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工厂插上腾飞的翅膀.doc
5页让工厂插上腾飞的翅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工厂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中国的版图上有这样一个城市:她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她曾是茫茫戈壁上的孤舟,她曾是层层云海之间的古城,她曾经黄沙弥漫,春风不度,这个城市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古称金城的兰州从兰州出发西行,沿黄河溯源而上约 35 公里,座落着我国第一座铀浓缩厂,一个新型的核燃料基地—我们的 504 厂这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360 度帷幕般的群山裹住了她的一川秀气,雄壮的黄河从她的腹地穿过,桃园、果园、鱼池、水厂相互映衬,蓝天、白云、雄伟的大桥巍然耸立,远处的大红山峰峦叠嶂,茂密的丛林环抱着机器工厂,再看福利区的楼前楼后,花园点缀,绿草如茵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商场星罗棋布,健身场所灯光闪烁,新盖的住宅越来越高,新建的体育馆即将竣工,文化广场人头攒动,音乐喷泉歌声飘扬扑面而来的空气中升腾着一种希望,飘荡着一股热流这是真的吗?也许你会怀疑,可是你身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的 504 人会告诉你:这是真的不仅如此,他还会告诉你,这里曾经是风吹石头跑,我们的厂房曾经是茅棚土屋,两层的楼房就已经是最高建筑,曾经缺吃少穿,资源缺乏,忘不了上山背土豆,挖菜根,吃酱油膏的情景。
那是多么艰苦的岁月啊!然而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对事业的执着,却给了504 人火热的情怀,乐观的精神和无穷的力量,鼓舞着老一辈创业者向前、向前、再向前……是啊,50 年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但对 504 而言,却是 50 年的坎坷奋斗之路,可以说从建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脉搏就和工厂的脉搏一起跳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也是一个极为艰苦的年代,面对着霸权主义的叫嚣,面对着能源的极度匮乏,要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就必须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核工业,于是似乎在一夜之间,我们这个大红山脚下的小村庄就沸腾了,一队队人马响应着祖国的号召,从四面八方涌来,打破了庄户人多少年来的平静,他们说着不同的方言,汇入了核工业建设的洪流之中这就是民族之魂的塑造者—504 的创业者们诗人公刘这样写到:“那里的马路上尘土飞扬,一堆堆砖瓦,一堆堆泥浆,这边的厂房在安装机器,那边的学校散发着漆香,工厂的每一瓣肌肉都透露着生活的力量”至今曾投身于那个火热年代的老一辈创业者仍忘不了那些令人皆尽心力的日子,他们伫立在黄河岸边,凝望着荒凉的沙岗,游动的枣林,把奋斗扛在双肩上,面对着重重困难,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忘不了 1958 年 5 月 31 日,504 翻开了史诗般的华章,从此经历了风雨 50 载,创业者饱尝艰辛,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生活上的考验,经历了苏联撤走专家技术上的考验,历经艰难,终于在 1964 年 10 月 16 日,在大漠深处的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个消息震撼了全世界,粉碎了霸权主义的叫嚣,让炎黄子孙扬眉吐气喜讯传来,全厂上下一片欢腾,有一些同志当时已睡下了,可是从广播中听到这个消息后,腾地跳下床,奔走相告在那段日子里,大家都只有这一个话题,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是啊这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凝聚着全体创业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他们又怎会不欣喜若狂呢?上世纪 80 年代,当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时,我们的工厂也乘着改革开放的列车,逐步走向军民结合的新格局,向市场经济平稳过渡,改革大潮的冲击,使我们的 504 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核能事业转民的发展,我们的示范工程正在全面展开,我们的工厂潜力无限,广大职工兴厂敬业,拼搏进取,改革的春风让我们的工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二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号角声中, 504 人在用勤劳与智慧编织着动人的神话。
过去有人说“请到天涯海角来”今天我们会说“请到黄河之滨来”是的,来吧!来领略一下工厂发展新景象,来感受一下工厂建设跨骏马回首 50 年,风雨同舟,我们已经无法列出每一位开拓者的名单,但我们却从工厂的发展历程中触摸到了它的灵魂,寻找到了它永远充满活力的源泉看着老一辈创业者流露出的对504 的深深眷恋,那一刻我知道了:我与这个工厂注定今生有缘要说的太多已不能,此时我只能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这个工厂的深深眷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祝愿我们的 504 插上腾飞的翅膀,再创辉煌!谢谢!让工厂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工厂插上腾飞的翅膀第三车间 刘丽。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