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志护理结合循证护理理念的价值.docx
2页情志护理结合循证护理理念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情志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所在医院外科2018年2月―12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条件的68例就诊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情志护理结合循证护理模式,34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4例),对比2组患者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全管理、无菌操作、护理指导、并发症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躯体、社会层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88%vs23.53%),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情志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可优化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诊疗效率及生活质量,降低诊疗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外科护理;循证护理理念;外科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所在医院外科2018年2月―12月68例就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条件,满足疾病相关诊疗标准及临床操作指征[1,2],患者本人无意识及沟通障碍,能够配合诊疗工作,家属对临床治疗知情同意。
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8.35±3.89)岁对照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8.23±3.81)岁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2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无精神类严重疾病者,包括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老年痴呆等;2)意识清晰且能够配合诊疗工作者;3)纳入治疗依从性较高者;4)中途未停止治疗者排除标准:1)无法定监护人者;2)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或存在明显沟通障碍者;3)合并严重全身感染及其他明显诊疗风险者;4)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4)无法配合临床诊疗工作的者;5)合并内外科其他严重疾病或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患者需要,为其提供基础护理,满足患者基本就诊需要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理念,具体方法如下:1)循证医学证据:收集患者资料,对其病情进行明确,结合文献及权威资料相关报道内容,咨询临床专家,提出循证护理医学证据,为患者量身定做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分析发现:①外科就诊患者疼痛明显,忽视护理干预,身体恢复时间延长;②外科护理轻情志,执行效率低下;③就诊患者生活质量普遍不高;④忽视护理管理,可增加并发症风险2)情志护理结合循证护理方法:①针对疼痛感较强的患者,结合患者主诉,对疼痛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详细观察患者情况,检查皮肤、肢体,如发现明显肿胀,或皮温较高,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并划定疼痛等级,适当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调节紧张焦虑情绪,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药物,注意做好用药监控,降低用药风险②提高护理质量,结合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沟通,引导患者倾诉、宣泄,使护理程序化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适当修订规范护理流程,要求所有成员严格执行,提高护理执行效率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对其各个层面问题进行关注,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使患者在治疗中情感可以得到充分满足,构建良好环境,改善生活质量④为降低并发症,需要对患者开展持续监控,结合病情变化,辩证的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出现原因,耐心的讲解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更好的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外科操作对患者的影响1.4观察指标1)综合情况:对比2组疼痛缓解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判定,取分1~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3]。
2)护理质量:对比安全管理、无菌操作、护理指导、并发症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每项取分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3)生活质量:对比2组生理、心理、躯体、社会四个层面生活质量评分,每项20题,按照0~5分标准答题,取分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4]4)并发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做好记录1.5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