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七:语言综合运用.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6343377
  • 上传时间:2017-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七 语言综合运用表达和修辞考点精讲本专题要求掌握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语言表达要求简明扼要,合乎汉语习惯和事理逻辑,衔接要自然,文气要流畅,音节要和谐对语言表达简明的考查,一般是通过修改赘余的、有歧义的语句来进行的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题型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择衔接语句、语句复位、调整语序、划分句群结构等语言表达得体,要求表达时考虑场合、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等,十分灵活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题型是判断修辞手法运用的正误、优劣,运用修辞手法、仿写、扩写或缩写等高考修辞,重方法的运用,轻术语的识记,可能单独出题考查,也可能与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更多的是与语言连贯和句式变换、仿写等结合起来考查考题精析【例 1】2004 年全国高考试题: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参考答案】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秋月满小楼(或“秋雨满小溪”或“秋菊满大街” ) 。

      (科学能致富)技术会生财(或“愚昧要受穷” )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或“山壮观水壮观山水壮观”或“日生辉月生辉日月生辉” ) 例 2】2004 年广东高考试题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参考答案】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解析】 这道题从语言材料和形式上看非常浅显、通俗且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对于广东考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命题教材似乎信手拈来,看看不难完成,然而,其综合性不容忽略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有关写对联的一系列知识)的能力,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例如,命题涉及到的有关地域性的知识,包括地理区域概念、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产或有关区域的掌故等不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是不大容易对出最佳下联的考生要做到这道题“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的要求,需要解决两个难点一是选择什么样的词语才能做以上下联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而又不重复,例如,要找一个什么词和上联的“皆是”相对,就要颇费脑筋了二是如何作到末字平仄相合从命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看,这副对联内容上可以是宽对例如,用什么词对“岭南”似乎无关紧要,只要是具有方位名词的地名都可以,考生如用“江北” “寒北” “川北”也行,但要用“莫非”这个表示否定判断的词对“皆是”这个表示肯定判断的词,显然是没有多少人能对出了。

      有专家认为,考题中的“皆是”一词最好用“莫非”来对,但是未发现有考生用个这个词,一些考生甚至又照抄了一遍“皆是” ,其他有用“皆为” “都是”等词的,都不理想如何做到“末字平仄相合”呢?首先看上联的末字的声调是平声还是仄声这道题上联末字“果”读第三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属于仄声) ,那么,对出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应该是第一声和或第二声(第一声和第二声属于平声) 所以命题给出的参考答案的尾字“葩”读第一声属于平声,符合对联末字平仄相合的要求例 3】2003 年全国高考试题第 23 题: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 (只填序号)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③在 遮 天 蔽 日 的 杉 林 下 , 马 鹿 、 狍 鹿 、 棕 熊 、 雪 豹 等 野 生 动 物 出 没 其 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答案】 ④②①③⑤【解析】 该题重点考查在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方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该题的解答可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总体的层次。

      ④句是总起句,语言标志是“草原带和森林带” ;①②句是分承句,语言标志是“在南坡,带状分布的……” “在北坡……草原” 据北,可确定④句应排在第一句的位置第二步:确定分承的顺序除总起句④、分承句①②外,剩下的是③⑤句③句叙述的是“森林带” ,其语言标志是“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 ;⑤句叙述的也是“森林带” ,其语方标志是“各种森林鸟类” 据此,可推断出①③⑤为一个层次,叙述的是“森林带” ;②句为一个层次,叙述的是“草原带” 根据总起句④中的语言标志“草原带和森林带”的先后表述顺序,可确定②句应排在前,①③⑤句应排在后第三步:确定分承内部的顺序①③⑤句叙述的均是“森林带” ,但①句与②句对举,且总领了③⑤句,所以理应排在该层次的第一句位置③句中的“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 ,既紧承①句中的“原始云杉林海” 、 “棵棵巨杉” ,又引起下文“野生动物”和“森林鸟类”在其间的活动所以③句应排在该层次的第二句位置,⑤句应排在该层次的第三句位置所以叙述“森林带”的三个句子的排列顺序应为①③⑤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的五个句子的合理排列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例 4】 2002 年全国高考试题第 24 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修改为:【答案】 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解析】本题反映的修辞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短语内部的调整,一是短句之间的排序其中又含有三个因素;1、各短语内部格式应该彼此一致;2、各短语之间的排序要考虑其内容方向的联系;3、短语的排序还应该考虑音节和谐以上三个因素,1 和 3 更反映了汉语语言运用的特点,是我国历来重视的短语操作虽然有共同的基本要求,但其运用是灵活多变的评分标准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以本题为例,各短语全都组成以名词为中心词修饰语在前的样式是常见的,颠倒过来也未尝不可,但“战事的成年累月”不大符合汉语的习惯,顺畅程度要差一点,所以适当减分如此处理,更能显示考生言语技能水平的差别为了减少答案的多样性,例于阅卷,所以在题干上添加了不得增减字数的限制例 5】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这是 2001 年全国高考题,考查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句子衔接方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句子的衔接是否恰当,虽然也与句子的形式有关,但主要是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通畅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题干与往年相比稍有变化,往年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年改为“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这就给考生一个暗示,本题中要求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不仅要考虑语意的连贯,还要注意音节是否和谐而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句式对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本题中的(1)句“每逢深秋时节”为六字句,若选①, “置身山顶”是四字句, “俯瞰槐榆丹枫”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②,这样 A、B 两项就可以排除了。

      2)句“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 、 “翠” 、 “水” 、 “茂” ,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字成了“抱” 、 “绕” 、 “水” 、 “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更好这样,C 项又可以排除了只有 D 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例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答案】 A【解析】 这是 1999 年全国高考题第①组“这儿”与“那儿” ,前者为近指,后者为远指,由“去年夏天”可知,作者是站在今天想过去的事,用“那儿” ,第②组与第③组就是看后文的照应了后文是“江岸后” ,那么前文选“江面上”比较好,都以“江”为主要话题然而③④句又选哪一句呢?选③句,因为它的句末内容正好与下文的“江面上”能较好地衔接起来。

      例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的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答案】 A【解析】 这是 2000 年全国高考题这道试题主要考查语言连贯能力,重点是考查能否围绕中心话题来说话的能力试题提供的语段在于强调读书不在数量多少,而在是否有助于自身的品格,把这个中心话题抓住了,前两个横线上的选项就可以确认了从答题的角度看,就不用再考虑第三条横线了 (这也许是命题者的小疏忽 )实际上考查了内容的照应前文的“如暴发户炫耀家产”就暗示了有人虽然也读书,甚至读的数量还不少,但是这种人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 。

      这样,正确的选项就可以确定了再细究一下第二条横线,又考查上下句衔接能力的考查意图因为“譬如漫游‘十里洋场’ ”一语,就决定了在这个横线上应当填入第③句由此看来,这道试题还是有一定综合性的它从几个角度考查了语言连贯能力例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老人家就行了B.令媛这 次 在 儿 童 画 展 上 获 奖 , 多 亏 您 悉 心 指 导 , 我 们 全 家 都 很 感 谢 你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答案】 D【解析】 这是 1989 年全国高考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B、C 三项都是用语不看对象 “家母”是谦称,应对外人称自己的母亲时用, “令媛”是尊称,应在称对话的外人的女儿时用, “令尊“是尊称,称对话的外人的父亲用出现这种称谓不合身份的原因,应当是缺乏文化常识例 9】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2001 年全国高考题)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答案】 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解析】 这是一道仿写题,能力层次为 D 级仿写题是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中的一种重要项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