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A卷.doc
12页教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如图所示,坐在汽车后排的小芳与小明均系好安全带,当车辆行驶时,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________对人体的伤害.2. (3分)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4dm2 , 则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该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 3. (2分)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生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4. (2分)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__ p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___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 (2分)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________而产生的力,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6. (1分)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二、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7. (2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B . 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弹力就是重力 C .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D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 (2分)如图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B . 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米粒作用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 . 在力F拉动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变大D . 每隔相等时间拍摄向右运同学位置图片,可知该同学运动越来越快9. (2分)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 .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 .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0. (2分)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结论,研究以下规律或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 怎样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 . 牛顿第一定律 C .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D . 沙漠地区早晚的温差为何较大 11. (2分)下列实验或现象中运用了相同物理知识的是( )①用吸管吸饮料②热气球升空③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气球向吹气一侧运动④飞机起飞机翼受到升力⑤撤去酒精灯,被封口的易拉罐变瘪了A . ①② B . ④⑤ C . ③④ D . ②③ 12. (2分)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球A放入水中沉底,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1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1;若用细绳将球A悬吊起来.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细线对球A的拉力为F,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2;若将球B放入该容器中静止时,球B有 体积露出水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3;若将球B用细线拴住,细线另一端固定在杯底,如图乙所示,细线对球的拉力仍为F,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4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4 , A,B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A , ρB , 重力分别为GA , GB , 体积分别为VA , VB , 且VA:VB=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F4=F3>F2 B . GA>GB>2F C . ρA>4ρB D . p4>p3>p2>p1 13. (2分)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 用打气筒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中 B . 学生用塑料吸管喝饮料 C . 医生使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D . 把吸盘挂钩按压在平滑的墙壁上,可以挂衣物 14. (2分)木块重10N,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能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木块在3N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前进了0.2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 C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 . 拉力做的功是0.6J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5分)15. (10分) (1)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飞出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请你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小明沿滑道下滑,画出小明对滑道压力的示意图. 16. (5分)如图,AB是固定在墙壁上竖直的铁质黑板,C是一块磁体.C吸附在AB表面上静止不动.画出C受到的所有力并标出力的名称. 四、 实验探究图. (共3题;共15分)17. (5分)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该实验用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18. (5分)为了研究浸没在液体汇总的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把高为0.1米的金属柱体先后竖直浸没于甲、乙,丙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他们改变圆柱体在液体中的深度h,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金属柱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ρ1和ρ2 , 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 甲液体(ρ甲=0.8×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米)ρ1(帕)ρ2(帕)10.20784156820.402352313630.6039204704表二 乙液体(ρ乙=1.0×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米)ρ1(帕)ρ2(帕)40.20910196050.402940392060.6049005880表三 丙液体(ρ丙=1.2×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米)ρ1(帕)ρ2(帕)70.201176235280.403528470490.6058807056(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数据中p1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没与不同液体中,当深度相同时,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数据中的p2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没于同种液体中,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压强ρ2与ρ1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压强ρ2与ρ1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还可以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________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9. (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分别在木板、棉布表面上运动(如图所示)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图中甲、乙是探究摩擦力与________的关系,从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五、 综合应用题 (共2题;共27分)20. (12分)超高压水切割又称“水刀”,它是将普通水经过多级增压后,通过一个极细的喷嘴喷出一道高速“水箭”,对切割表面产生108~109Pa的压强.工业上常用来切割大理石、钢板等坚硬物体.下表是某高压水切割机技术参数: 型号压强(Pa)喷嘴横截面积(m2)排量(m3/s)油泵电机功率(kw)换向方式电源(V)22304×1085×10﹣84×10﹣522电子380(1)“水刀”有纯水切割和加磨料切割(磨料为密度大于水的石英砂、金刚砂)两种.高速水流能切割坚硬物体是因为高速水流具有较大的________(填一种能量名称),加入磨料后切割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因为________. (2)若不考虑水从喷嘴喷出后横截面积的变化,高压水流对切割面的压力为多大? (3)高压水切割机的切割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1%) 21. (15分)如图所示,将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设水的密度为ρ水 . 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7-1、8-1、9-1、10-1、11-1、12-1、13-1、14-1、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5分)15-1、15-2、16-1、四、 实验探究图. (共3题;共15分)17-1、17-2、18-1、18-2、18-3、18-4、18-5、19-1、19-2、19-3、五、 综合应用题 (共2题;共27分)20-1、20-2、20-3、21-1、21-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