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快拆架)施工组织方案.doc
14页工程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快拆架〕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31、文件依据32、编制原则4二、工程概况4三、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52、材料准备53、人力准备5四、施工方法61、工艺流程62、施工要点93、质量监测10五、质量保证措施12六、安全措施12七、环保措施12八、应急预案131、目的132、应急领导小组与其职责133、应急预案13九、荷载验算16模板施工〔快拆架〕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文件依据〔1〕经业主盖章后提供我方施工的设计施工图.〔2〕企业各项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以与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科技成果.〔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现行有效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各类规范、规程与验评标准详见下表:引用的主要国家规范与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标号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1-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6《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7《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8《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Q/CQJC-001-2011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0《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2《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1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5《钢管满堂支撑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16《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17《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惹干规定》建质[2003]82号1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9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2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2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验收技术规程》JGJ160-2008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5《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26施工组织设计<4〕ISO9001 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1 环境管理标准、OSHMS18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5〕建筑脚手架和模板计算软件<建科评[2007]028号>2、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程、方针和政策.〔2〕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3〕采用现代建筑管理原理、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施工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4〕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认真编写各项实施计划,严格控制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施工.〔5〕提高施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6〕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与严防建筑振动、噪声、粉尘与垃圾污染的技术组织措施.〔7〕尽可能利用永久性和组装式施工设施,努力减少施工设施的建造量,科学规划施工平面,减少的施工用地.〔8〕优化现场物资存放量,合理确定储存方式,尽量减少库存和物资损耗.〔9〕坚持"四节一保"、"绿色施工"的原则.二、工程概况〔1〕工程各参建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勘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结构类型建筑层数〔2〕工程项目简介〔3〕快拆架支撑系统简介本工程内支撑体系采用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以下简称快拆架〕,快拆架是一种新型产品,目前尚无国家、行业与地方标准.支撑钢管均采用φ48×3.0,其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表面光滑、顺直,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立杆最大间距1200×1200,立杆顶部用可调节顶托调节标高.主梁梁底找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连接扣件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各活动部位灵活,无裂纹、气孔、毛刺等.快拆架立杆接头为承插式,其接头位置不受碗扣式、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相关限制.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楼层控制线、轴线、墙身线、标高线等已复核,均与设计图纸相吻合;2、项目部与劳务队管理人员在仔细熟悉图纸的情况下,对现场需要搭设脚手架以与防护架的部位进行掌握,针对不同部位确定相应的脚手架类型,并提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与安全交底,做到搭设规范,一次成型.〔二〕材料准备钢管采用Φ48×3.0钢管,进场时严格检查材料质量,壁厚不够的严禁用于现场施工.垫木:可采用40mm厚木跳板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0.15㎡,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进行铺垫.立杆下部必须设置垫方,不得直接安装在楼板上.〔三〕人力准备每个劳务队必须配备专业架子工,用于脚手架搭设,要求操作熟练、持证上岗、入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齐全.架子工的数量不少于20人,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普工,用于材料传递、清理等辅助工作. 四、施工方法〔一〕工艺流程1、搭设流程按照方案的要求计算配备所需构配件→放立杆控制线→立立杆并将横杆的插头插进立杆插座→横杆与相邻立杆通过插头插与插座形成稳定的结构→搭设梁底找平杆〔承重杆〕→立杆顶部插入可调顶托→搭设梁板底模板2、模板安装〔1〕柱模板安装:①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与四周边线;②根据测量标高进行柱周边找平;③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2mm厚高强复合九层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编号堆码;④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⑤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脚进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⑥柱脚应预留200×200的清扫口,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内的杂物.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⑦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砼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或对拉丝杆.〔2〕安装梁模板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可调顶托的外露部份不应超过250mm.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Φ48×3.0双钢管作主龙骨,在主龙骨上安装梁底次龙骨〔30mm×80mm木方〕100mm.次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时,按梁净跨的 2‰进行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与对拉高强螺栓.〔3〕安装楼面模板通线调整脚手架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Φ48×3.0双钢管作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次龙骨〔30mm×80mm木方〕100mm,然后在次龙骨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3、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1〕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与棱角不受损伤;底模与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拆模前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板≤2≥50>2, ≤8≥75>8≥100梁、拱≤8≥75>8≥100悬壁构件-≥100〔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用木方和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检查周围的安全网是否完好,经项目部或专职安全员检查安全后才能进行拆模施工.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4〕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模板,方便人员的拆除.〔6〕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必须与时从架体内运走,不得堆积在支架内,整理拆下后的模板与时清理干净,板模应涂刷水性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与时清运.4、模板、脚手架的维护和管理〔1〕在使用过程中要与时清理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刷脱模剂.〔2〕模板、脚手架拆除至存放点时,模板保持平放,脚手架要堆码整齐.〔3〕拆下的模板应急时清除灰浆,难以清除时,可采取模板除垢剂处理,不准敲砸,拆下来的脚手架要清理架体上附着的混凝土块等.拆下来的模板、脚手架,如发现翘曲、变形、应与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与时进行修补.〔4〕暂时不用的材料应入库保存,分类管理.5、立面、节点示意图 图3.1.1插槽式节点构成1—立杆;2—水平杆;3—立杆插座;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连接前;连接后正立面图 俯视图插座示意图插头示意图〔二〕施工要点1、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严禁随意支搭.2、支立模板支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承格构要方正.3、扫地杆和水平杆横杆的插头与立杆的插座用铁锤铁锤敲紧至安全插入深度,且不得小于30mm.4、立方体支承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5、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调换不同长度横杆.6、立杆下需铺设木板,木板可采用300mm宽4m长木跳板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0.15㎡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铺垫,并且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过立柱进行传递.7、U型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跨度大于4m按2‰起拱,避免虚支.8、U型托的调节丝杆插入立杆孔内的安全长度不小于250mm,自由端调节最大高度为250mm,严禁任意上调.9、木龙骨要支撑平稳,受力方向一致.10、在架体外侧周边与内部纵、横向每 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 5m~8m.11、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12、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斜角应为45º~60º,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º~60º,剪刀撑斜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