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ppt
34页仪测血液细胞分析资中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陈正文 2002年仪测血细胞分析的发展n十六世纪纪人类认识类认识 到血液中细细胞的存在n其后的200年,显显微技术术的不断发发展,人们们 对对血中细细胞成份进进行分类类 n1956年,Coulter根据细细胞的低导电导电 性,设设 计计了第一台A型单单通道分析仪仪 n现今,结合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高频传导 及激光散射等技术,生产出的五分类、多参 数血细胞分析系统已得到普及仪测血液细胞分析的方法1、电阻抗法:当细胞快速流经小孔时,由于细胞是不良导体,小孔电阻加大,相当于小孔的横截面积减少,在电流恒定的情况下,出现瞬间的电压变化而产生一个电脉冲,电脉 冲的数量就是流经小孔的细胞数;电脉冲的大小与细胞大小成正比,因此能进行细 胞分类2、光散射法:全血标本首先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成细胞悬液,在鞘液的作用下,形成细胞流,细胞被排成单列快速通过光学检测区,当流动中的细胞和测定光束相交时,由于 血细胞透光度与鞘液不同,引起光散射变化,引发一脉冲信号,信号的大小与细胞 体积有关,以此来进行细胞计数及体积测定3、组织化学法:在稀释液及溶血素的配合作用下,使红细胞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溶解,使各种 WBC维持颗粒状态,保持一定的体积。
从而保证了WBC计数的可靠性将释放的血 红蛋白经化学处理后转化为较为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在540nm左右有最大吸收峰,可用比色法进行定量测定自动化仪器的分析原理电阻抗法库尔特基本原理 自动化仪器的分析原理血红蛋白测定基本原理 n 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原理是 相同的血液经溶血剂作用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 红蛋白,与溶血剂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 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 液体中Hb含量成比例n 不同系列血液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 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亦不同,吸光度各异但最大吸收峰 均接近540nm全血分析测定测参数(Sysmex KX-21)WBC RBC PLTWBC分群 RDW PDW MCV MPVHGBMCH MCHC红细胞参数脉冲计数脉冲高度、宽度比色法计算值n用于诊断贫血的参数 RBC、HCT、HGBn用于贫血分类的参数 MCV、MCH、MCHC、 RDW 白细胞参数nWBC、WBC分群 血小板参数nPLT、MPV、PDW、白细胞参数WBC分群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关系及区别(三分类)小细细 胞群中间细间细 胞群大细细 胞群 淋巴 细细胞单单核 细细胞大淋 巴细细 胞嗜酸 细细胞嗜碱 细细胞幼稚 细细胞粒细细 胞白细胞参数根据体积大小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 ,主要是淋巴细胞。
第二群称为中间细胞(MID),包括单核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幼稚细胞第三群是 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GRAN)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 体的比例计算出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与该标本的白细胞总数相 乘,即得到各类细胞的绝对值可以看出,电阻法只是根据细胞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 几个群体在一个群体中,可能以某种细胞为主(如小细胞区主 要是淋巴细胞),但由于细胞体积间的交叉,可能还有其它细胞 的存在显然习惯上所称的“三分类、”“二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这 个名称是不够确切的国外多采用“三部法”(3-part)或“二部法 ”(2-part)称之国内专家普便建议使用“三分群 形态学中的分类与仪测分群的关系红细胞参数分析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HGB、RBC或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最低值即为贫血贫血的定义红细胞参数分析n n用于判断贫血参数:用于判断贫血参数:RBCRBC、、HCTHCT、、HGB HGB n n用于贫血分类参数:用于贫血分类参数: MCVMCV、、MCHMCH、、MCHCMCHC、、RDWRDWRDW—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的指标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的指标 ,,RDWRDW愈大其愈大其红细胞大小差别愈大,在红细胞大小差别愈大,在 数值上用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表数值上用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表 示。
示SDSD或或CV%CV%))红细胞参数分析RDW的临床意义1.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 分析两类贫血患者的RDW变化,其中53例缺铁性贫血RDW全部增高(异常率为100%),而44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38例中RDW正常(正常率为88%)因此认为RDW可作为此两类贫血筛选及鉴别指标2.诊断缺铁性贫血: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的RDW均异常3.用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铁剂治疗早期RDW增大,后趋于正常4.进行贫血的新形态学分类(MCV/RDW分类)根据RDW所反应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结合MCV分为六类贫血红细胞参数分析MC VMCHMCH C 正常人大细细胞 性贫贫血正细细胞 贫贫血 单纯单纯 小 细细胞贫贫 血 小细细胞 低色素 贫贫血1. 1.传统形态学分类传统形态学分类 2.MCV2.MCV与与RDWRDW结合分类结合分类 MCV RDW正常人小细细胞均一性小细细胞不均一正细细胞均一性正细细胞不均一大细细胞均一性大细细胞不均一红细胞参数分析MCVRDW贫血类型敏感性特异性 缺铁性贫血96.5%98.1%巨幼红贫血100%100%溶血性贫血94.3%100%铁粒幼贫血94.7%95.4%再生障碍性贫血90.4%96.0%单纯小细胞贫血87.6%91.4%恶性贫血96.9%83.4%利用MCV、RDW鉴别贫血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血小板相关参数nPLT(血小板数)nMPV(血小板平均体积)n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nP-LCR(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相关参数n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血小板减少MPV增高; 骨髓病变血小板生成减少MPV降低。
