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陕西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x
31页2022年度陕西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 A.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 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试题答案:B 2、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 A. 相互对立 B. 相互排斥 C. 完全同一 D. 和谐相处 试题答案:D 3、以下具有雇佣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 股份制经济 B. 集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个体户 试题答案:C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 A.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爱岗敬业、勤俭节约 B. 爱国守法、维护安定、诚实守信、热心公益、自强不息 C.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实于党、宽厚待人、严于律己 试题答案:C 5、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主义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试题答案:B 6、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试题答案:D 7、关于人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生存权,其他人权均无从谈起 B.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C. 经济文化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人权的实现程度也会受到限制 D. 人权的实现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没有必然关系 试题答案:D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 党的领导 B. 人民民主 C. 无产阶级专政 D. 权力制衡 试题答案:B 9、邓小平发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意见的讲话是() A.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B. 《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 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 《关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决定》 试题答案:C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C. 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因此应该尽量摒弃 D.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试题答案:C 11、始终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
A. 新的社会阶层 B. 农民阶级 C. 知识分子 D. 工人阶级 试题答案:D 12、中国古代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思想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管子 试题答案:A 13、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 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 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 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试题答案:C 14、根据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 A. 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两次、每次不超过60秒的广告 B. 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90秒的广告 C. 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90秒的公益广告,不得插播商业广告 D. 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试题答案:D 15、胡锦涛同志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概括为() A. 四荣四耻 B. 六荣六耻 C. 八荣八耻 D. 十荣十耻 试题答案:C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是()。
A.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B. 过程与目的的关系 C.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D. 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关系 试题答案:D 1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 A.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 D.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试题答案:D 18、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_____范畴的集中体现() A. 美丑 B. 善恶 C. 是非 D. 荣辱 试题答案:D 19、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 A.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C. 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D.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试题答案:B 20、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 A. 走基层 B. 贴近生活 C. 联系群众 D. 改文风 试题答案:C 21、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现代化 C. 和平发展 D. 改革开放 试题答案:A 2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 本质属性 B. 基本条件 C. 重要表现 D. 外在特征 试题答案:A 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民培育的利益观是() A. 个人利益第一 B. 国家利益第一 C. 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D. 必要时,国家利益服从公民个人利益 试题答案:C 24、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 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 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 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试题答案:B 25、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D. 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 试题答案:B 26、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 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 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 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试题答案:A 27、1842年吗,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那个体现以下哪一项,() A.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事件的紧密结合 B.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额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试题答案:D 28、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是:() A. 信息网络传播权 B. 广播权 C. 展览权 D. 放映权 试题答案:A 29、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就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主要思想是()。
A. 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B.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两者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D.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 试题答案:C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B. 工农民主专政 C.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共产党专政 试题答案:C 31、大陆范围外,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 工农联盟 B. 党的领导 C. 热爱祖国 D. 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试题答案:D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改革开放 B. 优化经济结构 C. 提升国民生产总值 D.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试题答案:D 33、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试题答案:D 34、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始终紧紧依靠群众 B. 为人民服务 C. 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试题答案:B 35、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来的是()。
A. 党的十五大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试题答案:B 36、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第一世界是指() A. 美国苏联 B. 美国日本 C. 美国西欧 D. 西欧日本 试题答案:A 37、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A. 工业现代化 B. 农业现代化 C. 国防现代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试题答案:D 3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 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民族差别 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试题答案:B 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社会和谐的官方理论是() A. 精英论 B. 福利国家论 C. 保守自由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试题答案:B 4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A. 国家文化建设的极大发展 B. 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 C. 国家的统一 D. 各民族的团结 试题答案:C 41、“一国两制”的政策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将至少保持()年不变 A. 30年 B. 50年 C. 100年 D. 200年 试题答案:B 42、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