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学概认自学摘要.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06777017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法学概论》自学提要中山大学江水亮1. 《法学概论》是自学考试课程之一,它的内容涉及到法学的各个领域,在大学法律专业分为十多门课程,因此自学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它只是“概论”,学习这门课程只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带有普法性质只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是可以学好这门课程,通过自学考试的那末,应该怎样来看书学习呢?首先,要弄清课程结构,把握重点所在法学概论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学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部门法学(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部分)就全书来说,重点部分是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和民法就各个重点来说,在法学基础理论中,应着重掌握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在宪法一章中,应着重掌握宪法基本原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在刑法一章中,应着重掌握犯罪问题;在民法一章中,应着重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等内容当然,把握重点并不是其他部分可以置之不顾其次,要反复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法学概论》这本自学教材,根据自学的特点,对法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论述,以教材为根本进行的自学,就一定能够学好这门课程。

      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一般来说,基本概念大多反映在教材的节、目标题中,阅读教材时,应弄清其含义再次,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分析案例结合案例学习法学,能更好地掌握法学基本知识学习法学概论,主要是分析刑法案例和民法案例,如犯罪构成案例、共同犯罪案例、正当防卫案例、自首案例、违反合同责任案例、遗产继承案例等]导论一、基本概念法学二、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一切剥削阶级法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 《法学概论》的结构体系第一章法律的起源和本质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法律的阶级本质和基本特征一、基本概念1.法律法律与法学的关系:①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理论、学说;②法学以法律为其研究对象,它是在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 二、主要问题法律的阶级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是国家意志,其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 法律的基本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规定权利义务;④对社会具有普遍的效力3. 法律和统治阶级政治的关系。

      第二章剥削阶级法律了解剥削阶级类型法律的本质和特征主要问题:1. 封建制法律的特征2. 资产阶级法律的特征3. 剥削阶段法律的共同特点①都确认和维护私有制;②都确认剥削压迫为合法4. 资产阶级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的进步性和虚伪性第三章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和本质着重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主要问题:1.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特点2. 社会主义法律和共产党政策的关系①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②社会主义法律的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③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第四章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章是法学基础理论重点难点之所在应着重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等内容1. 一、基本概念法律渊源、法律适用、法律关系、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事实2. 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法律规范是行为规则;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主要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可以概括为两大类:①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法律②从属于宪法和法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其含义是:①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不允许任何人有法外特权;③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追究1. 违法的构成要件分析违法的四个构成要件2. 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其种类3.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结构第五章社会主义法制了解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掌握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一、基本概念:1. 社会主义法制二、主要问题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及其相互关系2. 试论有法必依①有法必依是健全法制的中心环节;②不法必依首先要求一切执行法机关必须依法办事,其次要求全体公民遵守法律;③必须克服现实中存在的有法不依的现象3.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第六章宪法着重掌握宪法原理、国家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1. 一、基本概念宪法、成文宪法、国家性质、政权组织、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社会经济权利、控告权2.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是国家的内容;政体指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国家的权力而组织起来的国家政权机关,它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即国家的形式3. 公民和人民的关系公民是个法律概念,以国籍来划分;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包括人民和敌人1. 二、主要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从宪法内容的根本性、效力的最高性、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严肃性三方面说明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律,而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根本标志的工人阶级领导,基础是工农联盟,内容是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相合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3. 我国的国家形式国家形式主要指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国家4. 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5. 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①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③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的有哪些?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主要职权第七章行政法着重掌握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行为一、基本概念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法。

      1. 二、主要问题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渊源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特征是:①主体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②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为成立根据;③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对方当事人;④行政争议通常通过行政程序予以解决2.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形式主要有:制定行政管理法规;决定行政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3. 行政处罚罚则的主要形式第八章刑法着重掌握犯罪问题和刑罚问题一、基本概念刑法、犯罪、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主面、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罚1. 二、主要问题犯罪构成要件:①犯罪客体;②犯罪的客观方面;③犯罪主体;④犯罪的主观方面2. 正当防卫的条件:①防卫目的必须正当;②防卫起因必须是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③防卫必须适时;④防卫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⑤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3. 犯罪和客观方面包括犯罪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危害结果以及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 犯罪主体问题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对其罪行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5. 区分故意犯罪中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6. 共同犯罪问题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7. 我国刑罚的种类1. 三、案例分析运用犯罪构成原理,分析是否构成犯罪?犯何罪?分析这类案件一定要对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遂一分析,只有四个要件都具备了,才构成犯罪2. 分析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的案例根据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三个要件进行分析只有三个要件都具备了,才构成共同犯罪如果属于共同犯罪,还应分清各个共同犯罪人不同的刑事责任3. 分析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的案例此类案例要根据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遂一对照分析,并通过分析认定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4. 分析是否属于自首的案例根据自首成立的条件进行分析第九章民法着重掌握民法原理、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问题1. 一、基本概念民法、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知识产权、公民的行为能力、商标权、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财产所有权、诉讼时效2. 公民和自然人的关系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自然人是相对于法人而言的,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3.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公民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公民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每个公民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1. 二、主要问题法人的概念及其设立的条件2.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有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实施的以设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法行为其有效要件有: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④依法律允许或要求的形式进行3. 财产所有权关系的构成①主体: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财产所有人,义务主体是财产所有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任何其他人;②内容: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其他人所承担的不防害所有人行使上述各种权利的义务;③客体:能供人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4. 债的概念及其特征5. 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6. 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点1. 三、案例分析法人之间发事责任案例根据民法通则关于企业法人应对它们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进行分析2. 遗产继承案例根据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遗产分配原则、代位继承等规定进行分析3. 违反合同责任案例。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违约人通常要承担下列民事责任:①继续履行合同(有必要的话);②支付违约金;③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第十章经济法着重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财政金融法律制度以及经济纠纷的解决1. 一、基本概念经济法、金融法二、主要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 税收的特点和税率的种类3. 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4. 经济纠纷案件的解决途径第十一章婚姻法着重了解结婚,家庭关系,离婚等内容1. 一、基本概念婚姻法、婚姻自由、结婚、事实婚姻、夫妻共同财产二、主要问题结婚的条件2. 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3. 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4. 离婚的程序和条件第十二章刑事诉讼法着重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管辖问题1. 一、基本概念刑事诉讼法、证据、强制措施、立案、侦查、起诉、审判二、主要问题刑事诉讼的管辖问题2. 刑事诉讼的立案及其条件3. 提起公诉的概念及条件第十三章民事诉讼法着重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的管辖和民事诉讼的起诉等内容1. 一、基本概念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中的第三人、诉、反诉、诉讼代理人二、主要问题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 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问题。

      民事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要注意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的有关规定,如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