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下水数量评价课件.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67976423
  • 上传时间:2024-07-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7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概述地下水资源概述•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资源Ø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总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有利用:是总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有利用价值的、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替能力的各种地下水量的价值的、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替能力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Ø区域地下水资源区域地下水资源是指区域浅层地下水体在当地降水补是指区域浅层地下水体在当地降水补给条件下,经水循环后的产水量给条件下,经水循环后的产水量一、一、地下水资源概述地下水资源概述 §平原地下水资源平原地下水资源是指地下水矿化度小于是指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g/L2g/L的平原淡水区的的平原淡水区的地下水资地下水资§由于平原区地下水及气象资料丰富,可以直接由于平原区地下水及气象资料丰富,可以直接计算各项补给计算各项补给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可同时计算总排泄量进行校核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可同时计算总排泄量进行校核 (地下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总补给量总补给量= =总排泄量总排泄量) )§平原区又分北方平原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平原区又分北方平原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等内陆河等6 6个流域片)、南方平原区(长江、珠江、浙闽台诸个流域片)、南方平原区(长江、珠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河、西南诸河等4 4个流域片)个流域片)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平原区补给量是指天然或人工开采条件下,由大气降水及地平原区补给量是指天然或人工开采条件下,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渗入、山前侧向径流及人工补给等流入含水层的水量。

      表水体渗入、山前侧向径流及人工补给等流入含水层的水量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以补给量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一)降水入渗补给量(一)降水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指降水入渗到包气带后在重力作用下渗透降水入渗补给量是指降水入渗到包气带后在重力作用下渗透补给潜水的水量,它是浅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其计算公补给潜水的水量,它是浅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其计算公式为:式为: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Øα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下水埋深,包气带石性、降水量有关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下水埋深,包气带石性、降水量有关Øα可采用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在地下水侧向径流较弱、地下水埋深较可采用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在地下水侧向径流较弱、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平原区,可按下式计算浅的平原区,可按下式计算: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求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求得:((1 1)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2 2)回归分析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回归分析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3 3)水文分割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水文分割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1 1)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降)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水入渗补给系数 根据动态观测资料确定值根据动态观测资料确定值式中: 降雨前的地下水位天然平均降速;式中: 降雨前的地下水位天然平均降速;t t是从是从H H增大到增大到HHmaxmax的时间,的时间,d d。

      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m m))包气包气带岩性岩性1.01.02.02.03.03.0亚 黏黏 土土0.3510.3510.2370.2370.2080.208亚 砂砂 土土0.3690.3690.2800.280—黄土黄土质亚砂土砂土0.4260.4260.2870.2870.2520.252粉粉 细 砂砂0.4870.4870.2910.291—砂砂 砾 石石0.6760.6760.6900.6900.6440.644不同岩性及地下水埋深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不同岩性及地下水埋深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给水度给水度:饱和的土壤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排出的水量与土壤:饱和的土壤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排出的水量与土壤或岩层体积的比值或者说:把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或岩层体积的比值或者说:把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称为给水度。

