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路桩基工程监理细则.doc
22页苏苏地地 2 20 01 15 5- -W WG G- -1 19 9 地地块块工程工程编号:A.0.4 苏 B.1.4监理实施细则( 桩基工程)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 日日 期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目录目录一、一、 监理工作特点监理工作特点二、二、 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流程三、三、 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要点四、四、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五、五、 其他其他桩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桩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一、专业工程特点:苏地2015-WG-19 地块项目工程由苏州仁安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市劳动路南、胥台路东、枣市街北、港通路西。
规划用地面积 68268.4㎡,05—18 号地块总建筑面积221745.14㎡地上面积 157509.51㎡最大建筑高度 96.5 米,最大建筑层数 26 层 本桩基工程主楼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下室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图集选用江苏省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GJ32/TJ109-2010)、《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苏 G/T25-2013)图集主楼采用桩型为 PHC-600(130)AB-C80,地下室采用实心方桩施工,方桩规格为抗拔桩 1(适用于 N 区)AZH-40-12B,桩身砼强度等级采用 C35,试桩 1(适用于 N 区)JAZHh-40-10B/7B;抗拔桩 2(适用于 S 区)AZH-40-10B,桩身砼强度等级采用 C35,试桩2(适用于 S 区)JAZHh-40-12B/9B,桩身砼强度等级采用 C35二、监理工作流程二、监理工作流程静压管桩、实心方桩静压管桩、实心方桩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检查施工机具设备,审查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人的资格,并有详细记录。
2、监督承包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坚持质量标准。
3、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项目监理机构熟悉图纸、收集资料→本专业监理组编制监理工作实施细则→项目监理机构向施工单位进行监理交底→审查专业工程施工方案→监理人员旁站(材料报验或工序完成)→施工单位进场材料报验、检验批报验→监理人员审查质保资料,对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对检验批进行平行检验,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旁站监理→监理人员指出问题,施工单位纠正问题,监理人员签署认可意见→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在总监的主持下参与分部工程的验收,参与编写部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参与总监主持的竣工预验收,参与编写竣工预验收报告→参与业主主持的工程竣工验收,整理资料,编写本专业监理工作总结三、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三、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静压管桩静压管桩(一).施工技术1. 施工准备.场地要求① 要有正常的“三通一平”;② 场地平整度、标高、承载力等要满足静压桩机的工作条件,若有积水要用专用泵抽干处理,若有下陷性松软淤泥要进行处理;③ 若周边有临近建筑物,为防止挤土效应对这些建筑物的影响,做好土体位移监测工作,必要时施工前先在桩基位置外侧开挖防震、防挤地沟机械选择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规定的桩径、桩压力、单桩最高承载力选择静压桩机,并报监理机构确认后方可选型使用。
材料要求材料性能(国家产品标准)本工程使用预应力高强砼管桩(代号 PHC、砼强度≥80Mpa)桩长一般为 7-15m, PHC 桩外径 600㎜规格,壁厚为 130㎜材料准备材料准备管桩进场应提供厂家资质,材料质保书和检测报告,砼强度应达到 100%的设计值,且砼龄期应大于 7d(锤击施工应大于 14d)管桩的堆放应保证场地平整,堆放时应设垫枕,垫枕中心位置离桩两端 0.207L 处,并设置防滑、防滚措施堆放层数控制:Φ600≤1层等桩进场后应逐个验收,监理工程师应对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进行验收,可泼水检查桩身是否有裂缝,其尺寸允许偏差见表 5管桩尺寸允许偏差表(表 5)允许偏差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长度+0.3%L -0.3%L+0.5%L -0.4%L+0.7%L -0.5%L端部倾斜≤0.3%D≤0.4%D≤0.5%DD≤600+2、-2+4、-2+5、-4外径 (㎜)D>600+3、-2=5、-2+7、-4壁厚(t)+10.0+15.0+20.0桩身弯曲度≤L/1500≤L/1200≤L/1000外侧平整度0、2内径0、-1外径0、-2桩端板厚度正偏差不限、0.压桩技术①. 工艺流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压第一节桩→焊接接桩→压第 N 节桩→终压→移机。
②. 测量定位根据规划红线图,结合设计桩位图进行桩位的平面放样,并在有利位置选择几个控制点,利于检查与核对,同时将主轴线引测至桩基施工场区以外,标注各轴线名称,测量放线完毕自检合格后填写定位放线验收记录表,报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桩机就位静压桩机移至压桩位置,将桩身调整水平,并将夹桩器的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压桩①. 压好第一节桩是保证整根桩施工质量的关键,第一根桩的定位及垂直度应严格控制桩机正、侧两方向 10-15m 处设置两台垂线架或设立经纬仪观测桩身前后、左右的垂直度,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控制在 0.5%之间,若超过此偏差应将桩拔起,重新调整机身水平度②. 施工时常遇到地下障碍物影响正常压桩,遇到此类情况,浅表障碍物可用人工或挖土机进行清障,障碍清除后重新覆土夯实后再施工也可采用送桩杆进行引孔,一般比较脆弱的障碍物均能击穿或挤偏到一边如无法清障的情况下应报设计重新调整桩位③. 每根桩应一次连续压送到底,接、送桩中间不得无故间歇,尽量缩短休歇时间,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持力层时接桩④. 桩帽与送桩杆底端接触处应设置弹性衬垫⑤. 未能压到设计标高,高出地面的桩应及时截除,防止机械碰撞或影响桩机行走,切不可用做拉锚点。
