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上册(共5篇).docx
47页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上册(共5篇)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 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最大误差限△仪=±2螺旋测微器准确度=最大误差△仪=±修正值= 3物理天平t天平感度最大称量500g△仪=±估读到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 2、实验数据记录表 测圆环体体积 测钢丝直径 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估读到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天平感量:g最大称量500g 3、数据处理、分析 、计算圆环体的体积 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SD=○ SD== 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 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 σD== 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 D=(±)mm D = 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 Sd== d。
d S= 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 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σ○ σd== 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 d=(±)mm 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 Sh== d = hh S= 10直接量高(转载于:写论文网:)h的B类不确定度u○ hd uh== 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确定度σ○ σh==12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 h=(±)mm h σh= 13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d)/4○ 2 2 V= 14间接量体积V的全微分:dV=○ 3 ?(D2-d2) 4 dh+ Dh?dh? dD-dd22 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间接量V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 222 ?v?(?(D2?d2)?h)?(??D)?(??d) 计算间接量体积V的不确定度σ 3 σV= V 15写出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 V=(±)mm 2、计算钢丝直径 (1)7次测量钢丝直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Sd=SdSd== 3 (2)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 ud== (3)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
σd=dσd== (4)写出钢丝直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mm 3、计算石蜡的密度 (1)以天平的感量为Δ仪,计算直接测量M1、M2、M3的B类不确定度uMuM== (2)写出直接测量M1、M2、M3的科学测量结果 M1=(±)gM2=(±)gM3=(±)g (3)ρt以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 M1 ?t M2?M3 ρ=(kg/m3)=(kg/m3)(4)间接量石蜡密度ρ的全微分: ?tm1?tm1?t dρ=dm1-dm2+dm3 m2-m3(m2-m3)2(m2-m3)2 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密度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 2 ???(?t?m1/(m2?m3))?(m1?t?m2/(m2?m3)2)?(m1?t?m3/(m2?m3)2) 2 2 计算间接量密度ρ的不确定度σ 33 dρ=kg/m=kg/m (5)写出石蜡密度ρ的科学测量结果ρ=(±)kg/m3 ρ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 院专业学号 姓名 同组实验者 XX年月日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 ****说明: 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最全) 1.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2)验证欧姆定律 (3)实验方法原理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电流表1只,0-5V电压表1只,0~50mA电流表1只,0~10V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只,DF1730SB3A稳压源1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章中的第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1)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值和I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次1 U 根据欧姆定律,R=,如测得U和I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max 1 1 1 2 2 R/? 2 (1)由 (2)由 V?U=U×%,得到?U=,U ?=;?I=,?I=; 2 max 1 2 U =(3)再由uR R 2 I 2 (3V+ )( 1 1,u=u=× R21?;3I),求得R1910? 3 (4)结果表示R =(±),R ×10?= 2 (441) ±? 2.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a+b)sinψ k =dsinψ=±kλ k 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k=0、ψ=0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k=1,2,3,…级光谱,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如果已知光栅常数,用分光计测出k级光谱中某一明条纹的衍射角ψ,即可算出该明条纹所对应的单色光的波长λ实验步骤 (1)调整分光计的工作状态,使其满足测量条件 (2)利用光栅衍射测量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谱线的波长 ①由于衍射光谱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第k级光谱时,应测出+k级和-k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半即为实验时k取1 ②为了减少分光计刻度盘的偏心误差,测量每条光谱线时,刻度盘上的两个游标都要读数,然后取其平均值(角游标的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
③为了使十字丝对准光谱线,可以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12来对准 ④测量时,可将望远镜置最右端,从-l级到+1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 数据处理 左1级1级 φ游标/nmλ/nmE (k=-1) l(明) °% 右 2(明)°% 右 (明)左 °% 右 (1)与公认值比较(明)左 °% 右 λ为公认值 (2)计算出紫色谱线波长的不确定度 ? 差E0xλ0 其中 ??+ (ab)sin? u??=a+? u(λ)=?(b)|cos?|u()??() ??1?π =××=;U=2×u(λ)=nm.600× cos 最后结果为:λ=(±)nm1.当用钠光(波长λ=)垂直入射到1mm内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时,试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光谱?并请说明理由 答:由(a+b)sinφ=kλ得k={(a+b)/λ}sinφ∵φ最大为90o所以sinφ=1 又∵a+b=1/500mm=2*10m,λ==*10m ∴k=2*10/*10=最多只能看到三级光谱 -6 -9 -6 -9 ? 2.当狭缝太宽、太窄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狭缝太宽,则分辨本领将下降,如两条黄色光谱线分不开。
狭缝太窄,透光太少,光线太弱,视场太暗不利于测量 3.为什么采用左右两个游标读数?左右游标在安装位置上有何要求?答:采用左右游标读数是为了消除偏心差,安装时左右应差180o\u12290X 3.光电效应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电效现象,测定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度与光电流关系曲线;测定截止电压,并通过现象了解其物理意义 (2)练习电路的连接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学习用图像总结物理律实验方法原理 (1)光子打到阴极上,若电子获得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则会逸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而形成正向电流在没达到饱和前,光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接近饱和时呈非线性关系,饱和后电流不再增加 (2)电光源发光后,其照度随距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r2)反比即光电管得到的光子数与r2成反比,因此打出的电子 2 数也与r成反比,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也与r2成反比,即I∝r-2 (3)若给光电管接反向电压u反,在eU反 实验步骤 max S max S (1)按讲义中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图;(2)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①先使正向电压加至30伏以上,同时使光电流达最大,②将电压从0开始按要求依次加大做好记录;(3)测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 ①先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②逐渐远离光源按要求做好记录;实验步骤 (4)测光电管的截止电压:①将双向开关换向; ②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将电压调至“0”,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记录此时的光电流I,然后加反向电压使光电流刚好为“0”,记下电压值U; ③使光电管远离光源重复上述步骤作好记录0 S (1)U/V-404 3 4 52 715 (2)L/cm1/L 2 5610 -10 10 20 30 40 50 伏安特性曲线照度与光电 流曲线 (3)零电压下的光电流及截止电压与照度的关系 L/cmI/μ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