      下释出的水的体积,称为给水度 给水度确定有给水度确定有实际开采量法实际开采量法、、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法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法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①①实际开采量法实际开采量法•在地下水埋深较大、灌溉入渗、侧向径流、河道补排影响在地下水埋深较大、灌溉入渗、侧向径流、河道补排影响微弱的井灌区,可选择无降水的一段集中开采期,由地下微弱的井灌区,可选择无降水的一段集中开采期,由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及相应的地下水水位变幅计算给水度值:水实际开采量及相应的地下水水位变幅计算给水度值: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②②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法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法•在地下水埋深较深,侧向补给比较微弱,无地表水渗入,在地下水埋深较深,侧向补给比较微弱,无地表水渗入,无地下水开采的时段,潜水蒸发是地下水消退的唯一因素无地下水开采的时段,潜水蒸发是地下水消退的唯一因素则可以借助潜水蒸发公式计算给水度则可以借助潜水蒸发公式计算给水度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2 2)回归分析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回归分析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根据降水量和地下水的排泄量系列资料,可用逐步回归分析根据降水量和地下水的排泄量系列资料,可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估算降水入渗补给量,从而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法估算降水入渗补给量,从而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3 3)水文分割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水文分割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该方法适用于无地下水动态资料,而有河流水文站流量资料该方法适用于无地下水动态资料,而有河流水文站流量资料的山丘区的山丘区 (二)河道渗漏补给量(二)河道渗漏补给量•当江河水位高于两岸地下水位时,河水渗入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当江河水位高于两岸地下水位时,河水渗入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被称为河道渗漏补给量被称为河道渗漏补给量•水文分析法水文分析法::•此法适用于河道附近缺乏地下水观测资料、河段上下游有水文此法适用于河道附近缺乏地下水观测资料、河段上下游有水文站的河段它利用上下游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估算河道渗漏补站的河段它利用上下游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估算河道渗漏补给量:给量:•式中:式中:λ为上下游水文站间水面及两岸侵润带蒸发量之和与(为上下游水文站间水面及两岸侵润带蒸发量之和与(R上上-R下下)之比值,由观测、试验资料确定之比值,由观测、试验资料确定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三)渠系渗漏补给量(三)渠系渗漏补给量•灌溉渠道水位一般高于地下水位,各级渠道(干、支、斗)在灌溉渠道水位一般高于地下水位,各级渠道(干、支、斗)在输水过程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

      输水过程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补给系数法补给系数法式中:式中:U U渠渗渠渗渠系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 为渠首引水量;为渠首引水量;m m是渠系渗漏是渠系渗漏补给系数补给系数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 (四)(四)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灌溉水进入田间后,经过包气带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被称为灌溉水进入田间后,经过包气带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被称为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计算公式为: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计算公式为: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式中:式中:U U渠灌渠灌为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为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ββ渠渠为渠灌田间入渗系数;为渠灌田间入渗系数;W W渠田渠田为渠灌进入田间的水量为渠灌进入田间的水量 (五)(五)水库(湖泊、闸坝)蓄水体渗漏补给量水库、湖泊、闸坝等蓄水体得水位高于周边地下水水位时,渗水库、湖泊、闸坝等蓄水体得水位高于周边地下水水位时,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被称为水库渗漏补给量估算方法如下: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被称为水库渗漏补给量。

      估算方法如下: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式中:式中:U U渠渗渠渗为水库(湖泊、闸坝)渗漏补给量;为水库(湖泊、闸坝)渗漏补给量;P P库库为降水量;为降水量;W W入入为入库水量;为入库水量;E E0 0为水面蒸发量为水面蒸发量;;W W出出为出库水量为出库水量 (六)(六)山前侧向流入补给量指山丘区山前地下径流补给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量,估算方指山丘区山前地下径流补给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量,估算方法见山丘区山前侧向流出量的计算法见山丘区山前侧向流出量的计算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 1. 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以补给量的地下水资源估算(七)(七)越流补给量深层地下水水头高于浅层地下水不头的情况下,深层地下水通过深层地下水水头高于浅层地下水不头的情况下,深层地下水通过弱透水层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弱透水层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八)人工回灌补给量(八)人工回灌补给量指通过井孔、河渠、坑塘或田面,人为地将地表水灌入地下,补指通过井孔、河渠、坑塘或田面,人为地将地表水灌入地下,补给浅层地下水的水量。

      给浅层地下水的水量 平原区地下水的排泄量主要包括:平原区地下水的排泄量主要包括:•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量 ;;•河道排泄量河道排泄量 ;;•侧向流出量侧向流出量 ;;•越流排泄量越流排泄量 ;;•人工开采经消耗量人工开采经消耗量 等,计算公式为:等,计算公式为: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2. 2. 以排泄量估算以排泄量估算 ((1 1)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量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2. 2. 以排泄量估算以排泄量估算Ø潜潜水水蒸蒸发发量量是是指指浅浅层层地地下下水水在在毛毛细细管管作作用用的的影影响响下下,,向向上上运动形成的蒸发量它是浅层地下水消耗的重要途径运动形成的蒸发量它是浅层地下水消耗的重要途径Ø测测定定方方法法::地地中中渗渗透透仪仪实实测测法法、、经经验验公公式式、、潜潜水水蒸蒸发发系系数数法 ((2 2)河道排泄量)河道排泄量二、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2. 2. 以排泄量估算以排泄量估算Ø当当河河道道水水位位低低于于两两岸岸地地下下水水水水位位时时,,地地下下水水向向河河道道排排泄泄的的水水量量成成为为河河道道排排泄泄量量。

