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重点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64页第 1 单元 直流电路模块 1 安全用电任务一 安全操作用电及电气灭火常识一、填空题1.漏电 短路 负载过热2.马上断开本组电源 排除故障后 指导老师3.关闭二、选择题1.C 2. B 3.B 4.A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四、简答题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1) 着火后电气设备可能还带电,处理过程中若不注意可能会引起触电2)有的电气设备工作时含有大量的油,不注意可能会发生喷油或爆炸,造成更大事故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缆等冒烟起火,要尽快切断电源,(2)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二氟二溴甲烷不导电灭火介质或干粉灭火器忌用泡沫和水进行灭火3)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要留心地上的电线,以防触电4)火过大无法扑灭时,应及时拨打 119 任务二 触电及触电急救技术一、填空题1.42 V、36 V、24 V、12 V、6 V2.83. 3~5cm,804.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二、选择题1.C 2.B 3.C 4.A三、判断题1. √ 2.× 3.√ 4.× 5.× 6.× 7. × 8.√ 9.× 10.×四、简答题1. (1)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为两眼插头;(2)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3)严禁私设电网(4)不要乱拉乱接电线;(5)发现断落电力线,不要靠近,不能捡;(6)下雨天不可躲在树下。
2.(a) 不能直接拉触电者,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b)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c) 施行急救(d) 尽快送医院,途中也应继续急救模块 2 电路基础知识任务一 认识电路一、填空题1.电流流通的路径2.电源 负载 导线 开关3.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把电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负载4.各种用电设备 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5.连接电源与负载6.接通和断开电路7.直流电路 交流电路 内电路 外电路8.电源内部的电路 从电源一端由导线经过开关,负载回到电源另一端的电路二、画图题VA(1) (2) (3)(4) (5) (6)三、简答题1.电位器 电容器 铁芯线圈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 交叉连接导线2. 答:(1)手电筒由灯泡、开关、导线及电源(电池)四部分组成电源(电池)为灯泡提供电能灯泡是负载,它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导线连接电池与灯泡,使手电筒内部电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输送和分配电能。
开关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手电筒电路图ESL (2)任务二 学习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一、填空题1.电荷的定向移动2.正电荷3.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 安培 A4.直流电流 交流电流 大小 方向 直流 交变电流 交流5.电路中某点电流强弱的6.电流表 万用表7.安培表 毫安表 微安表8.50 5×1049.电压 伏特 V10.电压 11.零 零电位点 正电位 负电位12.电位差13.电动势14.电阻 R 15.客观存在的 无关16.变动值 原阻值 α 1/℃17.具有一定阻值的实体元件 固定电阻器 可变电阻器18.电位器 一定范围内变化19.标称阻值 允许偏差 额定功率 最高工作电压 稳定性 温度特性 标称阻值 允许偏差 额定功率20.在电阻器上标注不同颜色的圆环来表示阻值和误差的方法21.接近应用电路中计算值的一个标称值 标准系列的电阻器22.电导 G 23.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超导体二、选择题1. C 2. C 3. B 4. A 5. B三、判断题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四、简答题1.答:带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力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若电场力使电荷沿电场的方向产生了位移,电场力就对电荷做了功,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就是电压。
如果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作为参考点,那么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也就是说某点的电位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所做的功区别与联系: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之差,而电位的大小取决于所选定的参考点2.答: 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1)电动势与电压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电动势表示非电场力(电源力)做功的大小,而电压则表示电场力做功的大小2)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不同电动势的方向是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高的方向,而电压则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位降低的方向3)电动势仅存在于电源的内部,而电压不仅存在于电源两端,而且存在于外电路当中电动势与电压的联系: 电源两端的电位差就是电源的端电压,它们的绝对值相等3.