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高三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7987176
  • 上传时间:2022-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3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高三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指数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的是参考答案:C2. 右图给出了红豆生长时间(月)与枝数(枝)的散点图:那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红豆生长时间与枝数的关系用下列哪个函数模型拟合最好?       A.指数函数:    B.对数函数:    C.幂函数:    D.二次函数:参考答案:A略3. 已知向量,, 若// , 则实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4. 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 B. C. D.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得到:,将点代入得到,,.5. 已知函数f(x)=x3+ax2+bx+c,若f(x)在区间(﹣1,0)上单调递减,则a2+b2的取值范围(     )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函数在区间(﹣1,0)上是单调递减,得到导函数小于等于0恒成立即f′(﹣1)≤0且f′(0)≤0代入得到一个不等式组,可以把而a2+b2可视为平面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即可得到最小值.【解答】解:(1)依题意,f′(x)=3x2+2ax+b≤0,在(﹣1,0)上恒成立.只需要即可,也即,而a2+b2可视为平面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2==,∴a2+b2的最小值为.则a2+b2的取值范围.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能力,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关系,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6. 若定义在R上的减函数,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成立.且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则当 时,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参考答案:D7.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A.    B.     C. 和     D. 和参考答案:A略8. 设函数y=f(x)在R上有定义,对于任一给定的正数p,定义函数fp(x)=,则称函数fp(x)为f(x)的“p界函数”若给定函数f(x)=x2﹣2x﹣1,p=2,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fp=f B.fp=f C.fp=f D.fp=f参考答案:B考点: 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 新定义;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 由于函数f(x)=x2﹣2x﹣1,p=2,求出f2(x)=,再对选项一一加以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解答: 解:∵函数f(x)=x2﹣2x﹣1,p=2,∴f2(x)=,∴A.fp=f2(﹣1)=2,f=f(﹣1)=1+2﹣1=2,故A成立;B.fp=f2(﹣2)=2,f=f(﹣2)=4+4﹣1=7,故B不成立;C.f=f(﹣1)=2,fp=f2(﹣1)=2,故C成立;D.f=f(2)=﹣1,fp=f2(2)=﹣1,故D成立.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新定义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分段函数的运用:求函数值,属于中档题.9. 已知全集,集合,,则为(  )A.{1,2,4}      B.{2,3,4}       C.{0,2,4}        D.{0,2,3,4}参考答案:C10. 已知全集{1,2,3,4,5,6},{2,3,5},{4,5},则集合{1,6}=(    )       A.∪                B.∩                 C.∪        D.∩参考答案:C∪={2,3,4,5},所以{1,6}=∪,选择C。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双曲线(a>0,b>0)上一点C,过双曲线中心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记直线AC,BC的斜率分别为k1,k2,当最小时,双曲线离心率为       .参考答案: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A(x1,y1),C(x2,y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得B(﹣x1,﹣y1),从而得到k1k2=?=,再由构造法利用导数性质能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 解:设A(x1,y1),C(x2,y2),由题意知点A,B为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得A,B关于原点对称,∴B(﹣x1,﹣y1),∴k1k2=?=,∵点A,C都在双曲线上,∴﹣=1,﹣=1,两式相减,可得:k1k2=>0,对于=+ln|k1k2|,函数y=+lnx(x>0),由y′=﹣+=0,得x=0(舍)或x=2,x>2时,y′>0,0<x<2时,y′<0,∴当x=2时,函数y=+lnx(x>0)取得最小值,∴当+ln(k1k2)最小时,k1k2==2,∴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涉及到导数、最值、双曲线、离心率等知识点,综合性强,解题时要注意构造法的合理运用.1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3=4,S3=3,则公差d=         .参考答案:3【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S3=3a2=3,解得a2的值,由公差的定义可得.