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资料.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8935039
  • 上传时间:2023-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3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资料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资料分析突击方法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之一,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整体难度体现在题量大、时间少上,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是备考资料分析的决胜法宝一、资料分析特点资料分析部分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模块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方能心中有数,心态稳定1.考务考情通过安徽公务员考试近年来的题型分布来了解,资料分析多为文字材料出现,材料所考察的题型为15道题,但是每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型不太稳定,2012年行测资料分析部分的最大特点是:题量为15道,与上年保持一致,难度基本持平,注重对考生材料理解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与2010年相比,资料分析对综合材料的测查比重明显加大,三则材料当中,有两则是综合材料,而2010年的安徽省考中,只有一道综合材料题对考生的要求是:快速理解材料、联系材料上下文列式,熟练运用技巧进行计算。

      预测2013年,资料分析模块应该是保持15道题,考生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做题2.材料部分材料部分的特点,一是文字、图表各种类型材料丰富,且一道题中综合各种形式的材料;二是数据非常多,信息量非常大这就需要考生有效选取有用信息量,提高精准度备考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去改正两个误区:完全不看材料和阅读材料时间过长正确的阅读材料方法要针对每一种材料特点,圈定有效中心信息,不看数据;读题时再回头依据圈定快速寻找定位数据 3.题目部分题目部分的特点,一是计算数值较大,通常都是四位数以上;二是计算方法简单,基本都是加减乘除这就需要考生学会估算方法,节约大量时间二、备考注意事项在备考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历年国考、联考行测真题考生需要练习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真题,重点是08年到12年四年在练习中,大致掌握资料分析模块的材料类别、常见出题方法、题目难度等等2.掌握读题的基本方法由于资料分析模块材料多种多样,所以分门别类地掌握这些材料的特点和最合适的阅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文字型的材料,应该用几秒钟快速阅读,再用几秒钟抓住段落主要关键词;等等3.熟悉一些统计术语和题型真题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统计术语,如:增幅、增长率、百分点、翻番,等等,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

      对真题中常见的题型要认真复习,掌握其基本公式 4.掌握估算技巧如前文所提到的,资料分析往往涉及较大数目的加减乘除运算,所以掌握一些估算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像直除法、差分法等等,对数值的计算效率能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三、考试技巧及方法1.厚积薄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掌握以上这些“利器”之后,考生一定还要勤于练习,认真总结和归纳,查漏补缺资料分析各种方法的运用,也一定是在多加练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在复习时,考生也可结合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掌握资料分析的解题技巧,完美战胜此题型 2.考场技巧 时间上,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把资料分析这部分放到前面来做,做题时间大概是20~25分钟;做题时一定要先易后难,保证拿到16/20以上的正确率就已经能超出大多数人;做题时把答案写在题号前,便于做完一篇涂一篇的卡;等等解题技巧一、资料分析题型讲解,全面复习重点突击 资料分析的资料一共有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合资料四种文字材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文字材料分析题时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具有隐蔽性和陷阱性的特点 表格资料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

      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只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驾驭能力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加以参照,比如直尺或笔杆都可以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使用率特别的高,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题型,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道题目中、对于综合资料,最关键的就是弄懂每个材料本身的含义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二、资料分析的读题技巧 很多考生都做资料分析题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料的内容那么多,怎么看不懂?顾名思义,要想到做好资料分析的题目,必须要快速有效地读懂材料,除了考生本身的阅读理解水平之外,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方法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构组成的,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简单来说,在考试时间并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考生在做题前最好快速浏览一遍材料,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再看题目,进而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等。

      此外,资料分析的如题技巧还有:表格交叉项法和图形要点抽取法三、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 有的考生一遇到资料分析中计算题目就抱怨头晕,毫无头绪其实,查看往年试题时不难发现,资料分析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题目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只有遇到判断正确与否的题目时,才需要做精确计算,否则,只需只计算出满足题目要求的唯一的近似结果即可比如简化技巧,能够将过于繁琐的运算通过提炼找到更为简洁的可以间接反映问题 此外,要说资料分析题目难,其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笔就是题目中经常出现的容易混淆视听的陷阱,干扰了考生正常判断的思维考生需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资料分析备考指导第一,百分数与百分点是文字资料分析题中常出现的表述形式,其中“百分数(百分比)”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下面以三个例题为考生解析: 1.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2.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120 3.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1-20%)=80。

       4.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需要加强计算能力,众所周知,资料分析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复杂、计算麻烦,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其实,考试时只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估算法、直除法等计算技巧,快速得到答案并不是难事 第二,增幅与同比增长一般会运用到图形资料分析题中,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同比增长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考生在对此类题型的复习时,需要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无论是针对资料分析题中的哪种材料,首先要快速找到材料的主旨、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结构等把握字句之间存在的关系含义有效信息,才能够理解材料,做对后面的问题。

       第三,考生易对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这些术语出先混淆的情况,考生在备考时需先了解相关术语的含义,其次学会公式转换,再结合实例进行强化练习 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对其进行区别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考生在了解增量的情况,当遇到减少量概念时,可以公式转换,比如: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问减少量和减少率是多少? 根据公式: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 解析: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考生在这道题还需要注意的是: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