      其其计计算算方方法法为为河河道道渗渗漏漏补补给给量量的的反反运运算3 3)其他排泄量)其他排泄量Ø侧向流出量侧向流出量Ø越流排泄量越流排泄量Ø人工开采净消耗量人工开采净消耗量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根据水均衡法原理,用地下水排泄量近似作为补给量根据水均衡法原理,用地下水排泄量近似作为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总排泄量,包括:山丘区地下水总排泄量,包括:Ø山丘区地下水的总排泄量山丘区地下水的总排泄量Ø河川基流量河川基流量Ø河川潜流量河川潜流量Ø山前侧向流出量山前侧向流出量Ø未计入河川径流的山前泉水出露量未计入河川径流的山前泉水出露量Ø山间盆地潜水蒸发量山间盆地潜水蒸发量Ø浅层地下水开采的净消耗量浅层地下水开采的净消耗量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河川基流量的计算((1 1)河川基流量的概念)河川基流量的概念Ø河河川川基基流流量量( (又又称称地地下下径径流流量量) )是是指指河河川川径径流流量量中中由由地地下下水水渗透补给河水的部分,即地下水对河道的排泄量渗透补给河水的部分,即地下水对河道的排泄量Ø河川基流量是一般山丘区和岩溶山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量。

      河川基流量是一般山丘区和岩溶山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量Ø常用的几种分割方法:直线平割法、直线斜割法、经验关常用的几种分割方法:直线平割法、直线斜割法、经验关系法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河川基流量的计算((2 2))代表站的选择Ø代表站应为闭合流域,地表、地下水分水线基本一致;代表站应为闭合流域,地表、地下水分水线基本一致;Ø代表站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质条件有代表性;代表站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质条件有代表性; Ø代表站流域面积一般为代表站流域面积一般为200-5000km2;;Ø代表站实测资料系列较长,至少包括丰、平、枯年内的代表站实测资料系列较长,至少包括丰、平、枯年内的10年以上资料年以上资料Ø代表站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代表站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河川基流量的计算((3 3)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计算)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计算 ①①长系列法长系列法Ø点点绘绘历历年年日日流流量量过过程程线线,,分分割割基基流流,,求求得得各各年年河河川川基基流流量量,,其算术平均值即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其算术平均值即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②②典型年法典型年法Ø点绘丰、平、枯典型年的日流量过程线,分割基流,求得点绘丰、平、枯典型年的日流量过程线,分割基流,求得各典型年河川基流量,并计算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各典型年河川基流量,并计算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③③代表年经流量与河川基流相关法代表年经流量与河川基流相关法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河川基流量的计算河川基流量的计算((4 4)不同频率的年河川基流量)不同频率的年河川基流量 根据历年的年河川基流量,用适线法计算不同频率的年河川基根据历年的年河川基流量,用适线法计算不同频率的年河川基流量流量。

      5 5)区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区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模数分区法模数分区法•按区域植被、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分布特征,将区域划分为若按区域植被、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分布特征,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均衡区;干均衡区;•每个均衡计算区选择一个或几个分割基流的代表站每个均衡计算区选择一个或几个分割基流的代表站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河川基流量的计算河川基流量的计算((5 5)区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区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计算区域内各代表站的多年平均河川基流模数计算区域内各代表站的多年平均河川基流模数式中:式中:M M基为代表站多年平均河川基流模数;基为代表站多年平均河川基流模数;W W基为代表站多年基为代表站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平均河川基流量;f f为代表站流域面积为代表站流域面积•计算各均衡区的平均基流模数,可用各区代表站基流模数按计算各均衡区的平均基流模数,可用各区代表站基流模数按代表面积加权平均求得代表面积加权平均求得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河川基流量的计算河川基流量的计算((5 5)区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区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等值线法等值线法在水文地质条件下比较单一的区域,可以用等值线图法计算区域河在水文地质条件下比较单一的区域,可以用等值线图法计算区域河川基流量,其步骤如下:川基流量,其步骤如下:•将各代表站的多年平均河川基流深点绘在地形图上各站流域面积将各代表站的多年平均河川基流深点绘在地形图上各站流域面积形心处形心处•参照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图勾绘多年平均基流深等直线图;参照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图勾绘多年平均基流深等直线图;•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区域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区域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2.其它排泄量的计算其它排泄量的计算Ø流流经经河河床床松松散散沉沉积积物物中中未未被被水水文文站站测测得得的的径径流流量量,,称称为为河河床潜流量床潜流量。

