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红外光谱集编写细则.doc
6页附件 1:药品红外光谱集编写细则药品红外光谱集编写细则《药品红外光谱集》是中国药典配套系列丛书之一,收载《中国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中采用红外鉴别药品的标准图谱及其他药品的参考图谱 《药品红外光谱集》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光谱图和索引每幅光谱图应记载该药品的中文名、英文名、结构式、分子式、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光谱号一.药品名称 中文名采用通用名称;英文名为国际非专利药名(INN) ;化学结构式按世界卫生组织 1997 年公布的“WHO 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二.光谱图的录制1.红外光谱仪 采用分辨率不低于 2cm-1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所用仪器型号不限仪器应按《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红外分光光度法项下方法检定波数准确度的允差范围为:3000 cm-1附近允许误差为±5 cm-1,1000 cm-1附近允许误差为±1 cm-1。
2.供试品的要求所用样品均应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其纯度须优于一般原料药尽可能收集不同来源的样品,以考察不同药厂生产的同一药品是否存在多晶现象在晶型问题上图谱收集的原则:稳定晶型或市场上流通的主流晶型3.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衰减全反射法和气体法具有多晶现象的固体药品,如未规定药用晶型,可采用适当的溶剂进行转晶,能得到稳定晶型的品种,可收载标准图谱,在备注项下注明具体处理方法,并附英文译文;对于难以得到稳定晶型的品种,则可使用对照品,采用适当的溶剂对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重结晶后,再依法测定比对若经重结晶处理后, 仍不能得到相同的晶型,则可采用溶液法测定光谱后比对如已规定药用晶型的,则应采用相应药用晶型的标准对照品依法比对1) 压片法此法是红外光谱中最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取供试品约 1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 200mg,充分研磨均匀,置于直径为 13mm 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抽真空约 2min后,加压至 0.8~1GPa,保持 2~5min,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用目视检查应均匀透明,应无明显颗粒状样品。
在按正常研磨条件压制 KBr 药片的同时,压制一未经研磨(样品颗粒较大时可轻微研磨)或过度研磨的药片,以比较考察研磨是否会引起晶型变化,若研磨时可引起转晶,则该药品不能采用压片法,此时可尝试石蜡糊法,并确定后者是否适用当供试品为盐酸盐时,除非采用 KBr 压片时会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否则一律采用溴化钾作为基质压片对溴化钾或氯化钾的质量要求:用溴化钾或氯化钾制成空白片,录制光谱图,基线应大于 75%透光率;除在 3440cm-1及 1630 cm-1附近因残留或附着水而呈现一定的吸收峰外,其他区域不应出现大于基线 3%透光率的吸收谱带所用 KBr 应具有足够的纯度,在4000~400cm-1范围内空白片应没有明显的异常吸收使用前,KBr 应研磨并经 200 过筛,120℃干燥 4 小时,放磨口瓶中并置干燥器内保存备用由于 KBr 极易吸水,当发现磨口瓶中的 KBr 粉末已结成团块时,应重新干燥后再用对 KCl 的要求同KBr样品的研磨宜适中,研磨不够易造成光谱基线倾斜,而研磨过度则会导致转晶或晶格烦人破坏,所以研磨的时间和力度应适当控制为避免或减弱研磨对晶格的破坏,以样品和 KBr 混匀后研磨为好。
通常,压制的药片若透明均匀而且用它录制的光谱基线平直,即表明研磨适中理想的基线应是平直的,若高波数基线的透光率明显低于低波数基线的透光率,说明样品颗粒太大,研磨不够但也应避免过度研磨可能造成晶格的严重破坏关于研磨:必须适当,一般 1 分钟左右,必须加 KBr 混合后研磨压制的 KBr 药片应透明均匀,如透明度差势必抬高基线通常,基线宜控制在 90%T 上下KBr 药片压制过程中,抽气也是必要的,抽气的主要作用在于可避免形成大量微气泡残留于药品之中,从而明显提高药品的透明度如样品或 KBr 含水量较高,压片时抽气不够,研磨不够等因素均可影响药片的透明度叠加在红外光谱上的余弦形曲线称为干涉条纹,这是一种较多见的现象,但应尽量避免压片时适当减少或增加 KBr 的取用量可消除或减弱干涉条纹(KBr 的取用量通常约 200mg)2) 糊法研磨过程中有转晶现象发生时可以采用此法取供试品约5mg,置玛瑙研钵中,滴加少量液状石蜡或其他适宜的液体,制成均匀的糊状物取适量糊状物夹于两个溴化钾片(每片重约150mg)之间,作为供试片;以溴化钾约 300mg 制成空白片作为背景补偿亦可用其他适宜的盐片夹持糊状物。
3) 膜法此法适用于纯液体样品和高聚物较难挥发的液体样品,可直接铺展于适宜的盐片中,形成薄膜后测定对于高分子聚合物,可先制成适宜厚度的高分子薄膜,置于样品光路中测定4) 溶液法此法主要用于由于多晶问题而无法采用固体制样的供试品,常用溶剂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将供试品溶于适宜的溶剂内,制成 1%~10%浓度的溶液,置 0.1~0.5mm 厚度的液体池中录制光谱图,并以相同厚度装有同一溶剂的液体池作为背景补偿5) 衰减全反射法 此法适用于难粉碎的药用辅料、应用高分子材料和医药包材将供试品均匀地铺展在衰减全反射棱镜的底面上,使紧密接触,依法录制反射光谱图6) 气体法采用光路长度约为 10cm 的气体池,首先将气体池抽真空,然后充以适当压力(通常为 30~50mmHg)的供试气体,录制光谱图4、制剂的红外鉴别(1)适用于无专属性鉴别方法的单方制剂,复方制剂暂不考虑2)品种正文中应详细规定样品的前处理方法3)如处理后辅料无干扰也不发生转晶的制剂,可直接与标准光谱比对;(4)若辅料有干扰但不转晶的制剂,可参照原料药的标准光谱在指纹区内选择 3~5 个辅料无干扰的待测成分的特征谱带(cm-1)作为鉴别依据(一定要由实验核对其可行性)。
5)若处理时发生转晶但无辅料干扰的制剂,则可参照原料药的转晶方法与对照品同法处理后再测定光谱进行比对6)若处理后既发生转晶又有辅料干扰的制剂,则一般不宜采用红外鉴别5、制图要求光谱图的横坐标为波数(cm-1) ,纵坐标为透光率(T%) 光谱图用分辨率为 2 cm-1条件绘制,基线一般控制在 90%透光率以上, 供试品取样量一般控制在使其最强吸收峰在 5%~10%透光率以下付里叶红外仪通常为单光束仪器,故应特别注意室内空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对光谱的干扰二氧化碳的吸收在 2350cm-1和 667cm-1,水汽的吸收则分布在 3000cm-1二侧及 1800~1500cm-1的宽范围内(此为水汽吸收带的转动结构,不同于吸附水在 3400cm-1及 1640cm-1附近的宽吸收带),如干扰明显,应随时作背景扣除为便于比较光谱中各吸收带的相对强度,样品的取用量应适当(通常约 1mg),使最强吸收带的峰高约为 5%~10%T为便于称量,红外屋内建议配置一分析天平(供称取样品)及一扭力天平(供称取KBr) 制图环境及注意事项按《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要求6、报送材料要求1)各承担单位需提供:药品的中文名、英文名、结构式、分子式、试样的制备方法、样品来源、最后一步精制工艺、纯度、原始红外图谱、文献图谱(包括新药申报资料和进口药复核资料中的 IR 图)2)各复核单位需提供:复核红外图谱、复核说明3)提供相应的电子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