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共12页).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3370016
  • 上传时间:2021-1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 辨析题 论述题1. 科举制经宋明两代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据不完全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中,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计事实证明,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考试,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十万进士、百万举人,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科举体制为唐宋以来输送了大批名臣能相、国之栋梁至少从宋代以后,中国政治基本上就是文人而非武人的舞台,士大夫阶层的重要职业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治,掌控政治所谓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十八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中国政治秩序的赞美,主要的都是因为科举制为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摘自马勇《科举: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2016—09—08国家人文历史(1)科举制创立于什么时候?(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答案】(1)隋朝2)观点:科举制的创立是历史的进步论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不受门第限制,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积极性(材料摘抄),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地方上的门阀势力受到抑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依据题干“科举制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科举制为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提炼一个观点:科举制的创立是历史的进步论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不受门第限制,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积极性(材料摘抄),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地方上的门阀势力受到抑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2.将隋唐科举制度考试与当今学校考试(学业考试、升学考试等)进行对比,说说古今考试的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建议答案】联系:都是出现在中国的考试制度,目的都是选拔人才相同点:都是自愿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不同点:科举制内容范围小,当今考试内容范围广科举制录取仅为做官,当今考试录取目的多样化建议: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加大对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全国统一考试题目、科目、方式等,录取标准全国统一。

      解析】【分析】【详解】隋唐科举制度考试与当今学校考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两种考试制度都是出现在中国的考试制度,目的都是选拔人才古今考试相同点有:都是自愿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古今考试的不同点有:科举制内容范围小,当今考试内容范围广科举制录取仅为做官,当今考试录取目的多样化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有: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加大对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全国统一考试题目、科目、方式等,录取标准全国统一3.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答案】(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2)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3)人物:鉴真;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4)人物:玄奘;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当时日本派遣到中国来学习的有留学生、学问僧、以及遣唐使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都受到唐朝的影响3)依据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分析可知,材料二说的是唐代僧人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4)依据材料三“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可以判断与唐朝的僧人玄奘有关他的主要事迹是西游天竺学习佛法,第一个把天竺的地理、历史、佛教、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回国后,根据西行的见闻由弟子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4.唐朝社会繁荣开放,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材料一中,唐朝在639-754年间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往情况去往国家人物内容结果唐天竺 ① 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唐日本鉴真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2)请将材料二表格中空白处补充完整;并简要概括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材料三 唐朝长安宏侈富醒,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摘编自《百度文库》(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朝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答案】(1)趋势:上升(连续增长等);主要原因: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等)2)①玄奘;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积极吸收别国先进文化,弘扬唐朝文化3)主要原因:国家繁荣昌盛(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等(任意一点或意思相近即可)事例:日本派遗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法、建筑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唐朝在639-754年间的户数数据呈上升(连续增长等)趋势,主要原因是: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元年,玄奘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对外开放;鉴真东渡日本弘扬唐朝文化,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体现唐朝对外交往是双向交流,弘扬唐朝文化;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体现唐朝积极吸收别国先进文化3)根据材料三“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国家繁荣昌盛(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等唐朝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有日本派遗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法、建筑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请回答:(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答案】(1)契丹(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中“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2)根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6.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1)材料一中A B C代表城市名字A:B: C:(2)假如隋朝考生从C城到B参加科举考试,需经过运河名称按顺序) ----- ----- 材料二 2014年 6月 23日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答案】(1)A:涿郡B: 洛阳 C:余杭(2)G江南河---F邗沟-----E通济渠(3)促进大运河的保护,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结合图片可知,A是涿郡,B是洛阳,C是余杭。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由C余杭到B洛阳,需要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字母分别是G、F、E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大运河的保护,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7.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唐太宗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2)唐太宗“以人为镜”对你有什么启发?【答案】(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安溪2018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6.docx 河南省郑州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公务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题库每日练(2017年12月09日-8161).docx 公务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题库每日练(2017年12月09日-9235).docx 【他者的凝视】-他者的凝视-贾樟柯.docx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docx 外科护士优秀工作总结报告范文.doc 公务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题库每日练(2017年12月09日-8646).docx 【以求真务实创新的作风开展好工会工作】-弘扬求真务实作风.docx 人教八年级英语下册语法考点归纳及习题(共6页).docx 安全生产检查讲义底色PPT课件.ppt 河南省郑州市京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人教九年级英语单选10套(共10页).doc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语文的课堂活力.docx 【今生不离不弃爱情散文】不离不弃散文.docx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实验中学高二英语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山东省藁城市第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忻州卫生系统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docx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忻州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docx 山东省费县11-1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试题(语文).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