      1 1)河床潜流量)河床潜流量式中:式中:K K为参透系数;为参透系数;I I为水力坡度;为水力坡度;A A为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为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河床潜流过水断面面积;的河床潜流过水断面面积;T T为潜流时间为潜流时间 三、三、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2.其它排泄量的计算其它排泄量的计算Ø经经由由山山丘丘区区和和平平原原区区地地下下界界面面的的流流出出水水量量,,被被称称为为山山前前侧侧向流出量向流出量2 2)山前侧向流出量)山前侧向流出量((3 3)山前泉水出露量)山前泉水出露量((4 4)山涧盆地的潜水蒸发量)山涧盆地的潜水蒸发量((5 5)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的净消耗量)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的净消耗量 四、四、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Ø实际开采量调查法实际开采量调查法Ø可开采系数法可开采系数法Ø多年调节计算法多年调节计算法 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不造成地下水水: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不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其他不良后果条件下,可供开采的浅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其他不良后果条件下,可供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

      层地下水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估算方法如下三种: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估算方法如下三种: 四、四、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Ø实际开采量调查法实际开采量调查法Ø可开采系数法可开采系数法Ø多年调节计算法多年调节计算法 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不造成地下水水: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不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其他不良后果条件下,可供开采的浅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其他不良后果条件下,可供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层地下水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估算方法如下三种: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估算方法如下三种: 四、四、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Ø实际开采量调查法实际开采量调查法 适用于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开采量调查资料适用于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开采量调查资料比较准确、潜水埋深大而潜水蒸发量较小的地区比较准确、潜水埋深大而潜水蒸发量较小的地区 当平水年初、年末的浅层地下水位基本相等时,可将年当平水年初、年末的浅层地下水位基本相等时,可将年浅层地下水的实测开采量近似地作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浅层地下水的实测开采量近似地作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

      采量 四、四、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Ø可开采系数法可开采系数法适适用用于于浅浅层层地地下下水水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开开发发利利用用水水平平,,通通过过多多年年资资料料,,确确定定出出合合理理的的可可开开采采系系数数则则地地下下水水多多年年平平均均可可开开采采量量等等于于可可开采系数乘以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开采系数乘以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可开采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开采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浅浅层层地地下下水水含含水水层层岩岩性性及及厚厚度度、、单单井井单单位位降降深深出出水水量量、、平平水年地下水埋深、年变幅、实际开采程度等因素水年地下水埋深、年变幅、实际开采程度等因素 四、四、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Ø多年调节计算法多年调节计算法当当计计算算区区具具有有多多年年观观测测资资料料,,可可根根据据多多年年平平均均条条件件下下总总补补给给量量等等于于总总排排泄泄量量的的原原理理,,依依照照地地面面水水库库的的调调节节计计算算方方法法对对地地下水进行调节计算下水进行调节计算调调节节计计算算期期间间的的总总补补给给量量与与总总废废弃弃量量的的之之差差,,即即为为调调节节计计算算期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期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不同频率水资源总量不同频率水资源总量•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总量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总量 • 在分析计算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基础上,还在分析计算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基础上,还需进行水资源总量的计算需进行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资源总量的计算项目包括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和不同频率水资资源总量的计算项目包括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和不同频率水资源总量及水资源总量的年内分配过程源总量及水资源总量的年内分配过程• 地下水开发利用较充分的地区,尚需计算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较充分的地区,尚需计算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 一、一、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区域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区域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分别计算地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分别计算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重复计算量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重复计算量。

