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广校个人工作总结(合集19篇).doc

74页
  • 卖家[上传人]:Wo****W
  • 文档编号:342877869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广校个人工作总结〔合集19篇〕篇1:农广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在学院正确领导下,在市教委、市农委大力支持下,市农广校紧紧以文化驻乡工程、农艺入户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立为抓手,以“加强内涵建立,进步办学质量”为重点,积极探究农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区域和谐”的内涵式开展规律,构建起“政府支持、多方协作、共同开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平台,通过理顺思路,创新方法,上下一心,为农村加快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消费经营者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一句话就是“做了农广校应该做的事儿,发挥了农广校应该有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一、获得的主要成绩〔一〕集成三大组织优势,成就农民大学校一是横向组织结合办学优势显著增强农广校是由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团市委共同发文结合组建的202_年,市农广校始终注重主动承受上述五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指导,拓宽结合办学的渠道二是农职院领导全面加强农广校领导,农广校学生真正纳入到农职院在校生总数中来学院高度重视农广校建立,除了在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加大之外,还专门成立了农广校建立与开展委员会,标志着农广校工作真正交融进入学院之中,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场面正在形成。

      三是从市到郊区农村的纵向组织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如今市农广校在郊区共设分校12所,依托乡镇成人学校、村成人学校设立工作站120个,在3000余个村设立教学点,四级体系上下贯穿202_年组织的全体系近300人的老师和校长培训班,标志着农广校大结合、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正在形成,也标志着乡镇成人学校正式纳入农广校体系中来,标志着市农广校在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得到各区县教委、各乡镇成人学校校长们的认可〔二〕推进四大工程建立,夯实主阵地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化机构,是主阵地,主力军202_年,农广校积极推进四大工程建立,使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一是积极推进文化驻乡工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如今有农民文艺中专班50个,学员超过5000人,跟班学习的农民也超过3000人获得显著社会效果: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村风、民风改善;开发一批民俗旅游文化产品,为农民致富提供新途径,如在密云蔡家洼,开发玫瑰情缘蔡家洼文化产品,谱写了“亲亲我的蔡家洼”村歌;排练出一批农村文化,丰富村民的生活,如延庆分校举办的“农广情,中国梦”、“延庆农民好声音”活动中,展示出很多文化,有些作品走进了农职院,走进了大学校园,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民的风采。

      二是积极推进农艺入户工程,培养家庭农艺师农艺入户工程是市农广校推出的重点培训工程,其目的是推广家庭有机蔬菜种植技术,使社区居民在享受快乐家庭田园生活的同时,又陶冶情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实现创业致富在农家、家庭美化在农家、安康生活在农家、文明和谐在农家的目的如在门头沟爨底下村积极推进农艺入户工程,使芽苗菜种植与爨底下村的民俗旅游有机结合,芽苗菜不仅摆上了游客的餐桌,而且还变成了一个个小工艺品,丰富了旅游产品,助推了民俗旅游产业的开展在密云区荞麦峪村,推广荞麦苗种植,打造荞麦宴,丰富了该村的民俗旅游产品门头沟区分校筹集专项经费8万余元,组办芽苗菜种植技术培训班27个,受训人次达2700人次;组织盆栽蔬菜种植技术和藤曼植物种植技术500人次;组织苹果矮化密植和玫瑰花种植等培训200人次全市共在100个农村社区中开展培训,参训学员超过3万人次以上,传播了农耕文化,体验了种植乐趣,享受了精神生活,收获了有机食品农艺入户工程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地方产业链的开展,对造就一批致富骨干,营造良好的创业气氛,助推地方经济开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全年共计承当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3000人,占总量的70%密云区分校在没有培训任务的前提下,自筹资金15万元,与区农业局合作,培育40名新型职业农民,制定了完好的施行方案,使培育工作真正做到了与中专学历教育相结合门头沟区分校结合生态修养开展区的功能定位,在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平安农业、乡村旅游效劳、果蔬实用技术五个方面组织开展消费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圆满完成200人的培训任务顺义区分校以特菜基地为培训场地,对周边蔬菜消费大户开展消费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使农民在训前和训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广校毕业生周顺海被评为第三届北京“三农”新闻人物顺义分校的培训让花甲老人赵全营镇河庄村村民吴宝玲重拾农业信心怀柔分校的培训让学员更新理念,创新思维,组建了北京箭扣生态农业开展和北京箭扣旅游文化投资 四是全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市委农工委干部处领导下,农广校全面参与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立,并为区县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共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0个,参训学员800人,参与对13个区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检查验收工作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举办京津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个,怀柔、丰宁各20名农村实用人才参加了培训,分别在丰宁、北京、天津三地开展培训,搭建两地农村实用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为京津冀农民教育培训协同开展探究了新路子。

      〔三〕强化四大才能建立,提升战斗力战斗力强弱主要表如今政府是不是主动将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交由农广校完成全年市农广校共计完成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大兴区农委、通州区组织部、昌平区组织部、怀柔区组织部等政府部门培训工程,主要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南水北调”工程京豫对口协作等培训班,共计培训3000 人,累计到达160天区县农广校共计培训2万人这些数字,彰显出了农广校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战斗力 一是进一步强化办学才能农广校始终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推进农广校、农技推广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种力量结盟,实现办学有场地,教学有师资,学习有资,实训有场所与市教科院合作,进展8个专业的课程标准建立,开发配套教材、慕课和微课;与学院各系部合作,打造农广校师资库;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结合,创办田间学校,建立实训基地目前,农广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万人建立实训基地50个,培训师资268人,建立300人师资库,申报家庭农场、休闲体育效劳与管理及水务管理3个新专业,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及录播教室等硬件设施建立正在进展之中二是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才能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也是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当好科技支撑的重要根底。

