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狂言”惊艳上海世博会的启示.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9174418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狂言”惊艳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狂言”惊艳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2010年9月6日晚上,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狂言”在世博园内演出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的狂言流派之一和泉流的继承人——第二十世宗家和泉元弥,此次亲自带团在日本产业馆的舞台上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为何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狂言还能如此有人气呢?狂言究竟有何特点能流传至今?它能给中国传承文化怎样的启示呢?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狂言是日本古典剧种之一日本奈良时期(也正是中国的唐朝),一种称为“散乐”的表演艺术由中国传入了日本(散乐:最初是相对雅乐而言的民间舞乐及至唐朝,逐渐演变为杂技、戏法、口技等技艺与音乐相结合的曲艺表演统称)散乐”引入后,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猿乐”(又称“申乐”)到了室町时代,猿乐正式分化为如今的狂言剧和能剧两大表演艺术一般来说,猿乐中原来滑稽戏谑的“本艺”部分成了现在的狂言剧,原来庄重肃穆的“能艺”部分成了现在的能剧狂言于江户时代(1600~1867)发展成熟,原在能剧演出的间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称为能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狂言逐渐摆脱对能剧的从属地位,趋向于独立演出  狂言以科白(表演和对话)为主,演员不化妆,表演风格化,内容贴近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该大笑就大笑,该大哭就大哭,令人喜闻乐见。

      狂言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或事件,对贵族阶层施以讽刺和嘲笑,并且因为其作品都是从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当时的口语演出,所以能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成为一种最为典型的平民艺术形式直到现在,狂言作为一个独立的传统剧种,仍然在一定范围的观众中流行   狂言进入世博园内演出,带来的是名剧《棒缚》,讲述日本一主人在出远门前,把嗜酒如命的两个佣人的双手用一根长棍绑上,但这两个佣人趁主人不在家,仍千方百计设法打开酒坛,你帮我,我帮你,痛痛快快地过足了酒瘾,喝得酩酊大醉主人回到家,本以为家中平安无事,坛中酒保存完好,却万万没有想到酒坛已空,不免怒不可遏尽管台词是日语,但中国观众看到两个佣人急中生智,巧妙偷酒喝的那些滑稽可笑的动作,以及主人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由得发出愉快的笑声演员们身穿中世纪日本的服饰,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演绎了一场主仆间的喜剧狂言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它表现的就是普通的人生,虽然有愚昧夸张的成分,但在看过之后,每个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影子   被视为日本“未来国宝”、“狂言”大师的野村万斋于2009年5月14日访问北京大学时说过,狂言起源于中国唐代的散曲,但是和很多起源于中国的东西一样,传到日本之后经过发展和丰富,完整地保留到了现在。

        在中国,唐朝散乐已逐渐消失,现在能与狂言相比的唯有昆曲(日本的狂言和中国的昆曲同时被联合国首批授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日本将早期的中国艺术发展成新的艺术形式,一直传承至今,观看狂言,亦是对辉煌灿烂的中国古文明的一种深切回望,但于此之余,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少一点空空回望的失落,也许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们常感叹日本这个国家太善于保留传统,许多在日本的外国人都说:日本是个热爱过节、热爱传统的民族在日本,一年里有无数的传统活动、节日,使你不得不被吸引如二月三日是日本的“节分”;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儿节”,也称“桃花节”;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也是男孩子的节日,又称做“鲤鱼节”;五月有母亲节;六月有父亲节;七月七日,在日本也叫“七夕”,来源于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事;九月是中秋节;十月是日本全国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开运动会的日子,“运动月”似乎也成了一种传统;十一月是所有幼儿园的“快乐表演节”;十二月更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日本的除夕,除夕之后是新年日本的文化习俗之所以延续至今,同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就抓起”的理念分不开每年中国各地有许多学生到日本中学访问、参观, 日本中学生总要借此机会向中国学生演示茶道、剑道、和服等文化。

      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但无形的文化传承使日本人延续着几百年前的生活习俗和形式每年各地例行节日很多,举行的活动各式各样,比如岐阜县的高山节之类东京的隅田焰火大会每年8月都要举行一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都有上百万人观看日本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传统节日上,还有对传统工艺匠人、传统工艺美术家、传统艺人的支持和崇拜许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都被视为国宝,深受人民的爱戴大至文物,小至工艺品如羽子板、扇子和纸等,均体现了这个国家热爱传统的习俗东京浅草寺外的一条民艺品商业街,是外宾必到的旅游地点,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价位、具有日本传统特色、赠送亲朋好友的礼物,每一天都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与日本相比,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吃洋快餐,看日韩动画片我们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道多少?又热爱多少?年轻人听不懂京剧,这是他们的错吗? 不能怪孩子们无知,也不能怨年青人不热爱,是他们从小没有文化氛围今天,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希望重塑大国的辉煌,但单凭经济实力是不行的,经济与民俗的互动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但中华文明却历经5000年而不倒,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但是目前在西方通俗流行文化的挤压下,如今的中国在传统文化上渐渐式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任何一种热爱,都需要持久的培育,才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永不消失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走廊乃至操场都能成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让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成就,杰出人物时刻激励和陶冶师生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一方面好好保护硕果仅存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敞开胸怀,接受吸纳其他文化的精华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可以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阖家团聚的中秋节的内涵    同时在高校开设传统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聘请民间艺人讲学,举办传统艺术展演,培养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文化教育还应从“根”上抓起,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国民的文化传统素养与道德品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课中加入“唐诗宋词”的学习和教育;在体育课中加入国术(武术)的学习和教育;在音乐课中加入国戏(京剧)的学习和教育;在美术课中加入国画的学习和教育。

      同时,对于优良的传统文化要保护,对不适应当代要求的文化要加以创新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将会散发出勃勃生机,中华民族也将以更鲜明的个性和更宽阔的胸怀屹立于世界   (作者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日语系)   责任编辑:翁婷皓(本文来源:《论文资料库》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