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钢筋混凝上结构的材料.doc
19页· 0 绪论1、 一、填充题 2、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化学胶着力 , 摩阻力 , 机械咬合力 。
二、单项选择题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钢筋是(C ) A、热轧Ⅰ 级 B、热轧Ⅰ,Ⅱ 级C、热轧Ⅰ,Ⅱ ,Ⅲ 级 D、热轧Ⅰ,Ⅱ ,Ⅲ,Ⅳ级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的( B )确定的A、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D、具有90 %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3、 在室外预制一钢筋混凝土板,养护过程中发现其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应该是(c)A、混凝土与钢筋热胀冷缩变形不一致 B、混凝土徐变变形C、混凝土干缩变形4、 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比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b )A、大 B、小 C 相同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20 变为C30 时,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b)A、增大 B、减小 C 、不变三、简答题1、变形钢筋与光面钢筋相比,主要有什么优点?为什么?主要优点是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好得多,这是因为表面突出的横肋造成的机械咬合力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两者之间黏结力,采用变形钢筋可以显著减小裂缝宽度、2、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有几种?哪一种是基本的?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有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
第一种是基本的符号分别为fcu,fc,ft表示 数量关系:fc=0.67fcu; 1、2、 混凝土的徐变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3、 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应力没有变化而应变随着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产生徐变的原因:1. 水泥石中凝胶体粘滞流动2.应力较大时混凝土内部结合面微裂缝的发展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可靠锚固?主要因素有:(1)钢筋表面形状(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钢筋的间距(5)横向钢筋的配置(6)横向压力(7)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位置 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的可靠锚固的措施:1.保证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2.保证满足钢筋最小间距和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3.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加密钢筋;4.受拉光圆钢筋端部必须加做半圆弯钩4、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填充题1、 作用是指能使结构产生 内力 、 变形 、 位移 、 裂缝 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可分为 直接作用 和 间接作用 两类2、 直接作用(荷载)按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不同,分为三类 永久荷载 、 可变荷载 、 偶然荷载 。
3、 荷载效应是指由荷载(作用)在结构中引起的 内力 和 变形 ,荷载效应常用符号 s 表示 4、 结构构件的抗力常用符号 r 表示,它是指结构构件承受 荷载效应 的能力 5、 目前,国际上把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和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两种6、 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包括 安全性 、 适用性 和 耐久性 三个方面安全性是由结构构件的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计算来保证的;适用性是由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验算来保证的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表达中,正确的一项是(c) A、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该结构就应判定为危房或濒危工程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失效概率要求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失效概率小 C、从概率的基本概念出发,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建筑 D、目前我国规定:所有工程结构的永久性建筑物,其设计基准期一律为50年 2、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中,结构的(a )越高βf值就越大βT 值还与(c)有关A、安全级别 B、基准使用期 C、构件破坏性质 D、构件类别 三、问答题 1、 试默写出水工规范关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的设计表达式。
对式中所有符 号你都能弄清它的含意吗?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填充题1、 受弯构件是指截面上承受弯矩 和 剪力 作用的构件2、3、 梁的单筋截面是指仅在 受拉区 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双筋截面是指在 受拉区 和 受压区 都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 T 形截面梁一般都是单筋截面,其原因是 T 形梁 宽 很大,混凝土足够承担 荷载 ,不必再加受压钢筋. 4、 简支梁的高跨比h/l一般为 1/8-1/12 ,矩形梁的截面高宽比h/b一般为 1/2-1/3 , T 形梁的 h / b 一般为 2.5-4 5、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 钢筋受空气的氧化和其它侵蚀性介质的侵蚀 ,并保证 钢筋和混凝土 牢固粘结在一起其厚度主要与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种类和所处的环境 等因素有关6、 在板中分布钢筋 是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的构造钢筋 ,其作用有 将板面荷载均匀的传递给受力钢筋 ; 防止因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方向产生裂缝 ; 固定受力钢筋处于正确位置 ;且分布钢筋应布置在受力筋的 内侧 。
7、 适筋梁试验从加荷到破坏,正截面上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未裂 ; 裂缝 ; 破坏 这三个阶段的应力图形分别是计算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所依据的应力阶段8、 适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受拉钢筋应力先到达屈服阶段,受压区混凝土到达极限压应变被压碎 ,属于 塑性 破坏;超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受拉钢筋到达屈服强度之前受压区混凝土到达极限压应变被压碎 ,属于 脆性 破坏;少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破坏时的极限弯矩等于开裂弯矩 ,属于 脆性 破坏9、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需要满足M≤Mu/k ,式中M和Mu分别称为弯矩设计值 和正截面承载力 值,k称为 承载力安全系数 ,对钢筋混凝土土结构,应取为 1.2 单筋矩截面承载力基本公式适用适筋构件,其原因是为了保证构件是适筋破坏,基本公式 应满足两个适用条件:X≤ξbh0 ;ρ≥ρmin 前一条件是为了防止 超筋破坏 ;后一条件是为了防止 少筋破坏 。
10、 T 形截面梁由 . 翼缘 和 梁肋 两部分组成对翼缘位于受拉区的倒 T形截面,由于 翼缘受拉后混凝土不会开裂不起受力作用 ,所以仍按矩形截面计算11、 T 形截面中bf′称为 翼缘计算宽度 宽度,主要与 梁的工作情况 有关计算时,取规范规定的各项中的 最小 值当翼缘实际宽度小于bf′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 实际宽度 计算;当翼缘实际度大于bf′时,应按 bf′ 计算按中和轴位置不同, T 形梁的计算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为 中和轴位于翼缘内,即x≤hf’ ,第二情况为 中和轴位于梁肋内即x>hf’ 对第一种情况的 T 形梁,可采用 矩形 截面公式计算,但应意截面的计算宽度不能取用 梁肋 宽度,而应采用 翼缘计算宽度bf’ 对第二种情况的T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u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由 梁肋受压混凝土和受拉钢筋中的一部分组成的抵抗弯矩 Mu1 ;二是由 翼缘挑出部分和受拉钢筋中的另一部分组成的抵抗弯矩 Mu2 fc12、 。
两部分混凝土压应力值均取为 fc 13、 鉴别两种情况的 T 形梁,可按下列办法进行:当 或 时,属第一种情况T 形梁二、选择题1、 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b ) A、从受力钢筋截面形心算起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B、从受力钢筋外边缘算起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 C、从箍筋外边缘算起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 2、 一处于室内的矩形截面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需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6Φ 20 ,钢筋布置如图 3 ~ 1 ,正确的应当是(b) A、( a ) B、( b ) 3、 一悬臂板内钢筋布置如图 3 ~2 ,正确的应当是(a)A、( a ) B、( b )4、 梁的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一排能排下时,改成两排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将会( b )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既不增加也不减少5、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ζ>ζb时,发生的破坏将是( c ` ` ) A、适筋破坏 B、少筋破坏 C、超筋破坏6、 图 3~3 中所示五种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从截面尺寸和钢筋的布置方面分析,正确的应当是( d )。
A (a)、 B ( b ) C、(c) D、( d ) E、( e )7、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开裂时,受拉钢筋的应力与钢筋用量的关系是(c )A、钢筋用量增多,钢筋的拉应力增大 B、钢筋用量增多,钢筋的拉应力减小 C、钢筋的拉应力与钢筋用量关系不大8、 截面有效高度 h是从( d ) A、受力钢筋外表面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B、箍筋外表面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C、受力钢筋内表面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D、受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9、 计算正截面受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