      202_年,对农广校体系“十二五”时期12大类17个重点研究课题进展审核,目前正在进展审核评比之中;组织农广校老师积极参与市教科院组织的“老带新工作室”师资培养活动,提升程度;积极组织老师参加乡土教材的编写、教科研论文撰写等工作,开展评比;完成教材编写30余部,开发微课160余个,制作视频课件180学时,拍摄3门课程的慕课;怀柔农广校吴娟老师荣获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称号三是进一步强化社会效劳才能为农民进展精准化科技效劳是202_年农广校的新举措全年共计组织老师下乡跟踪效劳指导150次,涵盖全市13个郊区县,既包括普通农民,也包括全科农技员、林果乡土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基层林业站林果专家型人才等李宪荣是北京市广校第二期骨干全科农技员培训班学员他对培训中掌握的“鼠茅草生态修养”技术进展了外乡化改进,并开场在自家的玉米地中进展实验通过对他的跟踪效劳指导,该项技术获得了宏大成功市农业局科教处对农广校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学员吴宝玲是顺义赵全营镇河庄村村民,她通过农广校跟踪效劳平台请专家团帮她拿个主意,农广校与园艺乡合作到实地调研,为她规划出一个种植蓝图,让花甲老人重拾农业信心四是进一步强化宣传才能,营造开展环境。

      宣传也是消费力,其作用决不能低估农广校始终注重宣传才能提升,全年上报中央农广校及农职院各种信息1000余篇,建立了北京市农广校公众效劳平台,发布各种信息上千条,建立农广校官方微博,固定粉丝400余人各区县分校通过地区电视台进展专题报道15次为政府部门制作各种培训专刊12册及时的宣传为农广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展环境〔四〕加强党建工作,为各项工作开展保驾护航农广校党总支始终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指导思想,将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合一推进一是认真抓好班子建立,营造出了团结、拼搏、向上的领导班子二是认真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立,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紧紧围绕院党委组织开展的“群众道路教育理论活动”、“知规守纪”、“三严三实”主题教育,要求广阔党员干部要守好谋事、干事、成事三份责任,要把心思集中在“谋事”上、把本领表达在“干事”上、把绩效建立在“成事”上党总支还专门开展了“知位守责”大讨论,使党员干部摆正、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肩负的责任是什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做为农广校人,承当农民教育培训的任务是职责所在,不是想干就干,而是必须干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全体职工统一了思想,提振了干劲。

      三是加强农党风廉政建立,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上下合力共同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场面,并把目的责任书的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增强各科室抓好党风廉政建立的责任性四是加强农广校文化建立农广校文化代表着农广校形象和管理程度,使每一位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为农广校又快又好的开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凝练和提升,我们总结出了农广校独特的学校文化,为农广校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底二、主要亮点与特色〔一〕凝炼出农广校独特学校文化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一个单位缺少文化,就会缺少正能量农广校之所以获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始终致力于打造充满正能量的学校文化主要有:以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农民培训和高等学历教育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开展战略;“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的办学理念;工程推动、校校结合、校企合作、校政结合的四种办学形式;“走进三农,走进政府,向体外循环,走农科教结合的开展道路;“推政府门,做政府人,干政府事”的工作方法;“搭建平台,支持效劳,上下联动,共同开展”的体系建立方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体系建立理念;市、区、镇、村四级体系一体化开展的办学思路;培训你一天,跟踪效劳你一年的农民培训理念;把工作当作事业,在岗位上创业的工作态度;“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农广精神;“高昂向上、发奋有为、锐意进取”农广精气神儿;敏锐嗅觉、行动迅速、集体攻击的狼性文化等。

      〔二〕创新出农广培训品牌塑造农广培训品牌,让政府满意,让学员点赞农广校的培训品牌文化是:责任、创新、、专业责任,即对“三农”事业的责任担当,是农广校培训的立业之本;创新,是农广校培训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保证;,是农广培训产品的内在品质要求;专业,是培训老师团队自身素质开展方向农广培训品牌内涵包括:平台、平台、主持教学、游学故事、叙事课程、星光课堂、团队体验、跟踪效劳将科技推广和文化教育融入培训过程,使“科技文化交融”培训主线贯穿始终,实现文化魅力感染人,科技致富凝聚人,教学方法吸引人,培训过程熏陶人,跟踪效劳带动人〔三〕有校探究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机制为使农广校优秀农民学员免费接收高等职业教育,我们与学院招生就业处屡次召开研讨会,招收农二代35周岁以下的农民学员,参加学院自主招生考试,免费参加涉农专业学习,培养高级新型职业农民,打通农广校优秀学员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通道目前,共推荐180名优秀学员参加明年学院自主招生考试,方案创办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农民合作社运营与管理、现代农业技术、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四个专业此项成功举办意义重大,一是探究出了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途径;二是探究出了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形式;三是实现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四是为首都农业现代化建立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