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教案(示范).docx
10页桂林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护理教研组教案作者:授课日期:年月日课程名称《护理技术Ⅰ》授课专业专业班级:护理班课时安排: 90分钟课次:第 11 次课题第五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技术第三节 压疮 () 的预防和护理pressure ulcer教 知识目标1.掌握压疮的概念;学 2.熟悉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3.掌握压疮的分期,比较各期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目 4.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5.了解电动按摩器使用方法标 能力目标1.能够找出压疮易发部位(学生练习互相在身上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参考书或新内容新进展课后记2.掌握手法按摩的护理技术,能够正确独立完成手法按摩操作情感目标1.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和责任心压疮发生的原因、部位、预防措施、临床表现和护理压疮的分期,临床表现和护理,压疮的预防措施问题导向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教材、模型一、 复习旧知识,引言提问导入:5 分钟二、 讲解新课:1. 压疮的概念 , 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10分钟2. 压疮的易发部位( 以自己身体和图片为道具) ;5分钟3. 压疮的分期及护理;15分钟4. 压疮的预防;20分钟5. 角色扮演进行手法按摩的操作演示(在学生身上演示);5 分钟6. 进行手法按摩的操作练习及互相指出压疮易发部位(学生互相在身上练习)。
10 分钟四、课堂讨论,分四组讨论并请每组同学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15 分钟一男性 65 岁病人因长期卧床, 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触之局部有硬结, 并在表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水疱,请问该病人出现了什么并发症?属哪一期?如何进行护理?六、课堂小结,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布置作业,布置预习:预习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5 分钟《临床护理学》夏泉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打破了以往单纯性的理论教学模式,融部分实践教学于理论教学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记忆3.体现了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的紧密结合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 知识新授阶段:(一) 复习原有知识,揭示新课题;(二) 展示学习目标(三) 讲授并指导理解:理解压疮发生的机理以及压疮分期和 护理三、 知识巩固阶段:以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压疮分期以及护理预防技巧四、 小结五、 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第五章病人的清洁护理技术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教学后学生能做到:1.掌握压疮的概念;2.熟悉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3.掌握压疮的分期,比较各期的临床表现和护理;4.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引题:同学们,现在是早上十点钟了,同学们坐了这么久觉得自己的臀部不舒服了吧。
你们只是不舒服, 而有些人也因为坐或睡太久臀部却已经溃烂, 大家请看这个臀部的模型 我们一起复习皮肤解剖结构的知识以及皮肤的作用模型展示 : 臀部压疮模型大家看这是臀部的模型,上面这两个是溃疡,还有两个部位也已经发红有水疱了,医学上把它称为压疮 那什么叫做压疮?压疮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压疮的产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找到答案二、知识新授阶段:板书:压疮 ( pressure ulcer) 的预防和护理压疮图片展示 :板书:一.概念讲授: 压疮——(亦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板书: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1. 原因( 1)物理力( 2)理化因素:( 3)营养不良:讲授:( 1)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通常是 2~3 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得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大便等的浸渍时,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机体营养不良:常见于极度消瘦、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等病人板书:2. 诱因( 1)年龄:( 2)活动能力下降:( 3)感觉能力下降:( 4)单位面积下承受压力过大:讲授:(1)年龄: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强。
2)活动能力下降: 病人卧床时间相对增加, 加之不能随意变换体位, 是局部受压机会增加3)感觉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如脑出血、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病人对皮肤摩擦、疼痛、异物等的敏感度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但无感觉而发生压疮4)单位面积下承受压力过大:如肥胖和水肿病人板书 :三 . 压疮的易发部位1. 仰卧位2. 侧卧位3. 俯卧位4. 坐 位讲授: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病人的卧位不同,压疮好发的卧位不同1. 仰卧位——枕骨隆凸处、肩胛处、肘部、脊椎隆突处、骶尾部、足跟等处2. 侧卧位——耳廓、肩峰部、髋部、大转子、膝部(内外髁) 、内外踝等3. 俯卧位——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4. 坐 位——坐骨结节处板书:四 . 压疮的分期及护理分期( 1)淤血红润期( 2)炎性浸润期( 3 )溃疡期讲授:若局部已发生压疮,则应在全身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对局部创面进行处理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和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1. 分期( 1)淤血红润期1)原因: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出现暂时性循环障碍2)临床表现:受压的局部皮肤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
3)护理: a. 及时除去致病原因, b. 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以及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 c. 采用红外线照射图片展示:( 2)炎性浸润期1)原因: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2)临床表现: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水疱,有痛感3)护理: a. 对未破小水疱要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b. 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 (不必剪去水疱表皮) ,涂以消毒液, 用无菌敷料包扎图片展示:( 3)溃疡期1) 原因: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严重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2)临床表现:轻者—— 感染后,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层, 脓性分泌物增多, 坏死组织呈黑色,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甚至可引起败血症3)护理:局部处理原则——解除压迫,清洁创面,去腐生新,促进愈合①常用生理盐水、 0.02%呋喃西林、 1:5000 高锰酸钾液冲洗;②外敷药物(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选用) ,按外科换药处理; ③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或局部高压氧辅助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图片展示:板书:五 . 压疮的预防1. 评估( 1)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2)易发部位皮肤的变化2. 计划( 1)工作人员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3. 实施(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2) 保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 评价讲授 :1. 评估( 1)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瘫痪、肥胖、水肿等。
2)易发部位皮肤的变化,如有无发红、皮肤损坏等2. 计划( 1)工作人员准备 (2)用物准备 ( 3)环境准备3. 实施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应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状况,认真做到五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并严格细致地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皮肤状况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 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定时翻身:每 2h 翻身一次,必要时 1h 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有条件可使用帮助病人翻身的电动转床2)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翻身后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需要时可垫海绵垫褥、气垫褥、水褥等,有条件的还可以用羊皮垫,它具有抵抗剪力及高度吸收水蒸气的性能,可提供很好的接触面,适宜长期卧床病人使用;对易受压部位,也可用护架抬高被毯,以避免局部受压为缓解压迫;不宜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如橡胶气圈和棉圈3) 注意观察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病人: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要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认真听取病人反映,适当给予调节2) 保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有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局部皮肤可涂凡士林软膏;要经常保持床铺、被服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小儿要勤换尿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