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中职教育现状探索发展创新之路(一).doc
5页分析中职教育现状 探索发展创新之路 (一)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如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或如何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职教现状及将来发展趋势,更新观念,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办学方向、办学结构、价值取向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关键词:现状分析;创新;多元化;价值取向目前,中职学校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招生难,生源数量少且质量堪忧,毕业生就业难度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了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高校扩招等当然,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教育资源流失严重,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扭转这一被动和不利局面,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规律,客观评价职业教育的外部效益和内部结构质量,检验我们的观念和体制是否存在不利于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需要用新思路、新方法来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将中职教育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要,把中职做大做强,以满足社会需求办学体制单一落后,应尝试多元化办学在办学体制上,单一由政府办学的中等职业教育格局仍未改观,中等职业教育得不到发展,所以一直以来得不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高校扩招的冲击下,更是处于风雨飘摇中。
令人欣慰的是, 中职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办学模式,民办职业学校陆续兴起并有了很大发展其实,在办学体制方面,我们应在政府统筹管理下,实行包括政府办学在内的多元办学主体并存的办学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兴办中等职业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多方参与办学,共建供求“多赢 ”平台,可以采纳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等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实行校董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如北京大兴区职教集团,与传统的一家办学、关门办学的体制完全不同北京大兴区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制,由企业( 21 个)、职业学校( 15 个)及相关行政部门 (16 个)共同参与办学 再如重庆江津职教集团, 该职教集团建立了 “三统一 (统一规划、设计、组建设施 )、三分开 (学校、行政隶属、经济核算分开 )、三联合(联合制定计划、调剂教师、教学研究和质量考核) ”的运行机制成立职教集团旨在组成集团优势,优化配置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共谋发展的目标职教集团按照“做大、做强、做高、做实 ”的方针,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走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之路个人、企业、政府间相互关系的转变,引发和推动办学体制的改革,调动行业、企业、个人等多元办学主体参与职教的积极性和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办学主体的总体利益是一致的,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建立开放的办学模式, 面向社会办学职业学校要积极主动走向社会,与有关行业组织、企业事业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办关系,上挂高等职业学院,横联有关企业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 “宽、实、活 ”的办学模式办学方向模糊不明,应尝试面向市场产教结合在办学方向上,中等职业教育迷失了方向,迷惘在经济体制转变中它缺乏服务与支持面向市场办学的特色,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研究机构都尚未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以供求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职业教育统计,调查资料奇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调控方案缺乏相应的基础数据支持中职学校的管理较为粗放,其管理制度改革落后于学校的整体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政府还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管理的要求,尚未形成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合理分工与默契配合的局面基于这种现状,面向市场办学,开拓市场资源,转化潜在需求,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增加职教吸引力,便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面对普高热,中职学校要扩大新的生源市场,转化潜在需求。
为此,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上,必须加以改革创新,不仅要转变中职学制单一、培训薄弱、不适应正规劳动就业的种种不合理结构,而且为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向高中后分流做好准备,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能力和吸引力还必须始终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行产教结合坚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按职教规律和经济规律办学职业学校应突出 “职”字,要结合专业办产业, 办好产业促教学,把教学实习、生产、经营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技术、人力资源和优惠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打破职业教育在生源、课程计划、教学管理、毕业生出路等诸多环节上的封闭性,办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特色职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占领市场,这是实现中职教育的第二次创业 中职教育发展、 壮大,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经济建设, 服务于经济建设, 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认识市场,可以明确办学方向;适应市场,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开拓市场,可以保障持续发展只有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才能把中等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办学结构混乱,应尝试与区域经济互动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无视区域经济的特点,使得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专门化程度不适应当地社会职业分工的实际,专业结构与当地产业、行业人才结构不协调,忽视社会需求专业资源浪费严重。
中职教育体系不可互相机械照搬,一切要从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出发,并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速度、 规模、布局的统筹中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中职学校要始终坚持为区域性经济服务的方向,突出地方特色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经常调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 进行科学预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在区域中职教育的课程设计、 专业设置和教学方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