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5.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8239425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哪些内容?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理论成果有何内容?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简述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7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什么?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有何内容? 9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 10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3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14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1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7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本内容18 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经济? 2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23现阶段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什么?2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有哪些内容?25简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容。

      2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28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29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30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3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简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哪些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理论成果有何内容?(1)提出: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2)理论成果:两次历史性飞跃,1,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第二次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4、简述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1)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3)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6)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7、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什么?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有何内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9、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所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和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1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主要矛盾:解决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14、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1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7、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本内容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8、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首先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是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在公有制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使用,以及由此取得的收益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他们共同的意志和需要任何个人或少数人都不能利用生产资料为自己牟取私利把握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这一实质,就不会把一些以“社会所有”或“公众所有”的名义出现的、被一些人成为“新公有制”的企业和组织,混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因为这些企业或组织中不同的个人或集团,对该企业或组织占有的生产资料并不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利益,而是以个人出资多少为依据来确定他们权力的大小和利益的多寡,真正的经济大权始终掌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