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分式方程(三)教案 北师大版.doc
5页课题:第十六章课题:第十六章 分式方程(分式方程(3 3))时间:时间:20132013 年年 3 3 月月 1515 日星期五第三节日星期五第三节地点:龙溪一中地点:龙溪一中主备人:姚敏主备人:姚敏单位:龙溪二中单位:龙溪二中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本节是分式方程的第 4 小节,共三个课时,这是第三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中设置丰富的实例,这些实例涉及工业、农业、环保等方面,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分式方程表示,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分式方程的解法,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经经历过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会用数学模型表示简单的数学等量关系.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了分式方程以及分式方程的解法并能熟练地解方程之后,如何将这些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也就是将生活中某些问题模型化,本节课安排了《分式方程》的第三课时,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数学能力:(1)学会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检验,解释所获得结果的合理性.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 7 个教学环节:练一练——想一想—回顾--——试一试——学生小结——做一做第一环节第一环节: :练一练练一练解下列分式方程: 活动目的:复习上节课内容:解分式方程,为本节课提供基础.第二环节:回顾第二环节:回顾活动内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1)审:审清题意(2)设:设未知数(3)找:找等量关系(4)列:列出分式方程(5)解:解这个分式方程(6)验:检验,既要验证根是否为原分式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7)答:写出答案由于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所以检验时除从数学方面进行检验外,还应考虑题目中的实际情况,凡不符合条件的一律舍去活动目的:回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引出新问题.第三环节第三环节: :想一想想一想活动内容: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为下列应用题列出方程吗?例例 4 4、、从 2004 年 5 月起某列车平均提速 v 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 s 千21222x xx2233 111x xxx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 50 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分析:已知数据 v、s,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x 千米/时。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用所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交通法》教育新交规出台以后,对于超速行驶、无证驾驶、超员驾驶等违规行为加重,所以,同学们在回家、旅行的时候都要注意交通安全和交通规则第四环节:试一试第四环节:试一试活动内容:1、解方程求 x2、一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 20 千米,顺水航行 72 千米的时间恰好等于逆水航行 48 千米的时间,求水流速度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等量关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五环节:学生小结第五环节:学生小结活动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的感受活动目的: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第六环节:做一做第六环节:做一做活动内容:作业:1、 ( m、n≠0)2、P33 习题 16.3 第 7 题活动目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1baxa01xn xm龙龙 溪溪 一一 中中公公 开开 课课 教教 案案主备人:姚敏主备人:姚敏单位:龙溪二中单位:龙溪二中时间:时间:20132013 年年 3 3 月月 1414 日星期日星期四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