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课一等奖《正负数》教案.docx
9页XX 区“生动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大赛《正负数》教学设计XX 小学XX教学过程目录一、课前热身,游戏引入....................................................................................................... 41、唱反调........................................................................................................................... 42、富翁和负翁................................................................................................................... 4二、 借助实例,探究新知..................................................................................................... 4第一部分:感受相反意义的量......................................................................................... 4第二部分:“0”的新认识............................................................................................... 5第三部分:分类整理,揭示意义..................................................................................... 6三、 课堂游戏,巩固读写..................................................................................................... 6分组对抗,读找负数....................................................................................................... 6四、 链接生活,解释应用..................................................................................................... 7寻找生活中的负数,说说意义....................................................................................... 6五、 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7完成课后习题................................................................................................................... 7六、 课堂小结,知识延伸..................................................................................................... 7教师寄语........................................................................................................................... 7自我总结........................................................................................................................... 7七、板书设计:....................................................................................................................... 71 XX 区“生动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大赛【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86~87 页【教材分析】《正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知了自然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
学习见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正负数,知道整数的意义,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负数奠定基础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模型、抽象、符号化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生学情】对于正负数 ,学生的已有认知到底有多少 ?我向四年级学生下发了学情调查问卷,进行了学情调查 :(1)请每一位学生独立各写一个正负数 ,不会的写上一个问号抽调的四四班全部学生都能正确的写出正负数 ,可见正负数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2) 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正负数 ?从回答情况看 ,多数学生提到在试卷 ,电梯 ,温度计中见过 ,少数学生提到存折中见过 ,仅有 9.7% 的学生写不出具体在哪里见过,由此可见 ,学生在生活中对正负数已经有较多的接触25.2% 的学生,学生对负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及关键点就在于让学生抽象并提炼正负数的本质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会正确读、写负数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 ,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渗透集合、数轴、无限的思想 ,并借助哲理名言,引导学生用正负数思考,衡量自己的表现,激起“爱学数学”的欲望。
2 XX 区“生动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大赛【教学重点】感悟正、负数的意义 ,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感悟负数的意义及 0 的内涵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磁贴学具:收集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结合学生学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我创设谜语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欲望认真研读教材,挖掘两条线:一是知识点这条明线,二是隐藏在知识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条暗线在教学正负数的意义时,可以根据温度中的正负数的意义进行知识迁移;而在正负数意义抽象探究中则可以通过“数线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方法与策略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句话这样说:听过了,可能记住;看过了,可能知道;只有做过了,才能真正理解如在教学正负数的意义时,我把大量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历观察、发现、交流、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正负数的意义,并概括。
只有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空间,才能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4、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3 XX 区“生动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大赛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合作探讨问题、交流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彼此欣赏,共同发展在对正负数意义的概括、 0 的再认识时,都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与技能的形成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游戏引入(东 向东 向东走 5 步 上升 上升了 10 米 零上 5 摄氏度 上车 3 人 飞走 5 只小鸟)②复习零上 5℃和零下 5℃的写作,认识正负号①笑笑去年赚了 100 万,机灵狗说她是富翁,淘气去年亏了 100 万,机灵狗说淘气也是负翁,请问两个富翁意思相同吗? ----- 相反②赚 100 万和亏 100 万是意义相反的量,如果赚 100 万用 +100 表示,那么亏 100 万用什么表示呢?③揭题:正负数二、借助实例,探究新知第一部分:感受相反意义的量②师:海平面是指海的平均高度,看作 0 米;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 8844.3.43 米,记作+8844.43 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记作多少?(— 155 米)你是怎样想的?③提问: +8844.43 米表示什么?— 155 米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高出和低于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
3 月份 16900 元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出来的?揭示:省略了正号4 月份 -127 元是什么意思?引导说出盈利和亏损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5 月呢?如果 6 月份 0 元呢?生:不盈利也不亏损4 XX 区“生动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大赛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正数表示高出、盈利、存入、答对等量;习惯用负数数表示低+”和“—”就是表示意义【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中的零上与零下;高出和低于;答对与答错;赢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这些意义相反的词语来解释“ +”、“—”表示的实际意义,感悟在同一数据中“ +”、“—”分别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理解产生正、负数的现实背景,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到正、负数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的过程第二部分:“0”的新认识1、抢答题深入探究b.答错一题是 -10 ,答对一题是 +10(+10 -10)②追问:假如 B 组得分是 20如果你是 c 组同学,你需要连续抢答对几道题才能追上 b组?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 A 组没有抢答得 0 分,知道 0 分是一个平衡点,没有答错也没有答对就是 0 的状态 C 组抢答 3 次答错 3 题 -30 分,B 组抢答 2 次,得分有几种可能?学生在思考中,对 0 的认识更加清晰,全部答对全部答错较容易表达,答对一题,答错一题该如何记分?有的学生 +10 、 -10 ,有的学生用 0,从学生的表达方式中,不难发现, 0 的意义的突破是认识负数的关键。
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借助温度计模型达成共识,答对一题答错一题后又回到 0 的状态,然后和 A 组的5 XX 区“生动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大赛0 分进行比较,进一步体验 0 的含义继续追问,如果要追上 B 组怎么办?学生在思考 -30 到 +20 的过程中,明确了 10 分为一个度量单位, 0 分是基准, -30 分和+20 之间相差 5 个度量单位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唤醒了儿童度量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