后,丑寅之时,必有上升之气,宜此进望之“气之发从山巅,直起冲上,下小上大如伞,此为真气,若横于山腰者,乃去雾之气,非真气之发也气清奇者贵、肥浊者富、端正者出文、偏斜者出武 ”尝水,品水味以知地脉之美恶平阳平地冈区尝其涧水以及井泉,高山地区则尝其溪涧水水的味以香为贵,若带酸苦则为不吉之地辨土石,分辨土质和石质,以决定宅的取舍风水认为:凡石要细腻可凿,土要坚实难锄石若刚燥,土若松散则不吉土石的颜色以红色黄白为上,青次之,黑为下在实践中,风水专家还总结出秤土法和辨土法《相宅经篡》中介绍“阳基辨土法曰:于基址中掘地,周围阔一尺二寸,深亦如之,将原土筛细,复还坑内以来满为度,不可按实,过一夜,次早起看,若气旺,则土拱起;气衰,则凹而凶;秤土法曰:取土一块,四面方一寸秤之,重九两以上者为吉地,七两为中吉,三四两为凶地,或用斗量土,土击碎,量平斗口,秤之,每斗以十斤为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总观形法风水,其法注重自然,长于象征;观察了解,旨在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