n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MPV增加是骨髓功能恢复的表现n判断止血能力的强弱血小板减少时,MPV增加者其止血能力相 对较强MPV的临床意义血小板相关参数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它反应血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它反应血 小板大小的不均一性,其增大常见于巨幼小板大小的不均一性,其增大常见于巨幼 红细胞贫血、慢粒、巨核细胞白血病、红细胞贫血、慢粒、巨核细胞白血病、 MDS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 统疾病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三项参数分析NPLT (x + s)MPV (x + s)PDW (x + s)正常对照组100196.36 + 47.538.39 + 0.788.64 + 1.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75131.36 + 76.32 9.23 + 1.219.26 + 1.72原发PLT减少性紫癜2454.88 + 21.3410.49 + 2.0612.94 + 2.77再生障碍性贫血增多症9962.36 + 52.779.35 + 0.919.44 + 1.76原发性PLT增多症18537.5 +30.417.70 + 0.507.80 + 0.6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1266.53 + 129.39.19 + 1.4710.42 + 2.39慢性急变24122.00 + 53.029.05 + 1.029.93 + 1.8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184.55 + 47.898.67 + 1.008.63 + 1.69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686.77 + 50.488.47 + 1.088.39 + 1.62血液细胞体积直方图l 直方图是由测量通过感应区 的每个细胞脉冲累积得到的, 是在计数的同时进行分析测量 的。
l 横坐标为体积,纵坐标是血 细胞的相对数量,血细胞分析 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 胞的脉冲根据其体积大小分配 并存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 个通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 数并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 以飞升(fl)为单位,表示在X 轴上 白细胞体积直方图经过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可以 根据体积大小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细 胞群:第一群是小细胞群,主要是 淋巴细胞第二群是中间细胞群, 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 碱性粒细胞,核象左移或白血病可 有各阶段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 第三群是大细胞群,主要是中性粒 细胞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 计算出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与该 标本的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得到各 类细胞的绝对值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非淋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进行白细胞计数时,细胞根据体积大小 分配在不同计算机通道中,从而得到白细胞 体积分布直方图反之从图形的变化可以会 反应出血液中细胞群体的变化这种变化细 胞图形并无特异性 中间细胞群可包括大淋巴细胞、原始 细胞、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其中任何一类细胞的增多,均可 使直方图产生相似变化,只是提示检查者 粗略判断细胞比例变化或有无明显的异常 细胞出现 ,进而在显微镜下检查中注意 这些变化或在正常人体检查中,筛选是否 需要进一步作血涂片检查。
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临床意义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反映某 些人为的或一些干扰白细胞计数 和分类计数的情况,比如外周血 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巨大血小板, 采血时由于技术原因造成血小板 聚集或某些病理因素使红细胞膜 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使红细胞 溶血不完全,以至测检标本中有 大量红细胞膜碎片等情况,均可 使白细胞直方图在50fl以下区域出 现一个或大或小的小峰因此当 实验结果出现这种图形时,提示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均不准确 ,需在采取相应的手段进一步检 测红细胞体积直方图的临床意义 与白细胞直方图不同,某些贫血标本其红细胞体积直方图各有其特点 ,此种图形变化再结合其它参数进行分析,对鉴别诊断颇有价值分析时 ,要注意观察图形的位置,峰底的宽度、峰顶的形态及有无双峰出现1)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 其特点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 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 几种贫血时图形变化(2)轻型β-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的直方 图 : 表现为小峰左移,峰底变窄,典 型的小细胞均一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 其特点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 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 红细胞体积直方图的临床意义几种贫血时图形变化(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直方图显示红细胞呈典型的“双形” 性改变(即同时存在着两类型的红细胞,一种是低色素红细胞 ,另一种是正常形态的红细胞)多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在 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类似的图形,但峰底要更 宽些红细胞体积直方图的临床意义(4)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治疗前与治疗后的 直方图:治疗前直方图波峰右 移,峰底增宽,显示明显的大 细胞不均一性,是叶酸或维生 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的重要直方图特征给予叶 酸或维生素B12后,幼稚细胞分 化成熟正常,正常红细胞逐步 释放入血液,而病理细胞并未 全消亡,检测时即可再出现双 峰,说明治疗有效几种贫血时图形变化血小板体积直方图的临床意义l 当检测标本中小细胞增多或出现细胞碎片或血小板凝聚时,都会影响实验结果,血小板体积直方图也均能反映出这些变化l 因此在发出血小板报告之前,首先要观察其图形是否正常,如为异常的图形,应考虑有血小板凝聚,必要时作血涂片检查是否有小红细胞或大血小板增多现象血小板体积直方图的临床意义常见血小析异常直方图仪测血液细胞的影响因素n 测试时试剂的温度对结果的影响n 测试的时间对结果的影响n 抗凝剂对结果的影响n 溶血剂的用量及溶血时间,对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影响 n 仪器的半堵孔现象及试剂的污染 n 病理因素对血液分析仪使用的影响 机测血液细胞的影响因素①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转移 癌、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及某些原因不明疾病血中含有冷球蛋白 ,或骨髓瘤、癌症、白血病、妊娠、血栓疾病、糖尿病病人血中存 在有冷纤维蛋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