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向阳镇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4页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向阳镇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形成均匀的紫色溶液 B. 有紫色沉淀析出C. 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参考答案:D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和KCl,KCl溶解于水呈无色,碘被CCl4从水中萃取出来,碘溶解在CCl4中,而碘的CCl4溶液是紫红色,CCl4的密度又大于水,所以会分层且下层是紫红色答案选D点睛:掌握物质的性质、萃取原理是解答的关键萃取的一般流程和实验操作是:检漏,装萃取剂和被萃取的物质,振荡,静置分层,内外空气相通,分液2. 铜片可以溶于FeCl3溶液中,在这个反应里,铜是A·还原剂 B·氧化剂 C·催化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参考答案:A3. 下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XYZA干冰氧化物纯净物B冰水混合物电解质化合物C淀粉溶液胶体分散系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参考答案:D4. 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的下列方法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Cu+HNO3 (浓) B. Cu+HNO3 (稀)C.CuO+HNO3 D. Cu(OH) 2+HNO3参考答案:A5. 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NO3﹣、SO42﹣ B.K+、Na+、Cl﹣、ClO﹣C.Zn2+、NH4+、NO3﹣、Cl﹣ D.K+、Na+、Ca2+、SO42﹣参考答案:C【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解:A.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B.H+、Cl﹣、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C.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选;D.C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C.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锌比铝活泼B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入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参考答案:D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故C错误;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答案为D7.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C.Na+、 K+、Cl-、 NO3- D.Fe3+、K+、SO42-、Cl-参考答案:C8. 实验室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气,要分离提纯回收其中的MnO2进行的操作为( )A.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过滤、结晶 D.溶解、结晶、干燥参考答案:B解:氯酸钾分解产生了氯化钾和氧气,其中氯化钾可以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能溶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对二氧化锰进行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二氧化锰,所以正确的顺序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故选B.9. 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Fe2(SO4)3溶液 D.AgNO3溶液参考答案:C略10. 在反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中,氧化产物是( )A.K2MnO4 B.MnO2 C.O2 D.KMnO4参考答案:C11. 块状大理石与过量的3 mol·L—1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 ②改用6 mol·L—1盐酸 ③改用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B略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不同的物理性质 B.不带支链的烃,其分子都是直线型的 C.甲烷是烷烃中碳的含量最低的,也是最简单的烃 D.常温时烷烃的同系物,只有四种呈气态参考答案:C略13. NaHCO3 和Na2O2的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只有一种气体产物,排出该气体产物后冷却,容器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中肯定有的是A.Na2O2、Na2CO3 B.Na2CO3、NaHCO3 C.Na2CO3、NaOH D.Na2CO3、Na2O2、NaOH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B.配制溶液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C.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后,再放出上层液体D.萃取时,将酒精和碘化钾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液和萃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引入了NaCl杂质;B.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酒精能与水互溶.【解答】解:A.加入盐酸能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但却引入NaCl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故A错误; B.应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故B正确;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一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错误;D.酒精能与水互溶不分层,故D错误.故选B.15. 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 t1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min-1B.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4mol·L—1 A、0.4 mol·L—1 B和0.2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1分)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 ,其主要作用是 。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试管B的溶液中,目的是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5)做此实验时,往往还向大试管A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6)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量是理论产量的67%,则实际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44g B. 29.5g C.74.8g D.88g参考答案:1)CH3COOH +C2H5OH = CH3COOC2H5+H2O (2分)(2) 饱和Na2CO3溶液;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去酯中混有的醇和酸,利于分层1+3分)(3)倒吸 (1分) (4)分液 (1分) (5)防止暴沸 (1分)(6)B(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的溶液(密度约为)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1)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最之比 参考答案:(1)10% (3分) (2)0.25 (3分) (3)3:2 (3分)18. (6分)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0 mol N2和120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 s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2的浓度为2 mol/L试求:(1)用H2浓度表示的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N2的转化率3)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参考答案:(1) 3 mol/(L·s)(2) 50% (3) 33.3%略19. 在160mL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100mL浓度为0.4mol/L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尚需加入48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使溶液的pH为7试求:(1)白色沉淀的质量(2)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1) 9.32g (2) 0.3mol/L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