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最新的休戚与共的成语故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1520****498
  • 文档编号:286650487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休戚与共的成语故事休戚与共的成语故事 休戚与共的成语故事1 出处:《战国策·燕策》 意思:一起尝甜的,也一同刻苦的比方有福一起享,有艰苦一起承当 战国时,燕国的燕昭王即位后,对怎么管理才干富民强国的问题觉得一筹莫展一天,他据说郭隗善出点子,很有计策于是赶快派人去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是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事的人,帮我强国复仇?” 郭隗说:“只有你普遍提拔有本领的人,并且要亲身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靠到燕国来 “那么我去拜访哪一个才好呢?” 郭隗答复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他们确定会不顾道路遥远,前来投奔你的 燕昭王立即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富丽住宅新闻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能力的人,纷纭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率燕昭王很愉快,都委以重担,关心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 就这样,他与庶民共事安泰,共度苦难二十八年,终于把燕国管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高低的一致推戴 休戚与共的成语故事2 休戚与共 某iū qī yǔ gòng 彼此关系密切,忧愁喜乐、祸害幸福都关联在一起。

      形容彼此同甘共苦语本《国语.周语下》 《国语.周语下》 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立无跛,视无还,听无耸,言无远;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辩,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其行也文,能文则得天地……且夫立无跛,正也;视无还,端也;听无耸,成也;言无远,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终也;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道正事信,明令德矣慎成端正,德之相也为晋休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国何取!” 1、 周:孙周(公元前586~前558),晋襄公之曾孙,孙谈之子,即晋悼公栾书等弒厉公,迎之于周公立,修功业,施德惠,多次与楚国争夺郑,而楚国不敢与之相争使魏绛和戎,戎人亲附十四年,使六卿会合诸侯伐秦,深入秦地,渡泾至棫林,因将帅不和而退后晋国复霸在位十五年卒,谥悼 2、戚:通“戚”,悲哀、忧伤 3、 立无跛:站时双腿并直不偏倚跛,偏任、偏倚 4、视无还:视时不会左顾右盼还,反复,指眼珠反复转动。

      5、 听无耸:听时不竖起耳朵 6、言无远:言谈只论切近之事,不骛远 7、 明令德:通晓善良的品德 8、 相:辅佐、帮助 9、休:喜悦、快乐 10、 非国何取:指可以打败任何一个国家 1、明.任袁萃〈上首辅书〉:“今公卿辅弼之臣,受主上之禄不为不厚,担主上之爵不为不高,蒙主上之恩遇,不为不渥休戚与共,绳纠是资 2、《明史.卷二八○.瞿式耜列传》:“式耜身在外,政有阙,必疏谏,尝曰:『臣与主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不同他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王为褒纳 3、明.沈守正〈与柴延喜书〉:“奉世来游讲下,便有休戚与共之谊,纵竭躬碎心,以谋其不逮 4、清.张烈《读易日钞.卷四.蹇卦》:“柔顺中正,有精忠尽节之心也正应在上,方陷险中,君臣之义,休戚与共,故涉危冒险,蹇而又蹇,以求济之,而非以其身之故也 语义说明 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使用类别 用在“祸福相依”的表述上 1、夫妻本就是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也要同当 2、如今大家就像在一艘船上,生死存亡,休戚与共,还分什么彼此? 3、公司遇到经营的困难,更须靠全体员工休戚与共,才能度过难关。

      4、公司发展和我们休戚与共,大家一定要群策群力,共创更佳的业绩 5、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相连的,所以全国人民应该休戚与共,同舟共济 6、我们一路从创业携手至今,既是休戚与共的伙伴,也是生死之交的好友 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祸福与共 渺不相涉,漠不相关 辨似: 形音辨误 休,喜乐的'意思不可写作“修” 同 “休戚与共”及“休戚相关”都有彼此关系密不可分的意思 异 “休戚与共”侧重于同甘共苦;“休戚相关”侧重于关联紧密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辨似例句 夫妻休戚与共地生活了那么久,怎么可以因这点小事而闹翻呢? 国家富强与否,当然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 :同休等戚 :tóng 某iū děng qī :犹“休戚与共”见“休戚与共”条 1、《三国志.卷四一.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费诗》:“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休戚共之 :某iū qī gòng zhī :犹“休戚与共”见“休戚与共”条。

      1、《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顾雍》裴松之注引《吴书》:“徽曰:『正以明公与主将义固盘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休戚是同 :某iū qī shì tóng :犹“休戚与共”见“休戚与共”条 1、《晋书.卷六五.王导列传》:“(王)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 《国语.周语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因为受到在位的晋厉公排挤,而避难到周王室,担任单襄公的家臣他当时虽然年纪轻,但却为人忠厚,做事合于义理,即使远走他乡,对于晋国的一切仍然非常关心听到晋国有不好的消息,总是跟着感到悲伤;而听到晋国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会跟着感到高兴单襄公看得出来孙周是个才德兼备的青年,前途光明无限,因此在病重的时候,叮咛儿子单顷公说:“要好好善待晋国的公子,因为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却非常关心晋国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觉与晋国的荣辱安危互相关联现在的晋厉公是个昏君,将来孙周一定会回国去接任国君,继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后来,晋国发生叛乱,厉公被杀,孙周果然被迎回晋国,即位为晋悼公。

      后来“休戚与共”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的原文“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演变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休戚与共的成语故事3 : 出处《国语·周语下》 “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聚精会神,目不斜视,听人讲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就非常兴奋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

      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 1、而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的是资本的形成及生产资金的投入 2、这种人与人之间休戚相关的关系是丽莉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3、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大自然环境的乾净与否休戚相关 4、对我国以散户为投资主体的新兴证券市场来说,股市的成长和发展,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和投资休戚相关 5、社长当选人说道,国际扶轮将继续寻求和接受彼此休戚相关其他组织合作的机会 6、它们本该是休戚相关的邻国,却经常发生战争 7、我们两家休戚相关,荣辱与共,难分彼此 8、我们所有成员要休戚相关地互相关怀、互相合作 9、膨胀的自我使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 10、城市交通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和城市居民的生活休戚相关 11、你们所有的人必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上主与我们同在,而且这些灵性观点与你们当前的处境休戚相关 12、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我真切地体会到海外赤子的命运与祖国的富强是休戚相关的。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