送桩遗留的桩孔应及时覆盖,防止桩机行走地面下陷及土石掉入桩腹腔内或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⑥. 压桩过程中,注意观察桩尖入土情况,同时观察油压力表,控制桩阻力,调整桩机压力同步平衡,压入第一节时,暂停送油压,复测桩身垂直度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压,施工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地记录压桩时间及压入每米桩长的压力表读数,以判断压桩质量及承载力⑦. 当遇到压力值突然下降、桩身砼剥落、破碎、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周涌水、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压桩力在终压时仍达不到设计值或压桩长度未达到设计值时压桩力已满足要求等情况下,应对照地质资料分析查找原因,必须妥善处理压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要情况下暂停压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联系,研究处理方案接桩①. 接桩焊接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要求②. 必要时接桩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依靠焊丝和焊件之间产生电弧来熔化金属进行焊接,这种焊接方法能保证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二氧化碳的纯度要求不低于 99.5%,否则会影响焊缝物理性能和产生气孔③. 管桩焊接时,其入土部分桩身的桩头宜高出地面 0.5-1.0m,以方便操作对接前应用钢丝刷清理上、下桩节的端板,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上下对接偏差≤2㎜。
④. 如采用电焊条焊接时,焊条宜采用 E43,焊接层数宜为三层,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后再焊外一层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周围对称点焊 4-6 点,两人对向对称焊接,焊缝必须连续饱满,不中断,尽量缩短压同一根(节)桩的停顿时间⑤. 焊好的焊接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小于 8min,严禁用水冷却和焊接好即沉⑥.焊接应按隐蔽验收进行,焊好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方可继续施工,并填写预制桩隐蔽验收记录焊接验收标准见表 6电焊焊缝检验标准(表 6)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检查项目单位数值检查方法1上下端部错口 (外径≥700㎜) (外径.在场地四周开挖防震、防挤地沟,并可与其它防护措施结合使用;.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全部或部分群桩可采用引孔沉桩;.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以清除部分超孔隙水压水;.尽可能采用开口型桩尖4、对有孤石较好的地质部位的桩的施工,可采用送桩杆先进行引孔,再压桩5、配桩时应根据地质报告和实际情况确定配桩计划,并考虑同一承台的桩接头位置应错开6、压桩过程中,应控制沉桩速率,以减少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速率,防止对周围土体及相邻桩产生挤压,使桩位产生偏移。
7、土方开挖时应做好成品保护,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土方开挖方案报监理审批,避免挖机在桩顶端与桩较近的位置行走和挖铲碰撞桩体土方开挖应在压桩结束 2 周以后进行,采用分层均匀开挖,桩间土尽量采用人工掏挖8、截桩应采用专用割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敲击或用开挖机板拉截桩三).检测和验收1、检测桩基的检测数量、检测方法及受检桩的选择应符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定,并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相关人员共同选桩,形成选桩记录,必要时邀请质监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静截检测①. 检测数量当 a.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桩基;b.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可靠性低;c.本地已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三种情况有一种时应采用静截试验检查单桩抗压竖向承载力,检测数量同一条件下不少于 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当工程桩基在 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根②. 检测数据分析和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Qu 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 Q-S 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值确定:做 S-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变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对于缓变型 Q-S 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 S=40㎜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 40m 时,宜考虑桩身弹性横量;对于直径大于或等于 800㎜的桩,可取 S=0.05D(D 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i.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ii.当极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