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工作会典型材料与民政机关妇联工作交流材料汇编.doc
13页民政工作会典型材料与民政机关妇联工作交流材料汇编民政工作会典型材料民政工作是政府扶贫救困、关爱弱势群体的服务窗口,是政府的送温暖工程而 我们的民政工作者,就是政府送温暖的使者,如何把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弱势群体的 关爱之心体现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之中,这是我们每一个民政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就是我们百姓对我们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我作 为仁和镇民政工作的负责人,今天以仁和镇20**年民政工作为切入点,向各位领导汇 报一下我们如何立足本职,用仁爱之心、服务之手、创新之举全心全意服务好仁和百 姓,让民政对象从灾难中看到希望、饥寒中感受温暖、病痛中得到安慰,让政府的温 暖和阳光洒进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心中一、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20**年我们着力开展充满“爱心、善心、孝心” 的民政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一) 充满爱心的服务好民政对象爱心是民政工作的灵魂,服务是民政工作的 宗旨,民政部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 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是民政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亲民、为民、利民”的服务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 热点、难点问题,多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不断提高民政工作者的 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 充满善心的引导好慈善事业我们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带头 弘扬慈善精神,投身慈善义举,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了政府主导, 社会广泛参与的慈善事业新格局三) 充满孝心的倡导好尊老风尚全镇民政工作者常怀尊老敬老之心,继承中 华民族敬老传统,关爱老年群体,建立互尊、互爱、互助、共荣的和谐关系,加强自 身修养,培养团队精神,建设和谐民政工作团队二、 严标准高效率,创新服务机制(一)一张联系卡,拉近干群距离建立镇村联动机制,走访联系制度化镇民政工作人员与民政对象结成对子,建立民政联系卡, 卡片上详细记录办公,都说“有困难,找民警”,有了这张联系卡,仁和的民政 对象们早已习惯了 “有困难,找民政” o除此之外,我们对于镇域内的202户低保家 庭和113名优抚对象保证做到每季度走访摸底一次,以便及时了解弱势群体的困难, 主动提供服务一张小小的联系卡承载了仁和镇民政工作人员对群众的高度责任感和 浓浓的亲情,同时也满载着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民政联系卡将民政工作者和群众 紧紧联系在一起二) 两个承诺,将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应保尽保承诺20**年3月,我们按照 低保政策及年度审核标准,依据家庭及村委会提供的收入证明,对全镇202户低保家 庭逐户逐人进行了严格审核,并将家庭信息录入微机,严格地执行了动态管理,做到 应保尽保,应撤尽撤。
20**年7月,因部分村占地拆迁,我们及时对28户低保家庭进 行了撤保,保证扶助资金真正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确保了公平、公正目前全镇 有低保家庭187户,403人,共发放区、镇两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00. 34万元,解决 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为拆迁村的超转人员发放超转生活费831.81万元,报销医疗 费223. 48万元,使超转人员的家庭生活和看病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此外,仁和镇今 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扶持力度,尽全力争取救助资金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的大学生进 行助学救助,镇财政出资7. 5万元对25名学生进行了救助,并为8名低保家庭的大学 生争取到区财政的补助,为7名低保边缘家庭的大学生争取到区慈善协会的助学补贴, 帮助贫困学子圆梦二是“三个即时”承诺为解决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因意外 事件而造成的家庭贫困的问题,仁和镇的民政工作者制定了 “有困难即时申请,即时 审批,即时救助”的三即时原则,保证做到申请一一调查一一救助三点一线,减少一 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紧急情况一律采取现场办公,需要向领导请示的,保证灾害当 天与领导进行汇报,急群众之所急,一切工作围绕“三即时”的原则展开截至目前, 我们共处理火灾、雨水毁坏民宅等即时救助个案8起,镇政府共筹资32万元,对125 户困难家庭进行了临时救助。
三) 创造性地开展双拥工作20**年8月,镇政府领导对镇域内的驻军部队进 行了走访慰问,奥运期间来到奥运安保一线,看望慰问执行安保任务的全体官兵,为 部队官兵送去5.5万元的慰问品,为武警十支队赠送了 4台电脑除此之外,镇党委、 政府在重大节日期间对军烈属和驻军部队进行走访慰问,共投入16.2万元除了做好 物质慰问,我们还别出心裁地在丰富两地军民文化生活上下功夫,与武警十支队联片 共建“和谐杯”乒乓球友谊赛活动,密切了军民关系三、树立全局观念,注重服务 实效(一)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做好集中供养和殡葬改革工作仁和镇地处城乡结 合部,为节约现有土地资源,我镇借助区社区服务总中心的地理优势,按照资源共享 的原则,将24名五保老人和孤儿送到社区服务总中心进行集中供养,进一步提高五保 人员的生活水平目前,已从20**年人均25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100元,使五保人员 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土地资源本着腾出土地供发展,避免 “亡人与活人争土地”的原则,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引导和资金激 励双管齐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从20**年至今,火化率实现100%,寄存在潮白陵园 的亡人骨灰550盒,镇村两级共投入寄存费55万元。
