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设计印度材料分析.ppt
59页1,2,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印度国土面积327平方千米,大约是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3,与孟加拉国、缅甸、 中国、不丹、尼泊尔和 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 英联邦成员国印度是 当今金砖国家之一,印 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 国家之一,经济增 长速度引人注目4,地形: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 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 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 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山 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 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 海拔不超过1000 米气候: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气候分为雨 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 及凉季(112月),冬天时受喜 马拉雅山脉屏障影,比较少 受寒流或冷高压南下的影响10,20,30,5,印度国旗为长方形,全旗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 长方形组成,正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橙色 象征了勇气、献身与无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颜色白 色代表了真理与和平绿色则代表繁荣、信心与人类的生 产力神圣的“阿育王”象征着真理与道德。
印度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 由站在圆形台上的三只象征勇气的金色狮子、下方象(东) 马(南)牛(西)狮(北)四兽以及正中的古老印度教色 彩的组成6,风俗习惯,印度人喜爱 红色(象征活力、蓬勃向上) 蓝色(象征真诚) 紫色(象征宁静) 金黄色(象征光辉灿烂) 绿色(象征和平) 不喜欢黑色、灰色和白色 喜爱的图案是“敬牛” 大象在印度被看作吉祥的动物被视智慧、力量 和忠诚的象征 荷花在印度受到很高的评价 认为一、三、七是不吉利的 印度人喜欢谈文化成就、印度传说、宗教、社 会风俗、历史,7,风俗习惯,印度是多民族国家,信奉多种宗教,教派众多,习俗也各不相同在参观清真寺和神庙时,进寺(尤其是清真寺)必须脱鞋,不宜大声喧嚷,如见到身旁有穆斯林在祈祷时,须轻声走过,不宜惊动,以免影响其做礼拜8,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在印度,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年僧侣要举行一个节日,叫“波高”节,以表示对牛的崇拜,这种仪式不许妇女参加在印度有些地方可见牛随意漫游街头,与行人、车辆等共享道路景象但是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印度教忌食牛肉和使用牛皮制品印度教寺庙则不许带有牛皮制作的东西入内,要赤脚而入。
同时最好也尽量避免以牛为摄影对象.,风俗习惯,9,此外,有很多印度人崇拜蛇,在亚森地方居住的人,把蛇看作自己的祖先也有不少人认为将蛇打死是触犯神明的行为同时在印度还有“蛇周节”风俗习惯,10,装饰品,印度人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首饰,名目繁多,如发饰、耳饰、额饰、鼻饰、项链、脑饰、腕镯、上腕饰、指环等,大多为金、银或宝石制品有“爱金世界第一”之称有些地方的人甚至把首饰看得懂于衣装根据传统的风俗,印度男子把首饰赠与女子被视为应尽的义务,女子把戴首饰视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寡妇不能带任何首饰头饰是一种用小链子和小钩子固定于头顶与额部的制品 在印度,女性出门不带首饰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在各种材质的首饰中,印度人最青睐黄金首饰印度人肤色普遍较黑,佩戴金色首饰更容易突出这一特点走在街上,印度妇女耳畔项间都是金光闪闪的饰品甚至那些在路边乞讨的小姑娘,虽然衣着肮脏,蓬头垢面,鼻翼上也有一颗金色的小钉 .,11,装饰品,在印度,首饰是妇女们不可缺少的饰物,通常她们从头到脚都要佩戴许多首饰,但她们的鼻饰和耳饰比较特别,往往与众不同已婚的妇女要在鼻翼上穿孔,戴上贵重的金质镶宝鼻环,有的还用金鍊将鼻环与耳环相连,形成了外观非常独特的面饰 鼻环是印度妇女特有的饰物,戴鼻环前鼻翼两侧分别扎出孔眼,然后把鼻环或其他鼻饰戴上去。
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不戴鼻环,出嫁时才郑重其事地戴上,并用一条金链或银链将头饰和鼻环连接起来12,装饰品,印度的鼻饰多为金银制品,它是已婚女子的装饰标志颈饰中的项链被当作避邪之物而在婚礼中有新郎给新娘带上,只要不离婚,妻子要将这根链子戴一辈子印度至今仍有此习俗 .,13,装饰品,印度男子带饰品也相当普遍,一只手上带3个金戒指的男士大有人在,而且戒指上多镶嵌有大颗宝石家中如举办婚礼,父母普遍会选择金饰作为女儿的陪嫁,既衬托了女儿的漂亮,又可当作未来生活的经济基础亲朋好友也会以金饰作为礼物,表达心意,增添喜事气氛14,装饰品,色彩宝石非常璀璨 不管高档或流行,彩色宝石还是焦点.密镶宝石最能凸显宝石的璀璨光泽,也有珠宝商以大颗宝石作为设计重点,并与其他宝石,钻石,黄金等配搭,讲究多色感. 并且宝石最为普遍,因能呈现粉红,橘色和绿色的光泽.经典的蓝宝石的芳踪随处可寻.宝石多是多面切刻,或圆顶平底.彩色宝石适合自由搭配设计,不管与钻石,还是珍珠,黄金,白银搭配 ,都会创造出不同的效果.,15,装饰品,戒指越大越流行 因为在印度流行彩色宝石,大颗的,镶有宝石的大戒指.戒指可玩双石配对,也可由几个戒指组串成大戒指,造型有雕塑立体感,也很抽象,绝对吸引他人的目光在间流连忘返. 项链是流动的衣领 项链已习惯各种形状:简单的圈状,纠缠不清的卷状,打结的,还是在颈项自然伸展的流动与贴身.这回项链更是流行长度,配似一个大大的,或有流苏状的项牌,或似电线般纠缠不清,镶以钻石,黄金,彩色宝石.最出位的是干脆成了流动的衣领,套在颈项.,16,印度服饰,印度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在世界服饰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印度佳丽迭出同印度服饰文化璀璨夺目有内在的联系1995年以来,在世界选美大赛中,印度姑娘已四次登上世界小姐或环球小姐的宝座印度小姐连连折桂,主要凭她们的漂亮、聪慧、优雅的举止和流利的英语,但民族特色鲜明的服饰也着实为她们增添了不少风采1999年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举行的环球小姐比赛中,印度小姐拉拉杜塔戴上环球小姐王冠的同时,其服装也荣获最佳民族服装奖拉拉事后说:所有的人都来欣赏我的印度服装这些服装是丰富的印度遗产与现代设计完美的结合参赛伙伴简直都看呆了确实,印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宗教影响广泛,加之气候炎热,这些决定了印度服饰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用印度丝绸制作的莎丽一般长5.5米,宽1.25米,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通常围在长及足踝的衬裙上,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後将末端下襬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纱丽本已绚丽悦目,但巴基斯坦民族实在是极为爱美的,于是,头额、颈肩、耳朵、手腕、手指、足踝乃至鼻环,无不镶挂上闪烁着光芒的各式金银饰物,相映成趣,愈显娇媚17,印度服饰,印度男子最为普通的服装是“托蒂”,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甘地穿的那种衣 服。
