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春中文专科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1700783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0.8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11 作业 1答案一、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答: 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 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2 / 11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兴趣的培养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

      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2 )良好情感的培养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3)意志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4)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我们要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

      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祉智力的不足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3 / 11 二、案例分析案例1: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 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答: 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

      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案例2:19 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 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他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答: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4 / 11 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 ,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作业 2答案一、论述题1、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答: 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实质教育派认为教案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形式教育派认为,教案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教案中传授知识只有一种手段,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其实在教案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知识不等于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案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性教师在教案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两者并行才是最好的方法2、论述如何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答: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案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教案规律。

      一方面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最终实现教案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在激发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启发诱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5 / 11 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造民主的教案环境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案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大胆向教师提问质疑等二、案例分析案例1: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案原则?答: 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 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 创造民主的教案环境 民主的教案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案例2:从2001 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 +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请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角度来谈其所做的评价改革答: 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 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作业 3答案一、论述题1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答: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但这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6 / 11 提高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现一种螺旋反复,逐步上升的轨迹,这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所使然第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几次教育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第二、人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常常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用,这会导致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第三、德育过程各因素参与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根据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把握好以下方面问题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立竿见影”,而应循序渐进,坚持“百年树人”,长抓不懈二是思想品德教育要抓反复,反复抓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