二) 以奥运大局为出发点,做好宗教界的安全稳定工作为了创造良好的奥运 环境,确保奥运期间安全稳定,从去年初开始,我镇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宗教管 理网络作用,镇长与23个村书记签订宗教工作管理责任书,并列入综治工作年终检查; 镇民政科联合了派出所、综治办及各村宗教负责人对网点进行了不间断的安全排查, 去年7月份各村还实行了村民自治下的封闭管理,实行出入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人数、 规模,做到奥运期间暂停聚会;并建立与出租房屋户、聚会网点负责人周见面制度, 随时掌握动态,确保了平安奥运目标的实现三) 爱心捐赠,温暖万家20**年共开展三次募捐活动,在2月南方冰雪灾害、 5月四川地震及前不久开展的捐赠月活动中,共募捐衣被3. 25万件,捐款247万元,并 全部上缴区捐赠中心,募捐总人数累计3. 5万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心公 益的热潮四) 以老有所养为落脚点,做好老龄工作一是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点20**年 8月,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在临河、河南村各投入10万元,建起了两个居家 养老服务点,并配置了图书、电脑、空调、电视、健身器等娱乐器材二是做好特殊 老人、高龄老人养老服务20**年10月,对全镇的180名特殊老人及70名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了申请登记,发放政府养老津贴8. 4万元。
三是及时办理《老年优待 证、优待卡》20**年共为956名老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为全镇2603名65周岁 以上的老年人集中办理了《老年优待卡》,并已发放到老人手中回顾20**年的工作,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奥运盛事的骄傲,也更深刻领会到了民政工作的繁重艰辛的付出 让我们的民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但新形势下的人民需要,更让我们感觉到民政工作 的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民政局的有力指导下, 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开拓创新,为构建首善之区、 和谐顺义而不懈努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倍受社会关注、幸福百姓热切期盼的幸福工业区周边居民区整体搬迁安置工程,于20**年3月10日被正式确定为全市重点 工程,并交由材区牵头组织实施这是继青年南路、通世南路“两路工程”之后,我 区承接的又一项市级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共涉及原幸福十村到十六村7个居民区, 需要异地建设120万平方米的“龙海家园”安置小区,搬迁居民4171户,13635人 无论从工作总量上看,还是单从工程量上讲,在我区旧村改造史上都尚属首次上对 两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和重托,下对幸福百姓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我们指挥部深知 自己承担的职责有多大,肩负的任务有多重,虽没立下什么军令状,也没有多少豪言 壮语,但从指挥部成立第一天起,13名工作人员就很快融入到一起,按照各自分工, 立刻转换工作角色,迅速启动各项工作程序。
按照孙永春书记“开工没有回头箭,只 有'必须',没有'但是,张江汀市长“加快推进,压茬进行”和刘延林书记“以 搬迁群众满意作为最终检验标准”的指示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团结协作、攻 坚克难陆续完成了烟台龙海置业公司注册、搬迁区域调查摸底、安置区域总体规划 设计和一、二期工程的拆迁腾地、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招标等工作32 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完成了桩基、边坡支护及构造底板等工序,二期工程已经开工, 正在进行桩基施工整个工程按期推进,保质保量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很多 感受和体会,下面,借本次研讨班的机会,向在座的各位作几点汇报交流一、要让民心工程真正顺民心,就得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着想指挥部刚成立,我 们就提出要认真学习“两路”精神,踏踏实实践行“党委、政府和百姓心连心,携手 共建龙海家园”、“龙海家园让幸福人民更幸福”的口号,把“让群众满意”作为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在总体规划方案设计、户 型设计、各类施工单位的选择、搬迁安置方案拟定等诸多方面,都坚持让老百姓说话, 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未来的家安在哪?那里的环境怎么样?是每户搬迁居 民首先疑虑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化工总厂、合成革厂、 氯碱厂、煤气公司等20多户工业企业陆续在幸福西片落户由于污染严重,居民守着 大海不能洗海澡,有窗户不敢开,晴天一身尘土,雨天半身黑泥,梦想着早一天搬迁 出去实际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更是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多年前就有规划, 近几年也都有动议,去年终于确定正式启动搬迁安置工程,并把原来的出口贸易加工 区预留地作为安置地这里毗邻北部沿海,东起环海路,西至幸福路,环境优雅、空 气清新,上学、就医、出行都很便利,是许多开发商紧盯的黄金宝地黄金宝地成为 自己未来的家,老百姓吃下了 “定心丸” o未来的家什么样子?选择什么样的施工队 伍?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这些更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规划建设中,我们十分注 重大社区理念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总体上划分成四个社区,髙标准配置了社区居委会、 医疗服务、物业管理、警务室等社区服务用房,合理布局了幼儿园、小学、中学、银 行、商业步行街、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旋小区的绿地率达到了 43%,安置房不再是 传统的“毛胚房”,而是搬进去就能正常生活和起居的“成品房”,这些在全市已建 成小区中都不多见由于居民户的家庭成员构成、居住习惯各不相同,实际要求不一 而足。
因此,在户型设计中,我们充分尊重民意,一是做到户型种类尽可能多,设计 了从7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面积不等的20余种户型;二是做到小户型比例尽可能多, 在8000多套房屋中,90平方米以下面积的戶型占到了 75%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召 开了专题介绍会,7个搬迁村各选派10余名代表参加,规划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 多媒体展示、现场讲解等方式,详细介绍方案和设计理念会后,又向7个搬迁村各 发放了一份全套的户型图纸,进一步征求意见在进行施工单位招投标、建筑材料和 设备的选择时,我们都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让群众代表直接与工程单位面对面, 亲自考察队伍的资质和在建工程,了解企业的施工水平和信誉度,并严格规定,凡是 居民代表不认可的企业一律不许参加投标根据工程进度,我们还定期、不定期地把 群众代表邀请到工地现场进行察看,把工程自始至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工程 跟着规划走,中途不变样如,在进行地下室防水和构造底板旋工时,我们请了十余 名群众代表亲临现场,他们都感慨地说:“党和政府心里装着老百姓,我们对安置工 程一百个放心! ”想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