托蒂”其实也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 长达脚部不过,在城市里,男子服装已经趋于西化,西装差不多是最为普遍的 男子服装,即使不穿正规的西服,也是西式的衬衣和长裤印度男子,特别是有 身份的政府官员在正规场合,常穿一种很像“中山装”上衣,也是紧紧的衣领, 胸部有一兜,再别支钢笔,看上去也是满精神的18,印度男人的头巾长达几米,从头巾的不同包法上可以看出他的宗教和地域如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头巾就有明显的不同印度教徒缠头巾比较灵活,不愿意缠也可以随时摘下来而锡克教徒缠头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你看到一个不缠头锡克男人的机会,基本上和彩票中大奖的机会持平印度服饰,19,宗教信仰,印度也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是众多宗教的发源地,几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称为“宗教博物馆”99的居民信仰宗教,无神论者极少.印度文化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但也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虽然有许多国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后来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所统治.近二百年来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作为殖民地.但每个统治者走后,印度又恢复印度教传统伊斯兰文化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冲击,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片土地,没有能撼动印度主体。
20,印度教(HINDUISM) 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起源于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术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间,逐渐演变成吠陀教,后发展成婆罗门教,即今天的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 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宗教 82%的居民信奉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和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21,印度教三主神 伊斯兰教(ISLAM)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22,基督教(CHRISTIANSM)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3,锡克教(SIKHISM) 印度有1.9%的居民信奉锡克教该教于15世纪末由拿纳克创立锡克教原属印度教,后发展为独立的宗教锡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那邦该教祖师称为“古鲁”,共有十位师尊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24,佛教(BUDDHISM) 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发源于印度以其称号佛陀(Buddha,觉悟者)命名乔达摩是该教的创始人,是印度、尼泊尔交界处一小国王子,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八、九世纪以后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几乎消亡1956年印度政府曾利用佛陀涅磐2500年庆祝之机,吸收了500万“贱民”加入佛教但现在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25,耆那教(JAINISM) 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 ,印度本土的宗教之一相传公元前6世纪由北印度大雄创立,以其称号耆那(Jain,胜利者)命名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
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耆那教也属于反婆罗门教的异端宗教,主张不害(非暴力),提倡严格苦行,公元前后分为“白衣派”和“天衣派”(裸体派,以天为衣)26,,,,,印 度 施 工 材 料,石材,木材,纺织,玻璃,,,,瓷砖,27,石材,印度有着丰富的石材资源,对于各式各样的建筑石材,印度是最大的储量地之一,像花岗岩、大理石、砂石、石灰石、板岩、石英石等,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它们有多种多样的颜色、图案,不同的特点、物理、化学特性,适合不同用途:外部的,内部的纪念碑,事实上用于许可多的塑造物28,,,,,,石材,大理石,花岗岩,砂岩,板岩,,1,3,2,4,29,石材 (一)大理石,印度的优质的大理石矿产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和安得拉邦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新开发了许多新的大理石品种,其中拉贾斯坦邦是主要大理石存储和生产基地,大理石资源遍布而印度的很多建筑都是采用白色主要大理石,显得格外壮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姬陵30,主建筑全部由白色大理石拼花镶嵌建造而成,通体散发出非常圣洁而又柔和的光泽。
漂亮的白色大理石镂雕格窗是泰姬陵建筑艺术的特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