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乘法分配律说课.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72053107
  • 上传时间:2024-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说课模板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能够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下是说课模板,仅供参考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教学形式教师姚蔚单位黄石市中窑小学课题名称乘法分配律教材版本人教版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Ø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的教学内容Ø 教材所处地位前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经验, 同时,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探索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本课:掌握乘法分配律,沟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它是乘、加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影响: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还能帮助学生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还会将乘法分配律推广到正小数、正分数,将贯穿整个小学阶段Ø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地运用和解决问题,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现实意义,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Ø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地运用说教法教法:本课以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确定以下教学主线: 创设情景——直观理解——观察模写——总结规律——表达规律——运用规律说学法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索、猜想验证、观察模写、自主创编在活动中发现规律,自主验证,总结表达规律是本节课的特点在建立模型后,通过自主创编和一系列的闯关练习,让所学得到巩固加深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直观帮助理解课件出示搬桌椅生活情景)学校为四(1)班更换课桌椅,买了40张课桌,40把椅子课桌每张68元,椅子每把12元,购买这批课桌椅一共花了多少元钱?(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买这些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呢?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你有几种解法?(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3)交流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板书:68×40+12×40     (68+12)×40(重点理解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虽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但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像这样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设计意图:贴近生活实际的主题图情境,学生更易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结果相等的情况下组成等式,这为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分与合提供了现实背景二)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模写,初步探索运算规律1、观察:那么等式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引导观察这组等式得到相同点:数字相同,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一样,且乘数40在右边的算式中出现了两次2、验证:是不是所有像这样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呢?课件出示三组算式请每个小组任选一个等式验证左右两边是否相等2+3)×8 2× 8+ 3× 8(5+6)×7 5× 7+ 6× 7(8+7)×5 8× 5+ 7× 53、模写:在同学们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请他们自主举些例子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提示他们用些简单的数字每人写五个写完后,先同桌互批,再全班展示交流,先交流正确的,再交流不正确的,并进行计算检验,分析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再组织学生反向观察,模写五个反方向的例子.设计意图:学生经过观察、验证、模写、几个方面的强化,尤其模仿例子写等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结构,强化了学生对等式结构的记忆。

      三)总结规律——表达规律我们能描述一下这些等式中隐含的规律吗?(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在全班交流)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如果用字母a、b、c来分别表示这些数,你能用字母将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板书:用字母表示:〔a+b〕×c=a×c+b×c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语言严谨简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四)激情闯关,运用规律第一关;连一连 25×(4+ 8) (82 + 18)×15(8 + 7)×100 25×4+ 25 ×8 15×82 +15 ×18 8×100 + 7×100第二关:填一填42+35)×4 = 42×( )+35×( )27×12+43×12 =( + )×1215×26+15×14 = 15 ×( + )72×(30+5)=第三关:判一判1、8×( 6 + 5 ) = 8× 6 + 5 ( )2、( 25 × 13 )×4 = 25 ×4 + 13×4 ( )3、48×9 + 48 = 48×( 9 + 1 )= 480 ( )第四关:编一编:任选一个乘法分配律的式子,结合实际创编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创编”活动则是本节课亮点之一,学生创编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抽象的算式具体化的过程,也是对乘法分配律深化理解,内化形成能力的过程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从乘法的意义上理解乘法分配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关:练一练 80+4)×25 34×72+34×28设计意图:由于刚刚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为使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纳入到已有知识体系里,整个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重练习的层次和坡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总结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这一过程,促使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提炼学习方法,既有知识的习得,也有情感上的感受及所得,并为进一步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奠定基础说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68+12)×40 = 68×40+12×40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说其他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化,即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