答:(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转;(3)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否则会损坏电流表;(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4.答:(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2)“+”接线柱接被测元器件的高电位端,“-”接线柱接被测元器件的低电位端若接线错误,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向反方向偏转,易使指针打弯,甚至损坏电压表;(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值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电压表可以直接并联在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的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5.答: 线绕电阻器:用康铜或镍铬合金电阻丝在陶瓷骨架上绕制而成这种电阻器工作性能稳定,耐热性能好,误差范围小,适用于大功率的场合金属膜电阻器:通过刻槽和改变金属膜厚度可以控制金属膜电阻器的阻值这种电阻器和碳膜电阻器相比,体积小、噪声低、稳定性好,但成本较高碳膜电阻器:通过改变碳膜厚度或用刻槽的方法改变碳膜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其功率小、价格便宜,常用于电子产品电路上电阻体导体滑动片转轴引出极A C B实心电阻器:在电阻器外表上用色环表示其阻值这种电阻器成本低,阻值范围宽,但性能差,很少采用6.答:电位器有 A、B、C 三个引出极在 A、B 极之间连接着一段电阻体,该段电阻体的阻值为 RAB,RAB 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该阻值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C 极连接一个导体滑动片,该滑动片与电阻体接触,A 极与 C 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为 RAC,B 极与 C 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为 RBC,RAC+RBC=RAB当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滑动片往 B 极滑动,RBC 减小,RAC 增大;当转轴顺时针旋转时,导体滑动片往 A 极滑动,RBC 增大,RAC 减小,当滑动片移到 A 极时,RAC = 0 Ω,而 RBC=RAB。
7.答:(1)对于标注了功率的电阻器,可根据标注的功率值来识别功率大小2)对于没有标注功率的电阻器,可根据长度和直径来判别其功率大小3)根据电阻器上的功率标志8.答:AAA型号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5V,根据电池的质量不同,各种品牌的AAA型号电池的实际电压大约在1.45~1.55V之间9.答:方法一:在温度约为摄氏 20 ℃ 的环境中测量其阻值R,横截面接S及长度l根据可测得其电阻率,通过查表(课本表 1-2)即可得知其材质 方法二:在一定温度(t1)下测得其阻值(R1),将其温度升高或降低一些(降至t2),再次测得其阻值(R2),根据测得其温度系数,通过查表(课本表 1-4)即可得知其材质五、计算题1. 解:由题可知:S= 4 mm2、t=3600s、Q=900C电流A电流密度A/mm22. 解:由题可知:I=18A、J=6 A/mm2,根据电流密度公式可得:因为 ,所以,3.解:(1)以o点为参考点,则(2)以b点为参考点,则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4.解:由题可知S=0.21 mm2=0.21×10-6m2、R=3Ω,锰铜的电阻率为ρ锰铜=Ω·m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因此大约需要1.43米锰铜丝5.解:由题可知α铜=0.004、t1=20°C、R1=0.64 Ω、R2=0.72 Ω。
根据温度系数可得6. 510Ω ±10% 3.3kΩ ±5%银色棕色黑色橙色棕色金色黄色黑色黑色红色2MΩ±5% 1.3kΩ±10%7. 任务三 学习欧姆定律一、填空题1.正比 反比 2.线性电阻 线性电路3.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4.正比 反比 全电路欧姆定律5.大负载 小负载6.1 1 0 二、选择题1.(1)C (2)C 2. A 3. A 4. C三、判断题1. × 2. √ 3. ×四、简答题I/A0.004U/VO24680.0020.0060.008答:下图仅供参考五、计算题1.解:(1)由题可知,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为I<50mA的电流,而人体最小电阻为R=800Ω,因此依据本题所给条件通过计算可得人体的安全工作电压为小于使人引起呼吸器官麻痹的电压,即U人体承受<<实际工作生活中人体的安全工作电压为36V(2)当人身体接触U′=220V电压时流过人体的电流I′为因此此时会发生危险3)当身体接触U″=1.5V电压时流过人体的电流I″为因此,此时人体处于安全正常状态。
2.解:(1)(2)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可得端电压(3)负载上的电压降等于电源的端电压U(4)电源内阻 r 上的电压降3.解:当开关扳至位置2时电压表所测为电源电动势,即E=6.6V当开关S扳至位置1时电流表所测为全电路中电流,即I=3A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可得:任务四 学习电功与电功率一、填空题1.电源力 电场力2.电流所做的功 电功 W3.电流的热效应4.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瓦特 W5.60 60 1 6.0.1 100 7.1210 0.18 8.电源内阻 负载9.负载的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二、选择题1. B 2. A 3. B 4. B 5. A 6. B三、判断题1. × 2. × 3. √ 4. × 5. × 6. × 7. ×四、思考题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