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线检测选择题(五)(含答案).pdf
5页二、选择题5.1 显影的目的是()A.使曝光的金属银转变为溴化银;B.使曝光的溴化银转变为金属银;C.去除未曝光的溴化银;D.去除已曝光的溴化银5.2 显影液的主要成份是()A.还原剂和促进剂;B.保护剂;C.抑制剂;D.以上全是5.3 还原剂通常采用()A.亚硫酸钠;B.溴化钾;C.米吐尔和对苯二酚;D.碳酸钠5.4 显影液中的促进剂通常采用()A.亚硫酸钠;B.溴化钾;C.菲尼铜;D.碳酸钠5.5 显影液中的保护剂通常采用()A.亚硫酸钠;B.溴化钾; 1 C.菲尼铜;D.碳酸钠5.6 显影液中的抑制剂通常采用()A.亚硫酸钠;B.溴化钾;C.菲尼铜;D.氢氧化钠5.7 显影操作时,不断搅动底片的目的是()A.使未曝光的溴化银粒子脱落;B.驱除附在底片表面的气孔,使显影均匀,加快显影;C.使曝过光的溴化银加速溶解;D.以上全是5.8 在显影过程中应翻动胶片或搅动显影液,其目的是()A.保护胶片,使其免受过大压力;B.使胶片表面的显影液更新;C.使胶片表面上未曝光的银粒子散开;D.防止产生网状皱纹5.9 显影时,哪一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影像颗粒粗大?()A.显影液活力降低;B.显影液搅动过度;C.显影时间过短;D.显影温度过高。
5.10 以下关于显影剂性质的叙述,哪一条是正确的()A.对苯二酚显影反差小;B.菲尼酮可取代对苯二酚与米吐尔组成显影剂;C.当温度降低时,对苯二酚显影能力显著降低,米叶尔则不明显;D.当碱度增大时,米叶尔显影能力显著提高,对苯二酚则不明显5.11 定影液中的定影剂通常采用()A.硫代硫酸钠;B.冰醋酸;C.明矾;D.亚硫酸钠5.12 定影液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会失效,其原因是或()A.主要起作用的成份已挥发;B.主要起作用的成份已沉淀;C.主要起作用的成份已变质;D.定影液里可溶性的银盐浓度大高5.13 在定影操作时,定影时间一般为()A.20 分钟B.底片通透即可;C.通透时间的2 倍D.30 分钟5.14 定影液是一种()A.酸性溶液B.碱性溶液;C.中性溶液;D.三者均不是5.15 在定影液中能抑制硫代硫酸钠被分解析出硫的化学药品是()A.CH3COOH2 B.H3BO3C.Na2SO4 D.Na2SO35.16 以下关于定影液配制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亚硫酸钠应在加酸之前溶解;B.硫代硫酸钠应在加酸之后溶解;C.硫酸铝钾应在加酸之后溶解;D.酸性剂除加入醋酸外还应加入硼酸。
5.17 以下哪一种材料不适宜用作盛放洗片液的容器()A.塑料B.不锈钢C.搪瓷D.铝5.18 显影速度变慢,反差减小,灰雾增大,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显影温度过高B.显影时间过短C.显影时搅动不足D.显影液老化5.19 硼砂在显影液中的作用是()A.还原剂B.促进剂C.保护剂D.抑制剂5.20 硫酸铝钾在定影液中的作用是()A.定影剂B.保护剂C.坚膜剂D.酸性剂5.21 配制定影液时,如果在加酸之前就加入硫酸铝钾,则会发生硫酸铝钾被()A.氧化B.还原C.抑制D.水解5.22 盛放显影液的显影槽不用时应用盖盖好,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药液氧化B.防止落进灰尘C.防止水份蒸发D.防止温度变化5.23 显影配方中哪一项改变会导致影像灰雾增大,颗粒变粗()A.米吐尔改为菲尼酮B.增大亚硫酸钠用量C.碳酸钠改为氢氧化钠D.增大溴化钾用量5.24 以下关于停显液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停显液为酸性溶液B.使用停显液可防止两色性雾翳产生C.使用停显影可防止定影液被污染D.为防止药膜损伤,可在停显液中加入坚膜剂无水亚硫酸钠5.25 自动洗片机正式洗片前,先输入一张清洗片,其目的是()A.检查有无异常情况B.清除液桶上沾染的被空气氧化的显影液C.清除液桶上沾染的被空气氧化的定影液D.以上都是5.26 显影液、定影液配液时的要求是:()A.配置用水的硬度越高越好,有利与药液溶解B.因为硫代硫酸钠会大量吸热,所以配置定影液时水温要高一些C.除对配液容器材质有要求外,对搅拌棒的材质无要求D.配液时应不停地激烈搅拌,有利于药液快速溶解5.27 胶片处理的标准条件和操作要点是:()A.显影温度 20± 2℃,时间 4~6min ,预先水浸,显影过程中适当搅动B.定影温度 16-24 ℃,时间 5~15min ,定影过程中充分搅动C. 干燥温度 ≤40 ℃,去除表面水滴后干燥D.以上都是5.28 下列关于显影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米吐尔易溶于水,不易溶于亚硫酸钠溶液B.菲尼酮常温下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碱性水溶液C.菲尼酮与对苯二酚配合使用时显影能力极强,但性能不稳定D. 对苯二酚可使影像具有很高的反差5.29 抑制剂的作用是:()A.抑制灰雾B.抑制显影速度,有利于显影均匀C.对影像层次和反差起调节和控制作用D.以上都是选择题答案5.1 B 5.2 D 5.3 C 5.4 D 5.5 A 5.6 B 5.7 B 5.8 B 5.9 D 5.10C 5.11A 5.12D 5.13C 5.14A 5.15D 5.16B 5.17D 5.18D 5.19B 5.20C 5.21D 5.22A 5.23C 5.24D 5.25D 5.26 B 5.27D 5.28C 5.29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