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ocx
7页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刘继红[Summary] 目的 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ey] 门冬胰岛素;初诊妊娠糖尿病;疗效;安全性[] R59 [] A [] 1672-4062(2016)05(a)-0025-02妊娠糖尿病是至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糖耐量降低的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对妊娠的妇女、新生儿均有严重的危害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进行防治,其中应用胰岛素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为探究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共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在(30.5±1.3)岁,体重在55~70 kg,平均体重在(67.2±3.4)kg,孕周在25~38周,平均孕周在(33.8±3.1)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在(31.2±1.1)岁,体重在56~72 kg,平均体重在(66.8±3.2)kg,孕周在(26~39)周,平均孕周在(34.1±2.9)周,以上患者无其他严重疾病,无精神疾病,对该次研究的药物无过敏,知晓该次实验研究的目的,自愿参加该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资料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的意义,组间可以进行比较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人胰岛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117)皮下注射治疗,在3餐前的30 min予以患者皮下注射人胰岛素,3次/d;观察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53001)皮下注射治疗,在3餐前的30 min予以患者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次/d,在治疗期间监控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具体血糖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治疗后母婴的结局,分析应用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1.4 评价标准血糖达标的判定标准为:患者餐前的血糖水平在4.0~6.5 mmHg/L,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不超过8.5 mmHg,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超过6.5%[1]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对该次实验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2 结果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8±2.2)mmHg、(15.1±4.4)mmHg、(11.2±1.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7±2.1)mmHg、(14.8±4.6)mmHg、(11.1±1.2)%,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1±3.3)mmHg、(12.2±1.6)mmHg、(7.7±1.6)%,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5±1.1)mmHg、(9.9±1.3)mmHg、(6.2±1.4)%,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对照组羊水过多的有3例(7.9%),尿路感染的有2例(5.3%),巨大儿有2例(5.3%),胎膜早破的有1例(2.6%),观察组羊水过多的有1例(2.4%),胎膜早破的有1例(2.4),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1,P<0.05)3 讨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母婴的结局,如果不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导致羊水过度、尿管感染、巨大儿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发胎儿死亡,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妊娠糖尿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维持孕产妇在妊娠期的血糖在正常的水平,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的发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常选取胰岛素治疗有关研究发现应用胰岛素治疗可以将孕产妇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门冬胰岛素属于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起效快、吸收好、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与人体生理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水平更接近,因此,应用门冬胰岛素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又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常规人胰岛素(即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在用餐前的30 min注射,作用的时间长,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除此之外,其作用峰值和正常的胰岛素反应峰值不匹配,因此,不能有效的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易导致餐后高血糖的发生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常规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均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但是门冬胰岛素更符合人生理特点,抗原性弱,降糖血管更为显著,治疗效果更佳,且在治疗中具有起效快、代谢快的特点,安全性高,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是临床治疗妊娠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4]在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中需要注意的是门冬胰岛素作用时间短,因此要对血糖值进行正确的预测方便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降低胰岛素日用量的损失[5]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效果优于人胰岛素治疗效果。
结合上述观点,分析认为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对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Reference][1] 尹晓兰,黄昭穗.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3):238-239.[2] 王丽随.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附50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 32(4):104-106.[3] 劳丹华,潘志坚,黄剑娴,等.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6):15-17.[4] 史静,刘慧莉,谢晓敏,等.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2):1195-1197.[5] 林爱芳.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4):64-65.( -全文完-。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