      因此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按下式计算:因此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按下式计算: 由于不同区域地貌条件的差异,重复计算水量的内容也有所由于不同区域地貌条件的差异,重复计算水量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计算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时,根据区域地貌条不同因此计算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时,根据区域地貌条件分三种情况:件分三种情况:• 山丘区山丘区• 平原区平原区• 兼有山丘、平原地貌的混合区兼有山丘、平原地貌的混合区一、一、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一、一、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山丘区的重复计算水量为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总排泄山丘区的重复计算水量为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总排泄量之间的河川基流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量之间的河川基流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一、一、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平原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平原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平原区重复计算水量包括两方面:平原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平原区重复计算水量包括两方面:平原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即平原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地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即平原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包括河道、渠系、渠灌田间、水库湖泊、人表水入渗补给量,包括河道、渠系、渠灌田间、水库湖泊、人工回灌等地表水的入渗补给量。

      工回灌等地表水的入渗补给量 于是平原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于是平原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一、一、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兼有山丘、平原地貌的混合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兼有山丘、平原地貌的混合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兼有山丘、平原两种地貌的混合区,重复计算水量包括以下几兼有山丘、平原两种地貌的混合区,重复计算水量包括以下几项:项:•山丘区河川基流量山丘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河川基流量•山丘区河川径流流经平原时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山丘区河川径流流经平原时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二、二、不同频率水资源总量不同频率水资源总量不同频率的水资源总量,不能用典型年法或同频率相加法计算,不同频率的水资源总量,不能用典型年法或同频率相加法计算,必须首先推求出水资源总量系列,然后通过频率计算加以确定必须首先推求出水资源总量系列,然后通过频率计算加以确定推求区域水资源总量系列有以下三种途径推求区域水资源总量系列有以下三种途径•((1 1)直接法)直接法•((2 2)相关法)相关法•((3 3)简化倍比法)简化倍比法 三、三、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总量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总量 地下水开采后,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水、土壤水、地地下水开采后,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机制发生改变,区域水资源总量也将发生变化。

      下水的相互转化机制发生改变,区域水资源总量也将发生变化 地下水开采后,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增加地下水开采后,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增加△△Up,包气带土壤包气带土壤水的蒸发量增加水的蒸发量增加△△Es,地表径流量、河川基流量和潜水蒸发量则分地表径流量、河川基流量和潜水蒸发量则分别减少(别减少( △ △Rs、、△△Rg、、 △△Eg )), ,各项关系如下:各项关系如下: 潜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潜流下渗补给地下水壤中流土壤入渗坡面流包气带蒸散发地表及包气带蒸散发地表水体蒸发植物截留损失总蒸发地下调蓄土壤调蓄地表调蓄大气降水河川基流河川径流三种水体的关系可用区域三水循环概念模型表示三种水体的关系可用区域三水循环概念模型表示 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平原区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示意图山丘区、平原区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示意图 • 由于影响河流径流的许多因素,如气象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等,具有地域性分布变化的规律,致使水资源相应的呈现地域性分布的特点一、水资源的分区一、水资源的分区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一)分区原则1.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2.流域完整性.流域完整性3.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4.与其他区划尽可能协调.与其他区划尽可能协调 • 根据各地的具体自然条件,按照上述原则对评价范围进行一级或几级分区。

      常用的分区方法有:•1.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分区• 可以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对评价区进行分区,如将评价区分为(1)湿润多沙区、(2)湿润非多沙区、(3)干旱多沙区和(4)干旱非多沙区,•或仅根据气候条件分为(1)湿润区、(2)半湿润区、(3)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2.根据天然流域分区• • 3.根据行政区划分区• (1)全国性水资源评价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市、自治州、盟)两级划分,• (2)区域性水资源评价可按省(自治区、 直辖市)、地区(市、自治州、盟)和县(市、自治县、旗、区)三级划分一、水资源的分区一、水资源的分区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二)分区方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