【解答】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S3===3,解得a2=1,故公差d=a3﹣a2=4﹣1=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和公差的定义,属基础题.13. 甲、乙两位同学参加2014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下火车后两人共同提起一个行李包(如图所示). 设他们所用的力分别为, 行李包所受重力为,若,则与的夹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由力的平衡可知,,两边平方,可得,由条件得,故与的夹角的大小为.(或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求)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①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极差、方差、标准差等;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②抛掷两枚硬币,出现“两枚都是正面朝上”、“两枚都是反面朝上”、“恰好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一样大③有10个阄,其中一个代表奖品,10个人按顺序依次抓阄来决定奖品的归属,则摸奖的顺序对中奖率没有影响④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则该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是几何概型参考答案:③④15. 已知函数,若的解集为[0,2],(m>0,n>0),则m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  16. 已知样本9,10,11,x,y的平均数是10,标准差是,则xy=________参考答案:96   略17. 具有性质:的函数,我们称为满足“倒负”交换的函数,下列函数:  ①②③中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                .参考答案:①③当时,,所以①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当时,,所以②不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当时,当时,,,当时,,,所以③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所以满足条件的函数是①③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本题满分12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6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的值域. 参考答案:(1) …3分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3分(2) ………………………2分∵,∴, ……………2分∴.                                       …………………2分另解: …2分∵,∴, ……………………2分∴,即.        …………………………2分 略19. (12分)(2015?上饶三模)已知函数f(x)=(mx+1)(1nx﹣3).(1)若m=1,求曲线y=f(x)在x=1的切线方程;(2)设点A(x1,f(x1)),B(x2,f(x2))满足1nx1?1nx2=31n(x1?x2)﹣8,(x1≠x2),判断是否存在点P(m,0),使得∠APB为直角?说明理由;(3)若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 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 (1)通过m=1,求出取得坐标,切线的斜率,然后求曲线y=f(x)在x=1的切线方程;(2)设点P(m,0),A(x1,f(x1)),B(x2,f(x2))满足lnx1?lnx2=ln(x1?x2)(x1≠x2),化简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推出数量积是否为0,即可判断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APB为直角;(3)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导数大于等于0.构造新函数,通过新函数的值域,求解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答: 解:(1)m=1,函数f(x)=(x+1)(lnx﹣3).∴f(1)=﹣6,切点坐标(1,﹣6),∴f′(x)=(lnx﹣3)+(x+1),∴f′(1)=1,∴切线方程为:y﹣6=x﹣1.∴切线方程为x+y+5=0;(2)依题意得=(x1﹣m,f(x1)),=(x2﹣m,f(x2)),∴=(x1﹣m)(x2﹣m)+f(x1)f(x2)=(x1﹣m)(x2﹣m)+(mx1+1)(lnx1﹣3)(mx2+1)(lnx2﹣3)=x1x2﹣m(x1+x2)+m2+(m2x1x2+m(x1+x2)+1)(lnx1lnx2﹣3(lnx1+lnx2)+9)=x1x2﹣m(x1+x2)+m2+(m2x1x2+m(x1+x2)+1)=(1+m2)(x1x2+1)>0∴不存在实数m,使得∠APB为直角;(3)∵f′(x)=m(lnx﹣3)+(mx+1)=,若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则f′(x)≥0在(0,+∞)上恒成立,有mx(lnx﹣2)+1≥0在(0,+∞)上恒成立,设h(x)=x(lnx﹣2),∴h′(x)=lnx﹣1,∴h(x)在(0,e)是减函数,在(e,+∞)是增函数,∴h(x)≥h(e)=﹣e,∴h(x)值域[﹣e,+∞),即mt+1≥0在t∈[﹣e,+∞)恒成立,∴,解得0<m<.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的应用,切线方程的求法,函数恒成立,考查转化思想的应用.20. 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M,N两点,以极点O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2)记线段MN的中点为P,求的值.参考答案:(1);(2)【分析】(1)利用消去参数即可化为普通直角坐标方程,再根据化为极坐标方程(2)联立和,可得,利用极径的几何意义知,即可求解.【详解】(1)∵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所求方程为,∵,∴,∴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联立和,得,设,,则,由,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普通方程与及坐标方程的互化,利用极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