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时作业致敏.docx
4页《致敏·考茨基》学习札记—文艺的倾向性学 科 : 马 克 思 文 艺 理 论 姓 名 : 周 琴 学 号: 107682015211073 专 业: 油 画 指 导 老 师 : 王 英 姿 2015 年 12 月 22 日《致敏•考茨基》学习札记—文艺的倾向性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我剧.现代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上述一段话,很明显,恩格斯对文艺倾向性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把上面列举的作家作品略加分析,还会发现,恩格斯说的“倾向”主要是指“政治倾向”而言即以埃斯库罗斯和阿里斯托芬而论,这种倾向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就有充分的反映埃斯库罗斯作为古希腊的大悲剧家,他在当时奴隶主中的民主派和寡头派的斗争中坚定地站在民主派的立场,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就尖锐地抨击了雅典城邦的奴隶主寡头派,以磅礴的气势和澎湃的感情表现了民主派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阿里斯托芬则是以喜剧的形式触及了他所处时代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间题其杰作之一的《鸟》 ,以机智的笔调,讽刺了雅典城市中奴隶主贵族的寄生生活;虚构了一个消除了贫富,没有剥削,人们只能依靠劳动而生存的乌托邦—“云中勃鸪国”.并藉以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而产生于德国“狂飘运动”的《阴谋与爱情》则更为典型席勒在这个剧本中,通过宰相儿子斐迪南同穷提琴师女儿露伊斯的恋爱悲剧,集中反映了德国市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尖锐阶级矛盾,猛烈抨击了当时德国各邦落后的专制制度,歌颂了市民的自觉性和对自由的追求其政治倾向性显而易见如果我们再将视野扩大,看一看马、恩对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评述,这一点就更为清楚对于当时有进步倾向的作家,如狄更斯、巴尔扎克、乔治·桑、莫泊桑、易卜生、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马、恩都十分欣赏,尤其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更为推崇因为这些资产阶级的“浪子” , “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这同马、恩采用理论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抨击,在客观上是有其一致性的还要指出的是,对于正面表现无产阶级及其斗争的作品,马、恩则更是倍加珍视。
马克思高度肯定德国的生活写实画家哈森克莱维尔以工人斗争为题材的绘画;恩格斯也称赞德国优秀画家许布纳尔的油画《西里西亚织工》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 马、恩还热情地褒扬“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维尔特” ,认为“他的社会主义和政治的诗作,在独创性、俏皮方面,尤其在火一般的热情方面,都大大超过弗莱里格拉特的诗作“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们都热切地期望作家写出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作品,热切地呼唤着能有“一个新的但丁”来宣告“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 这些都生动地说明了马、恩对具有革命倾向性的作品是何等的关注啊!强调文艺的社会效果和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这正是马、恩所表述的无产阶级艺术功利观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点简单化、绝对化,认为任何文艺作品都必须具有政治倾向,那同样失之裔,成为片面的主张这是因为: 第一、马、恩重视文艺的政治倾向性,但也从来没有以政治倾向性来涵盖一切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恩格斯《致敏·考茨基》信中的那段话,虽然列举了从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十九世纪的有代表性的著名著作来说明文艺的政治倾向性的实际存在及其重要性,但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讲,并不是一个全称命题,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上所有文艺作品都具有政治倾向性的结论。
文艺作为人类的审美创造,它包含了主客体两方面的因素,作家在反映生活的过程中也必然蕴含了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作品都是有倾向的;但这种倾向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政治倾向” 恩格斯在论及“历史事变”时曾指出,它是由“无数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来的一个“总的结果” 、 “总的合力” ,移以评述一个作家的思想倾向也同然适用作家在作品中的倾向除了政治以外,尚有哲学的、伦理学的、宗教的、美学的、民族的、乃至个人气质的等等,不一而足它们都可能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倾向居于主导地位,也并非一成不变中外文学史上大量的事实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作为精神产品的文艺是极其复杂的, “政治倾向”不能构成一切文艺作品都必须具备的所固有的属性第二、对马、思强调的无产阶级的艺术功利观,我们不能离开对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具体分析来作狭隘的理解在十九世纪,无产阶级的文学尚未正式确立,文艺“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 ,这对于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战斗的无产阶级是极不公平的所以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者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作的剧烈的努力—半自觉的或自觉的,都属于历史,因而也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中占有自己的地位。
”正是基于这一点,马、恩大声疾呼作家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 ,要用“伦勃朗的强烈色彩把革命派的领导人……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这乃是历史的要求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从来是把革命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的解放全人类,为人类服务,这是马、恩一生奋斗的宗旨所以,马、恩虽然强调了文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阶级功利作用,然而又是从宏观的角度把艺术美和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起来进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在《1844 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就提出了关于美的规律的学说这一学说不仅深刻地论证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将在一切领域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光明前景而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集中体现,它最生动地反映了人的自由创造精神正因为如此, “艺术性的创造是其他一切劳动都热烈向往的一种劳动:只有在这种劳动中个人才能体现和发展他的一切潜力”在 1857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这就更深刻地表明了艺术活动不仅是对客体的加工改造,而且也是人类自身创造、自身完善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从文艺的整体功能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成为政治服务总之,我们对于马、恩有关文艺倾向性的论述一定要作全面的、历史的理解,任何执其一端,不及其余的做法,都是片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