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代铜镜的设计、制作与装饰.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1505441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7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代铜镜的设计、制作与装饰唐代铜镜的设计、制作与装饰 雷光 齐欣 铜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玻璃镜使用之前,古人使用的鉴容工具就是铜镜后来,它才慢慢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即便作为艺术品,它也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铜镜是古人的生活必需品,随着铜器发明和合金技术的逐渐成熟,铜镜也就顺理成章发展起来本文阐述了铜镜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唐代铜镜的文献分析,研究从初唐到晚唐200多年间铜镜的发展与制作工艺、纹饰和装饰特点,阐述唐代铜镜的艺术设计思想和文化渊源,为中国传统青铜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铜镜的起源和发展 时至今日,铜镜成为古人生活方式的考古依据,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品1997年,我国青海省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七星纹铜镜,它是目前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铜镜该铜镜非常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距今4000年的人们的生活面貌据考古学家说,七星纹铜镜出土时就挂在墓主人(一具完整的男性尸体)的胸部,说明当时人们对铜镜的重视同时,铜镜不仅仅作为实用品,更是古人生活中的工艺品其装饰特点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的纹饰体现出来。

      战国时期,冶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铜镜的发展,纹饰不再仅仅由纯地纹组成,而是由主纹与地纹等多层纹饰构成由于铜锡比例的合理配置使汉代铜镜散发高高的白光,其成为青铜器铸造业衰落后的一朵奇葩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巅峰时期,除了突破以圆为主的镜形,还在纹饰、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自然与社会形态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唐代,社会繁荣昌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是空前的强大因此,铜镜的设计与制作自然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装饰最为繁复,工艺最为奇特它隐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和古代造物艺术设计思想很多考古发掘资料都反映出这方面的事实 人类最先发现的金属元素中就有铜的身影铜的可塑性强,人们可以将其塑成任意自己想要的样子,并且铜又比石头坚固所以,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铜而青铜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在制作器物时,红铜的硬度较低,凝固成型过程中还特别容易产生气泡于是,匠师就进行各种试验,发现将锡、铅等金属加入红铜中后,材料硬度变高,而且熔点显著降低,这就是青铜青铜溶液流动性比红铜好,可以减少气孔,便于铸造器物形状,使器物表面更光滑,花纹更精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锡的比重与青铜的硬度、光泽度成正比。

      因此,唐代铜镜制作时,匠师在铜料中提高了锡的比重,使铜料的颜色像白银一样闪闪发光,平滑光亮,有一种质地精纯的材质美唐代铜镜在原材料方面做出了许多改进,同时唐代匠师采用特种工艺,制作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铜镜,如金银平脱镜、螺钿镜、海兽葡萄镜等,充分体现了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水平 二、金银平脱镜 金银平脱起源于唐代,这种装饰手法成本极高,却颇受达官贵人的喜爱,唐玄宗时期最为流行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是目前出土的唐代金银平脱镜中最为精致、完整的一面,于1956年在西安市东郊出土镜子为圆形,背面正中央有一圆钮,即为镜钮,用于悬挂镜钮四周以金丝同心结环绕,边缘素净钮外一周有花叶形银箔片作为装饰,镜背主纹是四只口衔绶带、逆时针飞翔的鸾鸟,为金箔片刻镂粘贴而成,金光银辉的饰片在黑色素胎的映衬下显得华丽夺目绶与寿同音,有祝寿吉祥的意义古时候,人们把鸾鸟当作一种吉祥的禽鸟,比作夫妇或贤俊之士,这种铜镜的流行可能与千秋节有关 三、螺钿镜 唐代镜背的设计别出心裁,呈现出浩大、雅致的特点,尽显雍容华贵这其中就有螺钿镜的身影螺钿,也叫“螺甸”“螺填”等,匠师将有珍珠内层的螺蚌打磨成各种形状,如人物、花鸟,然后用粘合剂镶嵌在器物的表面,等到所有形状粘贴完成,就开始进行髹漆、研磨、抛光,最后要在上面用阴线刻画花纹。

