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敬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无答案.doc
10页敬业中学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质量检测卷说明:(1)本卷重力加速度的计算g=10m/s22)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3)Ⅰ卷题目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Ⅱ卷题目答在答题纸上Ⅰ卷(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題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B( )A./s 向右B./s 向左C.1m/s 向右D.1m/s 向左3.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D( )A、mg B、2 mg C、mg D、mg4.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A( )A从外界吸热 B对外界做负功C 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D内能增加PxyO·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是D( )A.变小,变大B.变小,变小C.变大,变大D.变大,变小6.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C(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不变,压强变大C.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PQ7.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C( )A.3 B.4 C.5 D.68.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D( )K^S*5U.C#A.18m B.198mC.72m D.54m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9.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A( )A.3m/s B.2m/s C.4m/s D.5m/s 10.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1,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T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与T2之比为 D( ) K^S*5U.C#OA. B. C. D.11.如右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水平向左匀速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C( )θ a b 右左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12.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之比为A( )A. B. C. D.1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C( )K^S*5U.C#O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C.t2~ 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t2~ 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14.a是地球赤道上一栋建筑,b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m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48h,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取地球半径R=m,=)B( )15.如图所示,两根硬杆AB、BC分别用铰链连接于A、B、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B杆对BC杆的作用力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当AB杆计重力而BC杆不计重力时沿BàC方向B.当AB杆不计重力而BC杆计重力时沿BàA方向C.当两杆均要计重力时在∠ABC的范围内D.当两杆均要计重力时在∠ABD的范围内16.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D( )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7.如图所示,O是波源,a、b、c、d是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且Oa=ab=bc=cd=3 m,开始各质点均静止在平衡位置,t=0时刻波源O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是0.1 m,波沿Ox 方向传播,波长是8 m,当O 点振动了一段时间、经过的路程是0.5 m时,有关各质点运动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B( )A.a 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上; B.b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c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 D.d质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18.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AD(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19.如图所示,倾角θ=30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质量为、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至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
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BD(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摩擦力所做的功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20.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地球的张角为,则AD( )ROAα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B.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T0C.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D. 飞船周期为T=第II卷(共94分)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21.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m3和/ m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ol,阿伏伽德罗常数×1023mol-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空气,每分钟潜水员呼吸20次,若潜水员在岸上吸入空气的总质量为,则潜水员一共要呼吸×1022 分钟;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为 。
22.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平台边缘抛出小球A,同时在水平地面上距台面边缘水平距离为s处竖直上抛小球B,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两球能在空中相遇,则小球A的初速度VA应大于 ,A、B两球初速度之比为 23.长为L、粗细均匀的细杆AB质量为m,在距A端L/3的O处用一钉子钉在竖直墙上,细杆可绕钉子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今在细杆上端A施加一水平力F,使细杆偏离竖直方向成q 角,(q<45°)且平衡,如图所示,则水平力F的力矩大小是mgLsinq/6q ,_______________,增大F使偏角变为2q,此时细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则此时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AB24.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0则A球在最低点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为5m2g-m1g= ,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与V0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
25.如图,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在大小不变的拉力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为使拉力做功最小,拉力F与杆的夹角a=600,mg__________,拉力大小F=_______________五.实验题.(共2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括号内 mm 0 4 8 12 乙甲26.(6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实验室中照的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由于照像时的疏忽,没有摆上背景方格板,图中方格是后来用尺子在像片上画的(图中格子的竖直线是实验中重垂线的方向),每小格的边长均为1mm,为了补救这一过失,他用一把米尺、两个三角板对小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如图乙(图中单位:cm)所示,则(1)照片闪光的频率为(1)25(2)1(3)略____________Hz;(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m/s3)在图中画出第三次频闪照相时小球的位置27.(6分)为了探究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