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玉林地区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模拟历史试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4页历史模拟试题 31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 、 “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社会经济形态 B.地方行政组织C.专制集权的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13、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景帝和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此记载反映景帝时面临的最突出的政治问题是A.汉朝实行以功封侯制度 B.西汉王侯威胁中央C.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 D.汉窦太后垂帘听政14.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ks5u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建立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15.下图描绘了明代万历年问南京街市风俗场景图中,戏台子在街道正中,周围的店铺酒楼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了演艺场所。
这反映出当时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A.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坊市界限开始消失 D.京剧形成开始流行16.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17.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大力倡导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使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兴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热潮该热潮出现在A.建国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革”十年 D.改革开放新时期18.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资料一: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教会对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阅读圣经即可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19.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
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这里的它是指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20.1561 年,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承担绅士的职责,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这正反映了 A.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被消除 B.新兴资产阶级地位改变成为绅士C.新贵族通过圈地运动地位有所上升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地位变化21.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作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两大文献,其共同点不包括A.都推动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B.都体现了反对压迫,争取自由、民主C.都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22.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 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 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B.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C.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D.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23. 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A B C D38(28 分)权威一词源于拉丁文 auetorits,含有权力、力量和尊严的意思权威的主体既可以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社会集团,也可以是某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古今中外都不乏对传统思想理论权威的挑战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 贽(1527-1602)材料二 “教皇和红衣主教是无可救药的恶棍,上帝和人类的敌人,基督教世界的毁坏者;魔鬼的藏身之处……” “教皇是借着捆绑、践踏、撒谎、杀戮和亵渎等手段才确立了无限权力的。
”“教皇,我活着是你的灾难,我的死期也是你的死期 ”——马丁·路德(1483-1546)材料三 从前戊戌政变后,反动政治与尊孔运动一时并起;袁世凯要做皇帝,同时尊孔祀天也闹的很起劲;现在南京的军民两长又接到曹锟通电募捐修理孔庙,拟各损五千元每逢中国政治反动一次,孔圣人便走运一次,可见反动势力和孔圣人本是一家眷属——陈独秀(1879-1942)材料四 1977 年 4 月, “两个凡是”的方针提出不久,邓小平(1904-1997)还没有恢复工作,即致信党中央,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提出我们要世世代代用完整的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1)李贽挑战孔子权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他的思想是如何体现 “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的?(10 分)(2)马丁·路德为什么会对罗马天主教皇发起猛烈的挑战?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在其宗教改革思想中是如何体现的?(10 分)(3)陈独秀与邓小平对正统思想权威的认识有何不同?请评论陈独秀的观点 (8 分)39、 (22 分)货币与国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二年“初行钱” 。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 (合 20 两) ;铜为下币,单位“半两” 材料二 《宋朝事实》载:“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 , “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 ,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收有散曲《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值)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 ”材料三 (2011 中经评论一段文章的标题)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1、 (20 世纪)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美元重挫英镑2、制度安排为美元扫清障碍3.马歇尔计划为美元国际化加速材料四 (百度百科)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二,秦朝和宋朝,中国货币形式向什么相同方向变化(2 分)?材料中宋朝和元朝纸币流通的作用如何不同?(4 分)用上述史料证史需注意什么?(2 分)(2)材料三中,20 世纪为美元重挫英镑的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6 分)为美元扫清障碍的制度是什么?(2 分)从美元取代英镑的国际地位过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 分)(3)在探究学习中,有同学提出一个议题:欧元的产生和秦朝统一货币有可比性,但也有同学认为不可比。
请结合材料一和四,你认为有无可比性?说出主要理由 (2 分)参考答案:12-23 B B C A A B B A D C A A38.【答案】ks5u(1)背景:①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②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③思想上,程朱理学桎梏人们的思想(或理学教条化,扼杀人性) ④阶级关系上,新兴市民工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注重个体的发展和自由 (答中三点,给 6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表现:①挑战孔子及儒学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②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强调人的正常私欲(或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 ;③ 批判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答中两点,给 4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2)背景:①政治上,罗马天主教实行独裁统治,阻碍社会发展,天主教会的神学解释不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②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思想上,天主才会主张“因行称义” ,而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日益被质疑 ④直接原因:罗马教廷向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骗人的谎言激起了人们的极大反感。
(答中三点,给 6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体现:①主张“因信称义” ,只要虔诚信仰即可得救,赋予了信徒精神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还俗等,促进了宗教的世俗化 (答中两点,给 4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3)陈独秀:主张彻底地打倒正统权威邓小平:认为要完整、准确地去理解正统权威思想——毛泽东思想 (2 分)评论:①以孔子思想为主体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陈独秀不满于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有进步意义②要让民主共和能在中国真正实现,需要革除旧的封建思想权威的影响③认为“每逢中国政治反动一次,孔圣人便走运一次” ,这太绝对化④一概否认孔子或儒家思想,也使有益的传统文化受到打击 (共 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请阅卷老师把握尺度)39.【答案】(1)方向:轻便易携,使用方便 (2 分)作用:宋代交子流通,减轻了民众携带运输钱币的困难,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元朝滥印纸币,造成货币贬值,掠夺了民众财富,引起了农民起义 (4 分)注意:运用文艺作品证史需详细考证其可信性(2 分)(2)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6 分)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 分)启示:抓住有利机遇,提高本国影响力;经济实力决定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 (4 分)(3)有可比:都是统一进程中出现的统一货币,前者是国家统一,后者是欧洲“统一” 不可比:秦币是一国货币,在国内流通,欧元是欧洲各国的“国际货币” ,流通超出欧洲2 分) (选其一作答即可)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