      镜背上的螺蚌壳在黑色漆地的镜背衬托下闪闪发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螺钿人物花鸟镜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匠师将已经打磨好的人物、花鸟等形象的贝壳粘贴在镜背上,构成和谐、有趣的画面画面正中央是镜钮,镜钮左右两侧分别坐着一个人,两个人一个抚琴,一个举杯畅饮,镜钮上方是一棵巨大而茂密的树,由于透视的关系,树所占面积略小,构成了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除此之外,还有侍女、花鸟等围绕在镜子边缘整个画面技法娴熟,构图满而不塞,纹样细部刻画入微,光泽莹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唐代文人的生活志趣,螺钿人物花鸟镜是唐代铜镜中的精品 四、海兽葡萄镜 古代,铜镜不只用于鉴容,还会张挂于马车、宫殿和寺院显然,唐代的铜镜常与装饰性用途有联系唐代铜镜的装饰性不仅体现在高超的青铜工艺上,而且表现在丰富的纹饰上这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海兽葡萄纹铜镜,该面铜镜呈圆形,镜沿较高,厚重,还分为内外两个区域,镜子的正中央是异兽钮,也就是普通的镜钮做成异兽的形象,内区域内以葡萄纹做底,再添加海兽形象而外区域则是葡萄纹和海兽交替出现纹饰全部是浮雕式,古朴典雅,奇特逼真还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蝶蜂、珍禽瑞兽和神仙故事等,取材之广泛是开了铜镜装饰之先例的。

      这些装饰题材不是不加选择地被随意组合,不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个体的简单描述,而是饱含美好寓意,或让人迷惑不解,或反映唐代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态度,经过匠师精心的艺术设计,表现出唐代生活的繁荣昌盛 五、设计思想 唐代铜镜的装饰艺术,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的高超艺术设计水平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它的设计构思全面、周密,装饰制作严谨、完美它在富有想象力的整体布局上彰显着自己的丰富个性,利用青铜器基本的线条手法和立体浮雕式的图案花纹创造出完美动人的视觉效果此外,唐代铜镜纹样相互之间的组合构成处理,在整体中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如海兽葡萄镜,让人往往感觉既刚猛又圆润,在有限的空间中辗转自如唐代铜镜装饰图案的题材和制作工艺体现出中外装饰艺术与多民族艺术的交融在造型和构图上,为了追求宏大、磅礴的气魄,设计者往往追求繁复的空间层次,具有透视同时,还十分注重纹饰线条的流畅与饱满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唐代铜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工艺特点和时代特色它展现的是唐代200多年间的历史、文化、科技、生活、民俗等,是唐代百科全书的缩影唐代铜镜将当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再现,利用透视、比例等手段造成视觉上的逼真效果,进行情景再现。

      无论是人物的姿态、形貌等方面,还是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等细节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可以产生强烈的真实效果它既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從艺术特征来看,唐代铜镜一方面反映的是客观社会,另一方面则反映的是作者主观的审美意蕴和思想情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唐代匠师将客观现实和自己的思想情感有机结合,将大千世界的生活素材加工、提炼,再与自己的主观因素结合,使生活升华为艺术,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特色唐代铜镜体现的是唐代匠师的主观色彩和审美追求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形式美,匠师从内容出发选择最恰当的形式去表现,不断寻找与探索美的形式,对图案、工艺等进行创新,使得唐代铜镜日益丰富和发展当然,促使唐代铜镜发展的还有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当时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唐代为铜镜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六、结语 总的来说,唐代铜镜装饰是青铜器装饰史上最精致严谨的,其间涌现出数量、工艺、图案题材和艺术水准等方面都空前绝后的作品唐代铜镜传达出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正是这种底蕴深厚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多样而成熟的艺术,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对之后的装饰艺术和审美境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