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国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国际比较论文.docx
6页中国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国际比拟论文导读::中国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国际比拟,经济学论文论文关键词:效劳业,生产效劳业,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投入产出表 我国第二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22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到达50.55%,但在第二产业总产出中,增加值和效劳投入所占比重仅为23.29%和9.24%,明显低于很多兴旺国家、新兴市场及开展中国家的水平〔图1〕而且,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29.44%下降至2022年的23.29%显然,我国生产效劳业在促进第二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嵌入全球产业链高端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我国第二产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面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本钱提高、贸易壁垒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等挑战,借助生产效劳业开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极为迫切基于此,本文将中国、西方七国[①]以及与中国同属于开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巴西、印尼、波兰、匈牙利的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经济学论文,对这些国家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现状进行比拟。
图1 各国第二产业总产出构成资料来源:根据OECD2022年版投入产出表中各国2022年投入产出表和中国202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效劳业的研究多使用投入产出法Park和Chan〔1989〕、Park〔1994〕选取1968年、1975年26个国家以及中国、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1975年和1985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得出制造业与生产效劳业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认为制造业对生产效劳业的依赖小于生产效劳业对制造业的依赖Karaomerligln和Carlsson〔1999〕利用美国1987年和1994年的投入产出表,得出与Park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虽然生产效劳业所需的制造业投入与制造业所需的生产效劳投入都在大幅增加,但制造业对生产效劳业的依赖大于生产效劳业对制造业的依赖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研究对象选取的不同,前者更多地代表的是工业化开展初期和中期的国家,后者主要反映工业化后期的情形Pilat和Wlfl〔2022〕主要考察兴旺国家70年代以来的投入产出表,比拟全面地反映了制造业生产效劳投入的变化趋势Guerrieri和Meliciani〔2022〕利用OECD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投入产出表,分析得出各国金融、通讯和商务效劳〔FCB〕用于中间投入的比重增长很快,制造业部门结构对FCB效劳的中间需求程度有影响。
程大中〔2022、2022〕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效劳业的开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拟顾乃华〔2022〕利用英国投入产出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效劳业的耦合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李江帆、朱胜勇〔2022〕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生产性效劳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上述研究均将生产效劳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并没有根据其效劳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论文范文为了突出生产效劳业开展对一国第二产业成长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尝试弥补这一缺憾,在界定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根底上,分析我国与其他经济体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开展现状的异同,力求为评估生产效劳业的作用提供更为具体的依据二、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涵义与意义生产效劳业是指用于中间需求的效劳业,与用于最终需求的生活效劳业相对应依据效劳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生产效劳业分为第一产业生产效劳业、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效劳业本文借鉴李江帆〔2022〕对工业生产效劳的界定和Momigliano、Siniscalso〔1982〕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生产效劳业的界定,认为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是指生产效劳业中用于满足第二产业中间需求〔中间使用〕的局部,即为第二产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效劳投入的生产效劳业。
生产效劳业的开展存在着一个趋势,即随着工业经济向效劳经济的迈进,第一产业生产效劳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在生产效劳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生产效劳业在生产效劳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这与各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有关兴旺国家较早进入效劳经济时代,第二产业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经济学论文,第三产业开展较为成熟,专业化分工程度较深,第三产业生产效劳需求增长较快,第三产业生产效劳业较早地取代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成为生产效劳业的主体在工业化进程中,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会导致第二产业对生产效劳中间需求的变动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第二产业部门结构更加细化、生产链条进一步延长,每个链条上需要投入的中间产品数量增加原本由第二产业企业内部提供的效劳转向由专业效劳公司提供,第二产业企业对生产效劳的中间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伴随这一趋势,一方面,第二产业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第二产业企业的生产结构更趋合理,产品附加值更高,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三、研究方法与数据〔一〕投入产出分析法及相关指标由于投入产出表是以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为根底编制的,可以从产业和行业层面清晰地反映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情况其反映的平衡关系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中间投入〔实物投入+效劳投入〕+增加值=总产出〔总投入〕。
其中的效劳投入局部即为生产效劳业生产效劳业由三局部构成,用于满足第一产业效劳中间需求的局部为第一产业生产效劳业;用于满足第二产业效劳中间需求的局部为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用于满足第三产业效劳中间需求的局部为第三产业生产效劳业本文采用三个指标衡量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水平、结构及影响:1.各效劳行业占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比重:各效劳行业都兼有生产效劳和生活效劳双重属性,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也是由各效劳行业提供,因此该比重反映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部门结构2.效劳投入率: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中间产品包括实物投入〔如原材料、燃料等〕和效劳投入效劳投入率即各部门效劳投入占其总投入〔总产出〕的比重3. 产业关联系数: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前者反映某一产业最终产品的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开展的推动力;后者反映某一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开展的拉动作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分别为:,其中qij是里昂惕夫逆矩阵(I-A)-1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说明产业i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说明受到国民经济开展的拉动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二〕研究数据本文研究涉及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巴西、匈牙利、波兰共12个经济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04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全世界国家的分类,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属于先进经济体,中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匈牙利、波兰属于新兴市场和开展中国家中国的数据通过202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其他国家数据那么是通过OECD投入产出表数据库中2022年版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为方便起见,本文将OECD按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划分的18个效劳行业合并为14个行业其中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支持辅助性运输活动及旅行社效劳四个行业被合并为交通运输业雇人的私人住户和境外组织机构〞这一项在多数国家的统计中为0经济学论文,因而将其忽略不计四、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水平与结构差异〔一〕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总体开展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开展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整体开展水平较低西方七国生产效劳业占国民总产出的平均比重为24.6%,其中英国最高〔30.7%〕、日本最低〔19.3%〕,中国的相应比重仅为11.6%论文范文西方七国效劳投入占第二产业总产出的平均比重为19.4%,其中美国最高〔21.5%〕、西班牙最低〔14.7%〕,中国的相应比重仅为9.2%。
与西方七国的比拟说明,中国第二产业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水平因为生产效劳业的开展水平较低而相对较低中国第二产业的实物投入相对较大,而效劳投入相对较小,中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3.3%,而西方七国的相应比率平均为34.6%〔最高的美国为39.4%、最低的西班牙为29.8%〕,说明西方七国第二产业表现出效劳投入较多、附加值较高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