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嘴呱呱诗词解意.pdf
9页大 嘴 呱 呱第一期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 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柳:柳树,落叶乔木 或灌木 ,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3}妆成:装饰,打扮{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 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 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 万” ,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5}绦(tao) :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7}二月: 农历 二月,正是初春时节{8} 似:好像,似乎译文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 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不知道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就是这早春二月 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中心思想这首 咏物诗 写的是 早春二月 的杨柳 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 ,赞美她裁出了春天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③夜来风雨声④,花落知多少注释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④夜来:夜里译文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1],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中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 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中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 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 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
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第二期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注释(1)好雨:指春雨2)乃:就,马上3)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4)潜:暗暗地,静悄悄地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译文好雨仿佛知道季节的变化, 春天来临时就催发植物生长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中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作品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是迟日泥融:这里指的是泥土滋润、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 常双双出没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中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 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 而泥之融、 沙之 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 视觉印象 ,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3.蹊(x ī):小路4.留连:同“ 流连 ” 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 是个 “ 联绵词 ” 舍不得离开5 时时:时常6.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7.娇:可爱的8.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9.啼:某些鸟兽鸣叫译文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花朵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发出和谐动听的啼叫声中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第三期滁[ch ú ] 州西涧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⑤深树⑥鸣春潮⑦带雨晚来急,野渡⑧无人舟自横⑨注释滁( chú )州:今安徽滁州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 城西水库)怜:怜爱黄鹂:黄莺深树:树荫深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野外的渡译文独爱涧水边幽静的芳草;岸边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婉转悠扬傍晚一场春雨, 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渡河人何在?只有小舟独自漂荡在河边中表现了作者希望在急剧变化的社会潮流中寻找一点自由和宁静早春呈 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⑧韩愈【唐】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④一年春好处⑤,绝胜⑥烟柳满皇都⑦注释①呈:恭敬地送给②天街:京城的街道③润如酥( sū ):滋润如酥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④最是:正是⑤处:时⑥绝胜:远远胜过⑦皇都:洛阳城(唐朝东都),神都⑧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 (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译文京城的街道上,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如酥远远地看去,仿佛有一点儿小草的绿意,可走近才发现没有什么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远胜过杨柳堆烟的暮春中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 “ 小雨 ” 和“ 草色 ”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 óu h 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 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 》是惠崇所作画名 钱钟书 《宋诗选注》中为“ 晓景 ” 诸多注本,有用“ 晓景 ” 、有用 “ 晚景 ” ,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 晚景 ”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 的写照(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 鲀” ,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5)上:指逆江而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中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被看作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第四期限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注释⑴ 村居:住在农村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⑶ 醉:迷醉,陶醉⑷ 散学:放学⑸ 纸鸢:鸢: 老鹰 纸鸢:风筝译文农历二月, 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 草木间 蒸发的水气, 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中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 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 乐春图 ”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 的喜悦和 赞美 和对孩子们的喜爱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 j ī ch 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屐齿 —— 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 —— 轻轻敲门柴扉 —— 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鞋子(j ī)踩坏他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中《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 ,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 安逸、 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平地4.子规:杜鹃鸟5.如:好像6.才:刚刚7.了:结束8.蚕桑:种桑养蚕9.插田:插秧10.闲人:无事干的人译文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碧绿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 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中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第五期渔歌子唐张志和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桃花 流 水 鳜 鱼 肥青 箬 笠 , 绿 蓑 衣 ,斜风 细 雨 不 须 归 。
注释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2.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3. 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5. 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又称斗笠箬是一种竹子6. 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7: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十分可口8.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字面解释为回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娇艳的桃花随着流水漂去,水中嬉戏的鳜鱼又大又肥江岸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坐在船上沐浴着斜风细雨他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境之中,乐而忘归中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春日朱熹『宋』朱熹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④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 注释①胜日:天气 晴朗 的日子②寻芳:「芳」花草春游踏青的意思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④等闲:随便,到处都可以⑤东风:春风译文在一个春光 明媚 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中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