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7汉魏晋诗三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docx
5页小学+初中+高中17汉魏晋诗三首小学+初中+高中II课时作业・基础夯实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迢迢(ti⑻皎皎(ji⑻B.子衿(jin)呦呦(you)C.阡陌(m三匝(z0D.鼓瑟(s譬如(bi)纤纤(qi⑻脉脉(mc)吹笙(sh⑦g)泣涕(t1)()机杼(zhu)札札(zh)吐哺(P0羁鸟(j1)解析:BA项,“纤”应读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xicn;C项,“哺”应读bUD项,“譬”应读piA.蕴藉B.脏款C.影牒D.告罄解析:A“姿势,,学籍姿式宣泄震撼A项,;C项,别出新裁卷帙浩繁陈词乱调销声匿迹“别出新裁个错别字的一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众口银金,积毁销骨’应为“别出心裁”;B项,“脏款”应为“赃款”,“姿式”应为“影牒”应为“影碟”3.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陈词乱调”应为,不全正确白一项是(“陈词滥调”;D项,无错字盈盈一水间(间隔) 枉用相仔(问候,探望) 榆柳荫后檐(树阴)4.A.泣涕等;如雨(落下)B.悠悠我心(情思连绵)♦♦C.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D.羁鸟恋旧林(被束缚)桃李罗堂前(排列)解析:CC项,“荫”是遮蔽的意思。
卜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汉清三浅[北山愚公者年亘九十B.夫当美池晶詈故渊C.D.而从KN诔亡之鼓事解析:DA项,并且/将近;B项,应当/把守;C项,适应/出嫁;D项,“旧”5.对下列诗句的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偶、互文)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借代)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比喻)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借代)解析:DD项,应是“借喻”6 .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写牵牛星和织女星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B.接下来的四句想象织女是位美丽而勤劳的姑娘,然而她却内心充满痛苦,泪落如雨,终日写不成思夫的华美诗章C.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不远,但这一水之隔却使他们只能相视而不能面诉D.这首诗借天上牵牛、织女两星不得团聚的神话,抒写人间夫妇的分离之苦,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解析:BB项,“章”解释错章”原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7 .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白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南朝梁代萧统把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编在一起,收入其《文选》中,题为《古诗十九首》。
《文选》也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8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其诗均为古题乐府,气韵沉雄,古直悲凉C.陶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D.田园诗歌以歌颂田园生活为主,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解析:CC项,“山水田园诗”应为“田园诗”一般人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是南朝的谢灵运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曹操《龟虽寿》,回答8〜11题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媵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相,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8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犹有竟时竟:⑵老骥伏相板⑶烈士暮年烈士:⑷养怡之福养怜:♦♦解析:解释重点词语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使句子意思前后通畅答案:(1)终了2)马槽3)怀有雄心壮志的人士4)保养身心健康9 .翻译下列诗句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译文:(2)老骥伏相,志在千里译文:(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译文:(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译文:解析:准确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答案:(1)神龟的寿命虽然很长,但还是有终了的时候2)良马虽然老了,但日行千里的壮志仍在。
3)有雄心有抱负的人虽然老了,但他的远大志向仍在4)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然受天的支配10 .“老骥伏相,志在千里”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比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抽象变具体答案:比喻生动地表明诗人年龄虽老,但仍有日行千里的壮志11 .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解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要靠对诗歌的整体把握,重点抓住作者抒情议论的词句概括总结答案:诗歌说明人的寿命固然有限,但颐养得当,也可延年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人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能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精神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2 .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任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作简要评析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找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诗句,然后选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是如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紧扣内容分析出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即可答案:第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的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景对于“人境”是极少的例外,诗中用一“而”字作了坚定的转折。
第三、四句议论:第三句自设宾主,引出“心远地自偏”的回答,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第五句到第八句,细致描绘了采菊的过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此中”指采菊所见,又代指隐居生活真意”和“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13 .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更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此题是开放性的,不论用“见”,还是用“望”,只要紧扣“悠然”,分析出此字表现了诗人淡泊、超脱的情感即可答案:“见"字好一一“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一一“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6题古诗十九首(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14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的写作层次。
解析:可以根据主人公的动作来划分答案: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写月夜而起空闺之愁;五、六句揣测夫不归之因,表明望夫归来之意;后四句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15 .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解析: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一一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意答案: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美好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16 .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解析: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答案: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7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要由诗歌的描述对象分析其内容和感情溢于言表。
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18.“带月荷锄归” 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诗人描述的是去农田耕作的情形 ,其中的快乐;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解析:要剖析这句诗歌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所展现的诗人的状态和其中蕴含的感情答案: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三、语言运用19 .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你以陶渊明和曹操以及他们的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畔的依依杨柳解析:仿写句子注意句式一致性,内容以陶渊明和曹操以及他们的作品为素材,句子前后通畅答案:(示例)如果说陶渊明是那遍绕篱边、散发着幽香的菊花,那么“志在千里”的曹操则是那包容日月星辰的沧海2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写出人物的思想境界与个性追求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表现出古朴、悠然、毫无做作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