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条例.docx
2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条例 皖人社发〔2022〕13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导局: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导部核准,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专心组织实施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人才工作抉择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义务教导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创办,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导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观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79号)和我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熟悉,科学谋划,用心组织,确保改革工作顺遂完成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教导厅 2022年5月5日 安徽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促进教导事业科学进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创办,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导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观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79号)精神和要求,在总结试点阅历根基上,在我省全面推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为做好改革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为改革内容,以充分调动宏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人才的合理滚动和优化配置为目的,遵循教导进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起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贯穿、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导供给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根本原那么 (一)坚持以人为本、统一制度、分类管理的原那么; (二)坚持按需设岗、自由择岗、竞聘上岗的原那么; (三)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那么; (四)坚持重师德、重才能、重业绩、重付出的原那么; (五)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分级负责的原那么 三、实施范围 改革实施的范围包括:全省普遍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导学校、工读学校、幼儿园及省、市、县(市、区)教研室、电化教导机构和校外教导机构已核定编制的在编在岗的教师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师可参照本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执行 四、主要内容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进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法,形成以才能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笼罩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贯穿的职称制度。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统一的职称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2.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制定评价标准条件 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根本标准条件,综合考虑我省不同地区教导进展处境,结合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导教学工作实际,在总结试点工作评价标准的根基上,修改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新的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评价标准要充分表达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提防教导教学工作业绩,提防教导教学一线体验,对更加优秀的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乡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导的才能和水平 (三)创新评价机制 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根基的业内评价机制完善评审委员会的组织管理手段,扩大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范围,提防遴选高水平的教导教学专家和阅历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矩,建立评审专家负责制专心总结我省三个试点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阅历,持续探索单位、业内和社会认可的多种评价方式,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价机制 2.加强评聘工作监视机制全面推行竞聘岗位数额、评价(竞聘)资格条件、评聘工作程序、参评人员业绩和评聘结果公开(公示)制度,增加评聘工作的通明度主动采纳社会监视,切实保障宏大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视权 (四)健全评聘工作程序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应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举、专家评审、学校(单位)聘用的根本程序举行各学校(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教师队伍创办实际和教导教学需要等处境制定竞聘方案和岗位竞聘条件,制定岗位竞聘条件应根据我省新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突出本单位的教导教学实际需要。
竞聘方案和竞聘条件须经学校(单位)全体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议论通过后组织实施,并报所属教导主管部门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五)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贯穿 1.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用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导行政部门应实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防止有评审通过人选的处境下展现“有岗不聘”的现象 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表达评聘工作要在核定的岗位布局比例内且有空岗的处境下举行,不举行岗位布局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激励中小学教师向农村和基层薄弱学校滚动,经所在学校(单位)和拟聘学校(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教师可跨校申报、竞聘 3.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布局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比例,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正高级教师布局比例及推举参评人数按国家确定的比例和数额执行 五、实施步骤实时间安置 (一)改革打定阶段(2022年8月-12月)。
1.开展调研工作按照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等级体系和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要求,围绕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水平评价标准和评审手段,开展调研工作,进一步调查摸底,核清各学校人员年龄学历布局比例、岗位聘用空缺等处境,摸清底数,总结阅历,研究问题,提出建议,打好改革根基 2.启动改革工作将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的有关精神向省政府领导汇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导部门联合成立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改革工作方案及系列配套文件,报经省政府同意后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导部 (二)鼓动部署阶段(2022年1月-5月) 1.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国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改革工作各市组织制定概括工作方案,召开会议鼓动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各市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并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导厅备案 2.加大对改革工作的宣传各市要通过新闻媒体、会议座谈、学习议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宏大教师宣传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介绍改革的范围、条件等政策和方法、步骤及概括要求等 (三)改革实施阶段(2022年5月-11月)。
1.确定岗位比例按照国家中小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数量操纵在各市在岗教师总量的0.25‰以内;小学(幼儿园)首次评聘高级教师数额,根据各小学(幼儿园)核准的教师岗位总量确定,100人(含)以下的按1名推举,各市总的评聘数额操纵在全市现有小学(幼儿园)在岗教师总量的1.5%以内,市直、各县(区)概括数额依照省确定的总体比例由各市确定;其他级别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和布局比例按现行规定执行 2.组织人员过渡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原那么上2022年6月底前完成对于改革前已经取得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已取得资格予以留存,按现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及岗位等级举行过渡,待相应岗位展现空缺时,可按规定程序加入竞聘上岗 3.举行个人申报在人员过渡工作完成后,各学校(单位)在已核定的各级别空余岗位数额内,公布拟竞聘岗位数量、竞聘方案和竞聘条件,由教师按照自愿的原那么,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对竞聘人员举行资格审查,拟定加入竞聘人选 4.开展考核推举。
各学校(单位)要成立竞聘委员会,根据制定的竞聘方案和岗位竞聘条件从师德素养、岗位教学工作业绩、教学一线实践体验,采取说课讲课、面试辩论、专家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加入竞聘的教师举行综合考核评价,确保考核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根据考核评价结果,由竞聘委员会根据核准的教师岗位布局比例或现有空岗数额,择优推举拟聘人选加入各级别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并在本单位公示推举人选考核评价要破除论资排辈,坚持重师德、重才能、重业绩、重付出,表达业内认可和岗位需要 5.组织专家评审对已通过学校(单位)竞争推举但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按照规定的程序、手段和评价标准组织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其中,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导厅组织实施,根据国家下达我省正高级教师数额,择优确定正高级教师人选,评审结果实时上报两部备案全省中小学高级教师及以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现行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对已经取得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并通过学校(单位)考核推举,拟聘用到相应岗位的教师人选,不再加入评审,由学校直接聘任到相应岗位 6.单位按规定聘用各学校(单位)根据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的结果,按照我省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并办理相关手续。
(四)总结阶段(2022年12月-2022年1月) 各地在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完成后要对整个工作举行总结,对工作过程中相应政策规定、工作程序的操作问题提出建议和观法,更加要对存在的问题与缺乏提出解决手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上报两部 六、工作要求 中小学职称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工作环节多,务必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一)提高熟悉,加强领导要充分熟悉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改革的繁杂性,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把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纳入到当前深化改革的议事日程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导部门要紧密合作,按照现行职能分工,做好相关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的综合管理,教导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学校要发挥用人主体作用,按照核准的岗位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