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陕西省档案职称考试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x
29页2024年度陕西省档案职称考试通关题库(附带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是指同一地区,特别是同一城区内办公地点在同一个大院内的若干个机关单位共同建立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保存和管理这些机关单位形成的档案并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A. 联合档案室 B. 信息中心 C. 档案寄存中心 D. 档案资料目录中心 试题答案:A 2、1952年11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 A. 档案学院 B. 档案系 C. 档案专修科 D. 档案专修班 试题答案:D 3、(B )是档案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 A、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B、求真务实、维护史实 C、忠于职守、遵守法纪 D、文明管理、优质服务 4、查档是指利用者通过查阅档案()的利用服务方式 A. 构成 B. 成分 C. 来源 D. 内容 试题答案:D 5、《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立档单位应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年即向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A. 10 B. 20 C. 30 试题答案:A 6、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是( C ) A、反映文件来龙去脉和与其它文件的关联信息 B、表达作者意图的信息 C、文件内容信息所依托的载体和所呈现的形式 D、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系统环境信息 7、对文件的成文日期表述错误的是()。
A. 以文件的审核日期为准 B.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C. 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D. 联合行文时,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试题答案:A 8、保持档案的历史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 A. 时间上的联系 B. 内容上的联系 C. 来源上的联系 D. 形式上的联系 试题答案:C 9、为了满足特定的查找利用需要,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揭示档案的内容和成分,提供检寻手段,这就形成了档案的() A. 编目和检索工作 B. 收集工作 C. 整理工作 D. 利用工作 试题答案:A 10、全宗号、目录号、卷号、件号或页号统称为() A. 档号 B. 归档号 C. 分类号 D. 文书处理号 试题答案:A 11、某单位的重要出版物底稿及样书,在该单位应作()保存 A. 档案 B. 资料 C. 图书 D. 文物 试题答案:A 12、档案( C )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A、整理 B、保管 C、收集 D编目与检索 13、讲解词是对展品的讲叙和介绍,编写时要求() A. 口语化 B. 书面语 C. 专业名词 D. 生僻字 试题答案:A 14、根据档案编研成果的不同结构,可分为()等类型. A. 专题性 B. 综合性 C. 系列性 试题答案:A,B,C 974、两个单位合并,一共形成()个全宗。
A. 1 B. 2 C. 3 D. 4 试题答案:C 15、档案文件间具有事由类同性,是指档案文件之间具有() A. 广义的事由联系 B. 狭义的事由联系 C. 相同的时间特征 D. 相同的空间特征 试题答案:A 16、档案学的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版在( B )于1935年撰写的《档案理事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中A、甘乃光 B、滕固 C、张锐 D、何鲁成 17、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资料据为己有,拒绝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 A. 警告处分 B. 记过处分或记大过处分 C. 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试题答案:A 18、在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 A. 司马迁撰《史记》 B. 孔子编订《六经》 C. 司马光主持编修《资治通鉴》 试题答案:B 19、材料的(A )是保证档案编研工作质量的生命线A、真实性 B、典型性 C、新颖性 D、完整性 20、《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D ) A、统筹规划 B、组织协调 C、统一制度 D、监督和指导 21、在我国使用的造纸原料中,草类纤维占总量的() A. 55%---60% B. 20%---30% C. 80%--90% D. 15%---35% 试题答案:A 22、( C )对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作了第一次表述。
A、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B、《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 C、《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 D、《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 23、单位文件归档的重点是() A. 上级机关的文件 B. 本机关的文件 C. 同级机关的文件 D. 下级机关的文件 试题答案:B 24、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以前,应当经( C )级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机构对其档案先行验收合格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市级或省级 25、《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自()起施行 A. 1997(10(16 B. 1998(1(1 C. 1998(3(1 试题答案:B 26、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三个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其中,()是核心 A. 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B.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C. 保持文件之间历史联系 D.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试题答案:D 27、档案汇集的形成原因是() A. 文件联系密切,难以分开 B. 性质相近,档案数量少 C. 机关职能联系密切,文件无法区分 D. 档案不知所属全宗 试题答案:D 28、为随时掌握各种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档案全宗的基本情况,档案馆应按要求向档案行政机关报送()。
A. 全宗名册 B. 全宗单 C. 全宗卡片 D. 总登记簿 试题答案:C 29、正确处理档案保管中预防和治理两方面关系,要求() A. 以治为主 B. 以治为主,防治结合 C. 以治理促预防 D.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试题答案:D 30、统计,是掌握情况,分析和研究档案工作问题的一种()工具 A. 检索 B. 管理 C. 有力 试题答案:C 31、纯蓝墨水的转移固定方式是吸收,属于比较耐久的转移固定方式,那么纯蓝墨水属于() A. 最耐久的字迹 B. 不耐久的字迹 C. 比较耐久的字迹 D. 一般的字迹 试题答案:B 32、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自律和他律两种形式实现,自律指的是自我修养,他律指的是教育与() A. 考核 B. 检查 C. 宣传 D. 监督 试题答案:D 33、档案网站与一般网站相比,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依托各具特色的() A. 利用手段 B. 检索工具 C. 出版物 D. 档案馆藏 试题答案:D 34、从文件的时间和效用角度看,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 A. 精华 B. 组合 C. 归宿 D. 基础 试题答案:C 35、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第(七)项的要求,各单位档案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及时制定或修订本单位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实施,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
A. 档案管理制度 B. 档案保管制度 C. 文件材料归档制度 D. 档案借阅制度 试题答案:C 36、下列属于文件形式特征的有() A. 内容提要 B. 主题词 C. 分类号 D. 档号 试题答案:D 37、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一般以下级的()为条件 A. 请示、报告 B. 报告 C. 函 D. 请示 试题答案:D 38、()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 宋 B. 唐 C. 汉 D. 秦 试题答案:C 39、库房温、湿度的控制()是基础 A. 通风 B. 密闭 C. 增温 D. 吸潮 试题答案:B 40、下列哪项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 ) A、数据的冗余度少、耦合度高 B、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C、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D、可实现数据共享 41、《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D )向社会开放A、10年 B、20年 C、25年 D、30年 42、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年,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A. 10 B. 20 C. 30 试题答案:B 43、下列馆藏哪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 A. 涉及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 B. 科学技术 C. 文化 试题答案:A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A. 国家和个人 B. 国家和社会 C. 社会和个人 试题答案:B 45、(C),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档案馆正式成立 A、1951年3月 B、1954年11月8日 C、1959年6月24日 D、1959年10月8日 46、利用、公布档案,不得违反国家有关()保护的法律规定 A. 专利权 B. 著作权 C. 知识产权 试题答案:C 47、下列比较耐久的字迹是() A. 彩色油墨 B. 纯蓝墨水 C. 复写纸 D. 红墨水 试题答案:A 48、《中国档案分类法》属于档案检索语言中的() A. 分类语言 B. 专题语言 C. 著录语言 D. 主题语言 试题答案:A 49、特色原则是档案基本特性()的概括和反映 A. 证据性 B. 本源性 C. 参考性 D. 内在联系性 试题答案:B 50、《档案著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