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ptx
19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遗业遗 留问题问题改造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业的基本经验经验改造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业改造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业的历历史必然性2改造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业的历历史必然性v首先,政治原因是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进 行 改造的决定因素v其次,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是推行计划经济 的必然要求v第三,赶超西方国家的强烈愿望是对资 本 主义工商业进 行改造的主观动 因3改造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业4改造资本主改造资本主 义工商业义工商业政策政策途径途径步骤步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途径5国家资资本主义义第一步是把盲目发发展的私人资资本主义义改变变成为为在国家 管理、国营经济领导营经济领导 、工人群众监监督之下的资资本主 义义,即列宁所说说“我们们能够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够规 定其活 动动范围围”的国家资资本主义义(《列宁选选集》第4卷,第 627页页)第二步是把国家资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义经济转变为 社会 主义义国营经济营经济 这这个过过程是从1949年开始,到1966 年(停发发定息)最后完成的利用、限制(建国后头头三年) 1949 年 3 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对 它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即利用它的有利于国 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不利于国计民生 的消极作用。
和平赎买赎买 (改造开始后) 就是在无产阶级专 政条件下采取有偿办 法把资 产阶级 的生产资 料逐步收归国有的政策实行 赎买 政策,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为 国计民生服务,减少资产阶级对 生产资 料社会 主义改造的反抗,并且有利于对资 本家的思想 改造是对马 列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 和平赎买 的思想的发展资资本主义义工商业业的社会主义义改造的政策6和平赎买赎买限制利用1949年1953年 改造开 始1956年为为什么采取了和平赎买赎买 政策?7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具有 接受和平赎买赎买 的可能性已具有了对对民族资资本主义义工 商业进业进 行和平赎买赎买 的条件对资对资 本主义义工商业业的社会主义义改造的步 骤骤 8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初级级形式国家资资本主义阶义阶 段全行业业公私合营阶营阶 段个别别企业业的公私合营阶营阶 段国家资资本主义义的初级级形式国家资资本主义义的高级级形式全行业业公私合营营个别别企业业的公私合营营第一阶阶段,初级级形式国家资资本主义阶义阶 段v时间 : 1953年底以前 v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统购 包销( 私营工业)、经销 代销(私营商业)等。
v利润分配:四马分肥§ 即企业的盈余,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 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 所得税 34.5% § 福利费 15% § 公积金 30% § 资方红利 20.5% § 总计 100.0%9第二阶阶段,个别别企业业的公私合营阶营阶 段v时间 :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 v形式: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v利润分配:四马分肥10第三阶阶段,全行业业公私合营阶营阶 段v时间 :从1955年秋到1956年 v形式:全行业公私合营 v利润分配:定息制度§ 所谓定息制度, 这就是根据清产核资以后私股总额 , 付给资本家固定息率的股息 v政策: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 者§ 对资本家本人,则采取“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 ,根据资方人员的政治态度、工作能力、经验和在社 会主义改造中的表现 , 对他们作了必要的工作安排和 给予生活保障比较妥善地安排了工作,其中部分代 表人物还在国家机关、经济业务 部门担任了重要职 务11一些当时时情景的的图图片图为图为 1956年1月29日,广州市各界30 万人分区举举行庆庆祝社会主义义改造胜胜利 联欢联欢 大会。
新华华社发发图为图为 1956年1月21日,上海举举行欢庆欢庆 进进入社会主义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图为图为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 万人在天安门门广场举场举 行庆庆祝社会主义义 改造胜胜利联欢联欢 大会新华华社发发图为图为 1956年1月22日,天津市和平区群 众举举行庆庆祝社会主义义改造胜胜利游行新 华华社发发1213概念一v国家资资本主义义: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 在工人阶级监 督之下,用各种方式同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 保持联系和合作的资本主义经 济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是根据国 家的性质而定的 v国家资资本主义义的初级级形式:国家对私营工 商业实 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统购 包 销、经销 代销等 v国家资资本主义义的高级级形式:是公私合营14概念二v 个别别企业业的公私合营营:就是在一些私营企业中加入国家 公股,这样合营后的企业,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和国家共 同占有,由国家派遣干部与资本家共同管理;公方处于领 导地位企业利润按“四马分肥”的原则分配,即企业在分 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 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只占20.5%,大体上为1/4 ,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v 全行业业公私合营营:是指按地区、按行业将所有的私营企业 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派人员统一调配企业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资本家完全丧 失了对企业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利润分配权,只以 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生产劳动 ,但他们原来的高薪 不变国家经过清产核资,确定了资本家的私人股份额 后,每年付给他们5%的利息15对资对资 本主义义工商业进业进 行社会主义义改造的基本经经 验验v1. 把工人阶级阶级 同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 矛盾处处理 v2. 在一个时时期内全面地贯彻执贯彻执 行利用和限制资资本主 义经济义经济 的政策,为对为对 它进进行社会主义义改造进进一步创创 造条件 v3. 经过经过 国家资资本主义义的道路对资对资 本主义义工商业进业进 行 社会主义义改造 v4. 既巩固工农联农联 盟又保持工人阶级阶级 同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的联联盟,并使之相互起作用 v 5. 把对资对资 本主义义企业业的改造和对资对资 本家个人的改造 结结合起来 v6.在变变革生产产关系的同时时,注意保护护和发发展生产产 力161952年、1956年各种经济经济 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对对 比17遗遗留问题问题v 普遍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
主要是这一阶段改造面过宽, 速度过快 , 要 求过急, 工作过粗, 形式过于追求简单划一, 以至出现不少遗留问题具 体表现是 : v 第一,合营中过分强调集中生产和集 中经营,机械地采取以大带小、以先进 带落后的办法,盲目地并厂并店,使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一度陷入混 乱 v 第二 ,在归口改造时混淆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界限,将大量不属于资本家的小 商小贩、 夫妻店和个体生产者,同资本家的企业一起进行合营,并定股定息 ,实行固定工资,从而既破坏了这部分劳动者的生产和经营特点,也挫伤了 他们的积极性,给国家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v 第三 ,合营之后机械地执行归口改造的办法,硬搬国营制度,人为地割断了 某些工商业的原有供销、协作关系和综合性经营业务 ,减少了经营 品种, 影 响了市场供应 v 第四,过早地、轻率地改变了原有企业的经营制度和服务制度,甚至废除了 一些应该 保留的合理的经营管理手段 v 第五,在人事安排上,一些地方将资本家及某些职工调离原厂原店,有的将原 企业主安置当了工人,以致引起了部分私方人员的不满,影响了企业的 生产 和经营 18总结总结v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委托加 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 ” 。
v 尽管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 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在一 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 的社会变革,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伟大的 历史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 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