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28290372
  • 上传时间:2022-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复习初中数学要重视对知识点概念的理解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数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第一部分  一、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 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  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I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C<B*C(C<0)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  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3、函数  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②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②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③在一次函数中,当K〈0,B〈O,则经2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4象限;当K〉0,B〈0时,则经1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3象限④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