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平菇栽培法实验报告材料.docx
6页实验室平菇栽培法实验报告材料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室平菇栽培法班组学号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平菇基本栽培方法及其原理2.掌握平菇栽培中器械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原理,如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紫外灯灭菌法等3.了解食用菌母种扩大繁殖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斜面母种的接种和培养方法4.掌握平菇栽培中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5.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出菇的方案二、基本原理1.平菇是木质腐生菌,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均从木屑、棉籽壳、稻草等培养料中获得平菇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第一批采收一般为30天到40天,栽培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本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袋装方法出菇2.食用菌生产中,培养基、器皿及接种工具的消毒灭菌,是防止杂菌污染,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关键措施,灭菌和消毒法主要有物理方法(高温灭菌和紫外线灭菌)、化学灭菌法干热灭菌是在保持恒温的电烘箱中进行的,适用于各种耐热的玻璃器皿、棉塞、滤纸、以及不能与蒸汽充分接触的液体的灭菌.一般 在160摄氏度持续1.5—2小时,就可达到灭菌的目的.灼烧灭菌可直接在酒精灯外火焰灼烧灭菌,酒精灯所用的酒精浓度要在百分之95 以上.紫外灯灭菌是接种室(箱)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次在使用前开灯20—30分钟.紫外线可导致细胞核酸和酶发生变化而使细胞死亡,还可使空气中氧气产生臭氧,臭氧也具有杀菌作用.因其透射力差只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有效距离为1.5—2米,以1.2米为最好.3.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和分离菌种时用斜面培养基,适用于一般食用菌的母种分离与培养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即PDA培养基),配成后用加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4.食用菌菌种生产一般按母种——原种——栽培种进行母种数量少,要进行试管移接扩大培养才能进行生产5.原种由母种繁殖而成,由原种扩大培养成栽培种原种和栽培种生产一般包括配料——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等流程一般用瓶装或塑料袋装,灭菌压力和时间相应延长三、实验器材1.材料: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75%乙醇溶液、麦粒、棉籽壳、石膏粉、碳酸钙、麦麸2.器具:锥形瓶、棉塞、超净工作台、烧杯、量筒、漏斗、天平、铁架台、纱布、药匙、PH实纸、接种铲、酒精灯、聚丙烯塑料袋、小试管、牛皮纸、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四、实验过程 1、10月7日 ①准备干净的一只试管和一个锥形瓶,贴上标签并制作两个与试管和锥形瓶相配套的棉塞②配置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2500克葡萄糖 250克琼脂 250克水 12500克自然PH值按上述配料加,用小火加热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③分装:将培养基在凝固前进行分装,一般到试管的1/5至1/4左右,分装完后加塞用牛皮纸包扎好④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打开灭菌锅盖,向锅加入适量的水将待灭菌物品放入锅,然后价盖旋紧螺旋,使蒸气锅密闭;打开放气阀加热。
自开始产生蒸汽后10分钟左右关紧放气阀让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上升,最后在115℃下,维持30分钟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5磅以下时,放气,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⑤制试管斜面:灭菌完毕降至60摄氏度后取出试管摆斜面,是斜面为试管长度的1/2⑥无菌检查:将斜面培养基放置于37摄氏度温箱,培养24小时,若 无菌长出,可存备用 2、10月14日:①超净台提前擦干净,紫外灯杀菌,通风打开10分钟后可以操作;②接种菌丝型平菇母种扩大培养:左手持试管,右手持接种工具,拔去棉塞后用酒精灯封住管口将母种用接种铲切成0.5厘米宽长条,深度约占培养基2/3,再用接种锄切成宽0.5厘米的正方形小块接种到空白试管中央,菌丝面朝上,使之紧贴于培养基斜面上置于25℃至27℃恒温箱中培养,当菌种块上菌丝萌发后可将温度降至2到3℃当菌丝长至斜面培养基长度的4/5时可停止培养放恒温箱中培养3、10月21日:①配制麦粒培养基(即原种培养基):麦粒 2500克蔗糖 62.5克碳酸钙 62.5克水 6250克②将麦粒培养基装到锥形瓶中(约占锥形瓶的一半,不可太满),加棉塞包扎后灭菌,灭菌条件一般采用1.4公斤/平方厘米,1.5—2.0小时。
4、10月28日:①原种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取斜面母种,切取2.5平方厘米大小 斜面菌种一块放置于上述配置的麦粒培养基上,并使菌种埋在培养基中接种后,用酒精灯灼烧瓶口、棉塞,用棉塞塞住瓶口,并用绳将牛皮纸扎在瓶口上 ②原种培养:接种后的原种的培养瓶,要及时移入25℃至27℃恒温培养箱或培养室中;菌种培养初期,每天检查染菌情况,污染的瓶袋要及时发现处理;适龄的菌种为菌丝长至5—10天室最适于扩大生产的;培养过程中,除对温度的要求较直接外,其余对培养室的湿度,通风条件等都是间接的,只要做到基本恒温,对湿度、空气、光线等培养条件只要做到一般性的综合调节就足够了5、11月4日:①配制棉籽壳培养基(即栽培种培养基):棉壳 98%石膏粉 1%蔗糖 1%含水量 60%—65%按配方用量分别称取所需各种原料;调整培养料的含水量:用手紧握培养料,以指缝中由水外渗而不往下滴为适宜,没有水渍为过干,由水珠连续淌下为过湿可用加水、嗮干或加料的方法调整②装袋培养基配制好后,装入塑料袋中,在装的过程中插入一根小试管直达瓶底或至培养料4/5处(目的是增加袋氧气,固定菌种和有利于菌丝沿着洞穴向下蔓延),注意装袋袋料保持一致均匀,手握时由 弹性,不下陷,不要太松或太紧,及时扎口,仔细检查防止破损。
③包扎后灭菌:灭菌条件与原种灭菌条件同6、11月11日:①栽培种接种:采用直接在接种穴灌满的接种方法,在其表面也撒些菌种碎屑,操作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②恒温培养3周(要求与菌种的原种培养条件相同),菌丝即长满塑料袋,已分化出子实体原基7、12月2日:带回寝室培养:打开塑料袋口,或将塑料袋口剪破摊开,同时注意环境喷雾保湿,加强通风换气待菌盖长至玉米粒大小后,才开始向子实体上喷少量雾状水,随子实体上大,逐渐增多喷水量和次数8、到菌菇体成熟时采收,一般鲜销的平菇在其成熟期的初期和中期采收通常一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捏住菌柄轻轻拧下,但切不可硬拔,以免将培养料带起,影响下潮出菇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12月19日采收得到生长尚未成熟的平菇子实体具体过程中:1.母种扩大培养后的菌丝从外观看,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富有弹性,生长整齐,不产生色素,菌种无杂菌污染且无杂色出现;2.原种培养得到的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到最锥形瓶底部;3.栽培种培养得到的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到袋料的底部; -全文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