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4.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卡尔
  • 文档编号:162874944
  • 上传时间:2021-0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3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校教 师年级科目数 学版 本冀教版课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的第一节内容,学习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教材地位与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本节课通过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引导参与点拨为依托,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动口为主线来完成 在教学中渗透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设计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 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 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 “问题情景 --- 数学模型 ----- 概念归纳 ”的模式本节课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际问题模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教学难点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 “项 ”及 “系数”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彩色粉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可以表示为学生举手回答为本节课做铺垫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问题一 :有一块面积为900 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 ,并且长比宽多10 米 ,则绿地的长和宽为多少?分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 米,则列方程 ,整理可得 问题二: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加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 天,每天安排4 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分析: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列方程 ,整理可得 学生思考(可小组合作、讨论)练习,得出相应的方程:问题一:列式:x(x+10)=900整理得:x+10x-900=0问题二:列式:x(x-1)/2=47整理得:x-x-56=0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 感知。

      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启发探究获取新知师:上面的两个方程这两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们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师进一步总结: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bx+c=0(a≠0)后, 其中ax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 bx 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得出结论:共同特点: (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 2 次的; (3)都有等号,是方程.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由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所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尝试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内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例题解析练习反馈例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A) =0(B) +c=0(C) (D) 例2.将3x(x-1)=5(x+2)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师说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a≠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 0;二是左边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此外要使学生意识到:二次项、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例3:已知关于 x 的方程(k-1)x+(k+1)x-2=0 (1) 当 k 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2)当 k 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同学先讨论,同桌交流再进行归纳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实质巩固练习一1、课本A题第1题2、以- 2、 3、 0 三个数作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请尽可能多的写出满足条件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独立完成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开阔思维,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结归纳上升理性引导学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学习过程中用了哪些数学方法?(3)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识记主要由学生进行总结和互相补充,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1.教材A组题2,B组题1.板书设计24.1 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一: x+10x-900=0 1、整式方程问题二: x-75x+350=0 2、只含一个未知数例2:------------ 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4、一般形式ax+bx+c=0(a≠0)例3:-------------课 题24.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1、教学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等知识, 感受了方程模型的作用和价值, 积累了一些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元二次方程是以前学过的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本节课设计从问题到方程,紧密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展现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并引导学生对已经得到的几个方程进行特点分析,从而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学过程的设计:( 1)通过对“长方形面积两个问题”、“球赛问题问题”的研究,学生能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感受到方程源于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进一步丰富学生从问题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感受,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2)本节课遵循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的模式,并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以及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概念课的教学,破除繁琐的模式训练,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的过程,强化了方程的模型思想, 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的价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