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课堂管理讲解.ppt
27页第九章 课堂管理赵玉芳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实践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课堂管理加强纪律 课堂管理包括: 课堂时间管理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一、课堂时间管理 (一)学生学习时间的层次分析 1 学习时间的分类:分配时间、教学时间、专注时间和学业学习时间 2 划分学习时间的意义一、课堂时间管理(二)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策略1 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的减少时间损耗2 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3 保持适度信息量,提高知识的有效性4 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加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他常被比作“组织人格” 正像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人格一样,每个课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氛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 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二)优化课堂气氛的策略 1 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以优化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 2 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3 注重情感投资 4 及时挽救不良的教学气氛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1 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 2 与学生平等相处 3 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4 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 5 加强师生互动三、恰当处理课堂行为 (一)常见的课堂行为 1.随意讲话 2.离座 3.制造噪音:言语的或身体的 4.玩弄物品 5.扔东西 6.攀爬 如何预防课堂管理行为的出现? 如果出现,教师如何进行当场干预? 对一些少数课堂行为不良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 1.老师是否采用了一些预防措施,有哪些?用的是否合适? 2.教师如何处理的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采用什么干预策略? (二)预防 1.注意教学的组织性 学生不能胜任课堂学习任务,或对任务不感兴趣,就会发生课堂不良行为 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适时调整难易程度 2.增加参与 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加强监督 受监督的学生损失5%的时间,不受监督的损失15%; 3.保持动量 指避免打断或者放慢,即保持课堂的紧凑 4.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保持教学意义的连续性,内容和活动的连续性,自然的连续,避免生硬的过渡或者是没有联系的变换 5.管理转换 从一个教学活动转到另一个教学活动 (1)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 (2)学生明确转换之后干什么 (3)所有的学生同时转换 6.整体关注 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课堂 全体责任:在提问和回答期间,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负起责任 团体警觉:在演讲和讨论期间,教师用来鼓励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方法 7.明察秋毫 教师注意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 8.一心多用 同时跟踪和监督几个活动 9.避免涟漪效应 一个学生违反规则,其他学生模仿和参加 避免涟漪效应 (1)指出学生的错误 (2)告诉学生怎样做是正确的 (3)要学生立即停止不当行为,并告诉他停止的理由 (4)让学生产生心理畏惧感 (5)批评学生对事不对人,避免侮辱其人格 (6)教师避免愤怒情绪 (三)干预 原则:最小干预 促进学生发展 方法 1.线索提示 (1)非语言线索:目光、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 (2)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 (3)表扬其他学生 (4)言语提示 (5)反复提示 (6)使用幽默 2.应用后果 (1)规则忽略表扬和规则强化惩罚 规则忽略表扬适用于低年级儿童 规则强化惩罚适用于高年级儿童 (2)行为代价 把不良行为与减少以前得到的奖励联系起来,以减少不良行为 要事先说明违反规则的代价 (四)矫正 针对5%的学生 1.行为的原因 (1)教师的注意 处理方法:表扬正确行为的学生,忽略不良行为的学生 (2)同学的注意 处理方法:惩罚或者集体绩效 (3)避免不愉快的状态和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难度适当;给予关注;吸引参与课堂 2.行为矫正的原则 行为矫正:系统的应用先前事件和后果来改变和调节行为 (1)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 (2)设立基点行为 (3)选择强化物和强化的标准 (4)选择惩罚及其标准 (5)观察行为并与基点比较 (6)减少强化频率 写下处理的方法并记录、分析自己的处理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